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红时 椒农笑了

——沧源县班洪乡发展辣椒产业见闻
刊发时间:2017-11-20 A2版  作者:罗新祥 关汪武 杨兴云 鲍志锋

  初冬时节,记者在沧源自治县班洪乡采访时,深感该乡培育发展辣椒产业带来的可喜变化:辣椒红时,椒农笑了。
  班洪乡南板村支书李江华,去年10月底种植2.7亩辣椒,让他想不到的是今年6月底辣椒收获卖出后,竟为他家带来1.7万元的纯收入;公坎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田建文,也是靠种植2亩辣椒,获得收入1.8万元……“种植辣椒太划算了,管护得好的话,每亩产值6、7千元没问题,比种植传统作物玉米、水稻等强多了,通过辣椒收入还为村集体经济提留3.1万元呢。” 公坎村支书杨光明笑盈盈地告诉记者。
  班洪乡平均海拔1140米,四季如春、无霜无雪、雨量充沛的亚热带气候,非常适合发展辣椒产业。自脱贫攻坚工作启动以来,县乡两级党委、政府和驻村工作队,把找准适合当地发展的产业,尽快让群众增收致富、破解村集体经济“空壳”难题,作为重要工作抓好落实。经多方考察论证后,于去年下半年引进一家龙头企业——宜良海达食品有限公司,发展种植以冲天椒和美人椒为主的辣椒产业,重点发展“秋延后”和“春提前”两季反季节种植。去年12月底,公司在班洪村、富公村、南板村、芒库村和公坎村,种植600亩冲天椒和美人椒,涉及5个村23个组270户农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65户663人。
  为确保辣椒试种成功,实现产供销一体化,班洪乡与海达食品有限公司签订协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龙头企业为引领,采用“党组织+公司+合作社+建档立卡户+基地”的运作模式,实施订单农业。公司负责供应辣子苗木和遮雨薄膜,群众负责备地、备耕、栽种、施肥、管理和采摘等工作。乡党委、政府采取“党员带头、全村动员”的形式,将公坎村法宝组60亩、南板村芒老120亩的辣椒作为全乡示范基地进行培育,起到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班洪乡第一批“春提前”辣椒已于今年6月底前采摘销售完毕,亩均产值7200元,全乡600亩辣椒实现产值432万元。9月底10月初,已完成第二批“秋延后”辣椒种植1300亩,12月中下旬可采摘上市,预计产值936万元。
  在南板村芒老一、二组道路上下方今年新种植的160亩辣椒地上,三三两两的村民正在自家地里塕土、施肥、除草,精心打理椒苗,9月下旬种下的椒苗普遍长势达60至70公分高,远远望去,葱绿一片。椒地外围,公司投资33万元新建的滴灌系统定时为椒地浇水,既节约用水,又节省劳力,保水、保肥,高效利用肥力。村上6名技术员轮流到椒地指导农户种植管护技术,待辣椒收获后从村集体提留中按每公斤0.2元给予补助。乡里第一批辣椒试种成功后,群众今秋种辣椒积极性更加高涨,全乡6个村全部种植,达1300亩以上。海达公司看准机会,在沧源县乡(班洪)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班洪乡党建带脱贫攻坚示范基地”上,建立20亩大棚覆盖辣椒基地,培育辣椒苗。遮阳网下,是整齐培育的一盘盘辣椒苗,共计21000盘,每盘128株,270余万株辣椒苗,可供班洪、班老、忙卡等乡镇1700亩地种植辣椒。目前,公司在班洪、忙卡、班老等乡(镇)种植的1700余亩辣椒,普遍长势良好进入盛花盛果期,12月中下旬采摘上市没有问题。
  据公司负责人潘洪涛介绍,今年4月,海达公司在班洪乡零公里处投资315万元建立冷库,对辣椒进行打冷保鲜,班洪乡生产的辣椒耐储运,颜色橘红,光泽鲜亮,冲天椒产量不低于1.2吨/亩,美人椒产量不低于2吨/亩,均价6元/公斤,亩产值7200元以上,在市场上认可度很高。海达公司还在冷库周边设立办公区、生活区、交易区,为在沧源做大做强辣椒产业奠定基础。
  班洪乡乡长田军深有感触地说:“举全乡之力培育发展辣椒产业,不仅拓宽了群众的增收渠道,加快了贫困农户的脱贫步伐,还有效破解了村集体经济的‘空壳’难题。辣椒收获季节,椒农增收人人笑逐颜开,乡里第一批试种的5个村个个有了积蓄。”
  辣椒红时,椒农笑了。发展辣椒产业,加快了班洪乡脱贫攻坚进程。

