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翔区拓宽产业发展路子

刊发时间:2017-11-20 A2版  作者:戴春富

  本报讯   (通讯员   戴春富)   临翔区结合实际,理清发展思路,突出产业、地理及资源优势,以高原特色产业为引领,走以短养长发展路子,积极探索多元化、多模式的产业扶贫之路,促进贫困农户脱贫致富。
  抓好传统特色产业发展。坚持绿色发展,突出市场需求导向,发挥生态优势,主攻农业供给质量,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加大对核桃种植管理、茶园管护提升、畜牧特色养殖、油菜高产培育等传统特色产业技术培训,提高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目前,共开展技术培训1000余人次。采取龙头企业带动的方式,着力打造凤翔“四通酱菜”、忙畔“肉牛”、蚂蚁堆“核桃”、博尚“菜籽油”、圈内“光山茶”、邦东“昔归茶”、马台“芽茶”、章驮“生态鸡”、南美“坡脚茶”、平村“红花生”等系列特色品牌,幅射带动36294户农户增收。
  抓实培育新兴产业发展。结合搬迁农户地理和资源优势发展蔬菜、芭蕉芋、红薯、咖啡种植和蚕桑养殖等新兴产业。注重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供给,引导群众改变“等靠要”思想,激发勤劳致富的热情,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全区已建成咖啡基地5万亩;2017年计划发展蔬菜种植1.49万亩,争取到产业扶贫资金402.079万元用于长寿仁豌豆、荷兰豆、四季豆、蚕豆、鲜食玉米、有机花菜、马铃薯、蜜本南瓜等蔬菜产业发展。到2018年计划建成桑园基地3万亩;力争到2020年建成芭蕉芋、红薯产业3万亩。
  前三季度,该区共出栏生猪28.99头、牛1.16万头、羊3.36万只,肉产总量达2.86万吨。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23.98亿元,增长13.8%。

返回
2025年07月11日  第7762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临翔区拓宽产业发展路子

刊发时间:2017-11-20 A2版  作者:戴春富 【字体:大 中 小】

  本报讯   (通讯员   戴春富)   临翔区结合实际,理清发展思路,突出产业、地理及资源优势,以高原特色产业为引领,走以短养长发展路子,积极探索多元化、多模式的产业扶贫之路,促进贫困农户脱贫致富。
  抓好传统特色产业发展。坚持绿色发展,突出市场需求导向,发挥生态优势,主攻农业供给质量,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加大对核桃种植管理、茶园管护提升、畜牧特色养殖、油菜高产培育等传统特色产业技术培训,提高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目前,共开展技术培训1000余人次。采取龙头企业带动的方式,着力打造凤翔“四通酱菜”、忙畔“肉牛”、蚂蚁堆“核桃”、博尚“菜籽油”、圈内“光山茶”、邦东“昔归茶”、马台“芽茶”、章驮“生态鸡”、南美“坡脚茶”、平村“红花生”等系列特色品牌,幅射带动36294户农户增收。
  抓实培育新兴产业发展。结合搬迁农户地理和资源优势发展蔬菜、芭蕉芋、红薯、咖啡种植和蚕桑养殖等新兴产业。注重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供给,引导群众改变“等靠要”思想,激发勤劳致富的热情,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全区已建成咖啡基地5万亩;2017年计划发展蔬菜种植1.49万亩,争取到产业扶贫资金402.079万元用于长寿仁豌豆、荷兰豆、四季豆、蚕豆、鲜食玉米、有机花菜、马铃薯、蜜本南瓜等蔬菜产业发展。到2018年计划建成桑园基地3万亩;力争到2020年建成芭蕉芋、红薯产业3万亩。
  前三季度,该区共出栏生猪28.99头、牛1.16万头、羊3.36万只,肉产总量达2.86万吨。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23.98亿元,增长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