我市农业农村经济运行平稳

前三季度,预计实现总产值199.48亿元,同比增长7.5%;增加值118.04亿元,同比增长6%
刊发时间:2017-11-19 A1版  作者:杨振宇

  本报讯   (通讯员  杨振宇)  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大力推进结构调整、绿色发展、创新驱动和农村改革,全力实施产业精准扶贫,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1至3季度,预计实现农业总产值199.48亿元,同比增长7.5%;预计实现农业增加值118.04亿元,同比增长6%。其中,预计种植业产值120.12亿元,增加值预计75.56亿元;预计畜牧业产值53亿元,增加值预计32.5亿元;预计渔业产值11.36亿元,增加值预计1.48亿元;预计林业产值15亿元,增加值预计8.5亿元。
  粮食生产稳中有增。夏粮生产持续增收,产量16.06万吨,比上年增加100吨;冬季农业开发力度加大,总产量85.35万吨,同比增加4.62万吨;秋收粮豆栽种完成306.2万亩,同比减2.4万亩,全年105万吨的目标预计能完成。
  农民收入稳定增长。预计实现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178元,同比增10.1%。其中,农民人均家庭性经营收入预计4354元,同比增9.8%;人均工资性收入1902元,同比增12.4%;人均转移性收入822元,同比增9.4%;人均财产性收入100元,同比增7.4%。完成年初目标9805元的73.2%。
  种植业量增质升。全市除甘蔗产量下滑外,其他种植业产量和市场价格都实现双增长,预计完成种植业总产值120.12亿元,同比增长7.8%。新植甘蔗19.31万亩、咖啡1.69万亩、工业辣椒0.7万亩、水果0.2万亩。甘蔗农业产量506.56万吨,同比减少79.4万吨;茶叶产量10.14万吨,同比增加0.35万吨;橡胶产量3万吨,同比增加0.2万吨;咖啡豆产量2.36万吨,同比增加0.66万吨;收购烤烟18.8万担;核桃预计产量18.78万吨,同比增加1.5万吨;预计澳洲坚果产量1万吨,同比增0.3万吨;蔬菜产量61万吨,同比增加2万吨;水果产量17.6万吨,同比增加0.4万吨;春茧产量133.55吨,同比增加2.69吨。油料、生物药材、香料等新兴产业全面走好,产量均比上年增加。
  畜牧业量增价跌总体平稳。预计出栏生猪283万头,同比增0.7%;出栏肉牛18.9万头,同比增1.8%;出栏羊32万只,同比增2.3%;出栏家禽1225万羽,同比增2%。猪肉价格、羊肉价格、禽蛋价格每公斤同比分别下滑3元、2.2元、2元。预计肉类总产量达21.3万吨,同比增长1%,畜牧业产值53亿元,同比增长0.9%。
  渔业发展势头良好。水产品产量完成8.8万吨,完成计划76.08%,比去年同期增4.75%。其中,池塘产量2.93万吨,水库产量2.34万吨,网箱产量2.67万吨,稻田养鱼391吨,捕捞产量0.82万吨。全市水产品养殖总面积完成16.68万亩,完成计划100.18%,比去年同期增0.39%。
  农业产业化经营扎实推进。农业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100.96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17.20%,其中:省外到位资金76.22亿元,完成目标任务134.57%。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244个,总数达2176个;认定家庭农场264个;休闲农业经营主体8户,总数达1196户;拟培育规上农业龙头企业8个,农业产业化组织13个,总数达784个,其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43户,预计实现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137亿元,同比增长8.5%,完成目标任务的70.2%。
  产业精准扶贫成效明显。全市24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建立专业合作组织590个,建立资金互助组织100个,有集体经济收入的230个村,其中:收入在5万元以上的有19个村,“空壳村”7个。全市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11.17万人,转移就业7.35万人,有1195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29628户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覆盖率为53%。全市2017年计划脱贫26336户97564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2468元,完成省预计脱贫标准3300元的74.79%。
  下一步,我市将坚持问题导向,全力确保完成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6%以上,农业增加值增长6%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确保完成全年粮食总产106万吨,实现粮食生产十连增;切实加大冬季农业开发力度,确保完成小春作物播种面积196万亩(其中蔬菜32万亩);加快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和渔业标准化健康养殖,确保实现肉类产量达28.5万吨以上,畜牧业产值71亿元,水产品产量11.6万吨以上,渔业总产值达15.6亿元;年内力争实现农业招商引资市外实际到位资金达100亿元以上,新增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2户以上,新培育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户以上,创建市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100个以上,新培育发展家庭农场40个以上;全力打造高原特色农产品品牌,完成新申报认证登记“三品一标”农产品24个以上,认证云南名牌农产品8个以上。