返回
2025年07月11日  第7762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辣椒红时 椒农笑了

——沧源县班洪乡发展辣椒产业见闻

刊发时间:2017-11-20 A2版  作者:罗新祥 关汪武 杨兴云 鲍志锋 【字体:大 中 小】

  初冬时节,记者在沧源自治县班洪乡采访时,深感该乡培育发展辣椒产业带来的可喜变化:辣椒红时,椒农笑了。
  班洪乡南板村支书李江华,去年10月底种植2.7亩辣椒,让他想不到的是今年6月底辣椒收获卖出后,竟为他家带来1.7万元的纯收入;公坎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田建文,也是靠种植2亩辣椒,获得收入1.8万元……“种植辣椒太划算了,管护得好的话,每亩产值6、7千元没问题,比种植传统作物玉米、水稻等强多了,通过辣椒收入还为村集体经济提留3.1万元呢。” 公坎村支书杨光明笑盈盈地告诉记者。
  班洪乡平均海拔1140米,四季如春、无霜无雪、雨量充沛的亚热带气候,非常适合发展辣椒产业。自脱贫攻坚工作启动以来,县乡两级党委、政府和驻村工作队,把找准适合当地发展的产业,尽快让群众增收致富、破解村集体经济“空壳”难题,作为重要工作抓好落实。经多方考察论证后,于去年下半年引进一家龙头企业——宜良海达食品有限公司,发展种植以冲天椒和美人椒为主的辣椒产业,重点发展“秋延后”和“春提前”两季反季节种植。去年12月底,公司在班洪村、富公村、南板村、芒库村和公坎村,种植600亩冲天椒和美人椒,涉及5个村23个组270户农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65户663人。
  为确保辣椒试种成功,实现产供销一体化,班洪乡与海达食品有限公司签订协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龙头企业为引领,采用“党组织+公司+合作社+建档立卡户+基地”的运作模式,实施订单农业。公司负责供应辣子苗木和遮雨薄膜,群众负责备地、备耕、栽种、施肥、管理和采摘等工作。乡党委、政府采取“党员带头、全村动员”的形式,将公坎村法宝组60亩、南板村芒老120亩的辣椒作为全乡示范基地进行培育,起到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班洪乡第一批“春提前”辣椒已于今年6月底前采摘销售完毕,亩均产值7200元,全乡600亩辣椒实现产值432万元。9月底10月初,已完成第二批“秋延后”辣椒种植1300亩,12月中下旬可采摘上市,预计产值936万元。
  在南板村芒老一、二组道路上下方今年新种植的160亩辣椒地上,三三两两的村民正在自家地里塕土、施肥、除草,精心打理椒苗,9月下旬种下的椒苗普遍长势达60至70公分高,远远望去,葱绿一片。椒地外围,公司投资33万元新建的滴灌系统定时为椒地浇水,既节约用水,又节省劳力,保水、保肥,高效利用肥力。村上6名技术员轮流到椒地指导农户种植管护技术,待辣椒收获后从村集体提留中按每公斤0.2元给予补助。乡里第一批辣椒试种成功后,群众今秋种辣椒积极性更加高涨,全乡6个村全部种植,达1300亩以上。海达公司看准机会,在沧源县乡(班洪)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班洪乡党建带脱贫攻坚示范基地”上,建立20亩大棚覆盖辣椒基地,培育辣椒苗。遮阳网下,是整齐培育的一盘盘辣椒苗,共计21000盘,每盘128株,270余万株辣椒苗,可供班洪、班老、忙卡等乡镇1700亩地种植辣椒。目前,公司在班洪、忙卡、班老等乡(镇)种植的1700余亩辣椒,普遍长势良好进入盛花盛果期,12月中下旬采摘上市没有问题。
  据公司负责人潘洪涛介绍,今年4月,海达公司在班洪乡零公里处投资315万元建立冷库,对辣椒进行打冷保鲜,班洪乡生产的辣椒耐储运,颜色橘红,光泽鲜亮,冲天椒产量不低于1.2吨/亩,美人椒产量不低于2吨/亩,均价6元/公斤,亩产值7200元以上,在市场上认可度很高。海达公司还在冷库周边设立办公区、生活区、交易区,为在沧源做大做强辣椒产业奠定基础。
  班洪乡乡长田军深有感触地说:“举全乡之力培育发展辣椒产业,不仅拓宽了群众的增收渠道,加快了贫困农户的脱贫步伐,还有效破解了村集体经济的‘空壳’难题。辣椒收获季节,椒农增收人人笑逐颜开,乡里第一批试种的5个村个个有了积蓄。”
  辣椒红时,椒农笑了。发展辣椒产业,加快了班洪乡脱贫攻坚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