返回
2025年07月10日  第7761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我市农业农村经济运行平稳

前三季度,预计实现总产值199.48亿元,同比增长7.5%;增加值118.04亿元,同比增长6%

刊发时间:2017-11-19 A1版  作者:杨振宇 【字体:大 中 小】

  本报讯   (通讯员  杨振宇)  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大力推进结构调整、绿色发展、创新驱动和农村改革,全力实施产业精准扶贫,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1至3季度,预计实现农业总产值199.48亿元,同比增长7.5%;预计实现农业增加值118.04亿元,同比增长6%。其中,预计种植业产值120.12亿元,增加值预计75.56亿元;预计畜牧业产值53亿元,增加值预计32.5亿元;预计渔业产值11.36亿元,增加值预计1.48亿元;预计林业产值15亿元,增加值预计8.5亿元。
  粮食生产稳中有增。夏粮生产持续增收,产量16.06万吨,比上年增加100吨;冬季农业开发力度加大,总产量85.35万吨,同比增加4.62万吨;秋收粮豆栽种完成306.2万亩,同比减2.4万亩,全年105万吨的目标预计能完成。
  农民收入稳定增长。预计实现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178元,同比增10.1%。其中,农民人均家庭性经营收入预计4354元,同比增9.8%;人均工资性收入1902元,同比增12.4%;人均转移性收入822元,同比增9.4%;人均财产性收入100元,同比增7.4%。完成年初目标9805元的73.2%。
  种植业量增质升。全市除甘蔗产量下滑外,其他种植业产量和市场价格都实现双增长,预计完成种植业总产值120.12亿元,同比增长7.8%。新植甘蔗19.31万亩、咖啡1.69万亩、工业辣椒0.7万亩、水果0.2万亩。甘蔗农业产量506.56万吨,同比减少79.4万吨;茶叶产量10.14万吨,同比增加0.35万吨;橡胶产量3万吨,同比增加0.2万吨;咖啡豆产量2.36万吨,同比增加0.66万吨;收购烤烟18.8万担;核桃预计产量18.78万吨,同比增加1.5万吨;预计澳洲坚果产量1万吨,同比增0.3万吨;蔬菜产量61万吨,同比增加2万吨;水果产量17.6万吨,同比增加0.4万吨;春茧产量133.55吨,同比增加2.69吨。油料、生物药材、香料等新兴产业全面走好,产量均比上年增加。
  畜牧业量增价跌总体平稳。预计出栏生猪283万头,同比增0.7%;出栏肉牛18.9万头,同比增1.8%;出栏羊32万只,同比增2.3%;出栏家禽1225万羽,同比增2%。猪肉价格、羊肉价格、禽蛋价格每公斤同比分别下滑3元、2.2元、2元。预计肉类总产量达21.3万吨,同比增长1%,畜牧业产值53亿元,同比增长0.9%。
  渔业发展势头良好。水产品产量完成8.8万吨,完成计划76.08%,比去年同期增4.75%。其中,池塘产量2.93万吨,水库产量2.34万吨,网箱产量2.67万吨,稻田养鱼391吨,捕捞产量0.82万吨。全市水产品养殖总面积完成16.68万亩,完成计划100.18%,比去年同期增0.39%。
  农业产业化经营扎实推进。农业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100.96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17.20%,其中:省外到位资金76.22亿元,完成目标任务134.57%。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244个,总数达2176个;认定家庭农场264个;休闲农业经营主体8户,总数达1196户;拟培育规上农业龙头企业8个,农业产业化组织13个,总数达784个,其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43户,预计实现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137亿元,同比增长8.5%,完成目标任务的70.2%。
  产业精准扶贫成效明显。全市24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建立专业合作组织590个,建立资金互助组织100个,有集体经济收入的230个村,其中:收入在5万元以上的有19个村,“空壳村”7个。全市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11.17万人,转移就业7.35万人,有1195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29628户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覆盖率为53%。全市2017年计划脱贫26336户97564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2468元,完成省预计脱贫标准3300元的74.79%。
  下一步,我市将坚持问题导向,全力确保完成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6%以上,农业增加值增长6%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确保完成全年粮食总产106万吨,实现粮食生产十连增;切实加大冬季农业开发力度,确保完成小春作物播种面积196万亩(其中蔬菜32万亩);加快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和渔业标准化健康养殖,确保实现肉类产量达28.5万吨以上,畜牧业产值71亿元,水产品产量11.6万吨以上,渔业总产值达15.6亿元;年内力争实现农业招商引资市外实际到位资金达100亿元以上,新增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2户以上,新培育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户以上,创建市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100个以上,新培育发展家庭农场40个以上;全力打造高原特色农产品品牌,完成新申报认证登记“三品一标”农产品24个以上,认证云南名牌农产品8个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