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妇联开展特色家庭创建活动

刊发时间:2017-11-24 A3版  作者:贺 玲 邵 华

“联”字筑底   传承美德

市妇联开展特色家庭创建活动

  本报讯   (记者   贺 玲   通讯员   邵 华)   今年以来,市妇联以“联”字筑底,发挥妇女职能优势,开展“最美家庭”“洁净家庭”等特色家庭创建活动,倡导现代文明理念和生活方式,改变落后风俗习惯。宣传妇女依靠自力更生、辛勤劳动、脱贫致富典型,用典型事例带动更多贫困妇女实干兴家、发展立家、改变贫困面貌、创造美好生活。
  “联”合开展“最美家庭”系列活动,引导妇女崇尚健康、文明生活。在贫困地区寻找“最美家庭”,以移风易俗,文明新风作为内容,引导妇女简办婚事、避免娶了媳妇返贫等问题。深入挖掘、选树和宣传群众身边的“最美家庭”及感人故事,传承夫妻和睦、尊老爱幼、科学教子、勤俭持家、邻里互助的家庭美德,引导妇女和家庭在参与中接受道德教育、提升文明程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各县(区)推选出最美家庭224户,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妇联联合命名李明莲等20户家庭为2017年度市级“最美家庭”。其中,永德县李莲家庭被命名为全国“最美家庭”。各级妇联在全市范围内评选出200户“和睦之家”,同时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宣传《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扩大创建和睦之家的氛围。围绕科技型、致富型、艺术型、优教型评选出200户“学习型家庭”。各县(区)妇联发挥“妇女之家”阵地作用,加大宣传培训教育力度,以整洁卫生、低碳环保、绿化美化、公共绿化为宣传考核内容,入户进行宣传考核。表彰全市“洁净家庭”100户,创评全市“洁净家庭”200户,用榜样的力量引导广大妇女和家庭积极参与环保世纪行活动。
  “联”合开展“好家风、好家训”征集展示活动。市妇联以寻找“最美家庭”“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为载体,进一步推动好家风、好家训的传承、培育和弘扬。2017年,共征集到好家风好家训316条,家庭感人故事316篇。与市纪委、市委宣传部、市委老干局、市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市总工会、市文明办、临沧传媒集团等多家单位联合开展“四个一”活动,即:编印一本《临沧市好家风好家训集锦》;展示一期“翰墨传清韵、家风润古今”全市清廉家风文化作品展;展播一轮“弘扬好家风 传承好家训全市好家风好家训家庭故事”;举办一台“弘扬好家风 传承好家训”主题演讲晚会。以弘扬好家风、宣传好家训、选树好家庭为主要内容,以议家风、晒家训、征格言、传美德为主要形式。
  “联”合做好民生项目,助推爱心救助脱贫。做实“巾帼关爱”行动,向上争取妇女儿童关爱救助及维权项目资金19万元。组织开展“爱心包”“春蕾计划”、上海谷田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的捐助项目、关注妇女生育“二孩”健康、“献爱心·送温暖”“爱心圆梦”助学行动等关爱项目,筹集社会帮扶资金96.2万元,8000余名妇女儿童受益。沧源自治县组建县级关爱妇女儿童服务中心,吸纳热心公益事业的爱心人士加入到关爱保护弱势群体工作中。各级妇联在春节、“三八”“六一”儿童节期间,组织巾帼志愿者深入挂钩村开展孤困、留守等特殊妇女儿童的关爱活动,发放慰问金及捐赠物资35.17万元,2000余名妇女儿童受益。针对妇女儿童需求,组织开展法制、安全、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104场(次)。
  市妇联在临翔区、云县、凤庆、镇康县和耿马自治县开展“两癌”免费筛查19080人,筛查患乳腺癌 3人,宫颈癌 19人。扩大救助范围,真正让农村贫困患者得实惠,提高“两癌”早诊早治率,加大对建档立卡贫困妇女的救助力度。经各县(区)妇联与卫计委联合,筛查出项目外53人,根据妇女病理程度,家庭贫困情况给予一次性治疗补助经费1000元至3000元。共发放“两癌”救助金10.7万元,救助54名“两癌”贫困妇女患者。
  “联”合做好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关爱工作,推动教育脱贫。各级妇联组织以服务“控辍保学”为目标,服务大局,服务妇女儿童,开展“下农村、进家庭、找家长”协同做好“控辍保学”工作。截至9月底,全市有583名妇联干部参与“控辍保学”工作,先后走访70个乡(镇)(街道)、279个村(社区)、667个家庭、680名辍学学生、成功动员适龄学生返学136名。

返回
2025年07月11日  第7766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市妇联开展特色家庭创建活动

刊发时间:2017-11-24 A3版  作者:贺 玲 邵 华 【字体:大 中 小】

“联”字筑底   传承美德

市妇联开展特色家庭创建活动

  本报讯   (记者   贺 玲   通讯员   邵 华)   今年以来,市妇联以“联”字筑底,发挥妇女职能优势,开展“最美家庭”“洁净家庭”等特色家庭创建活动,倡导现代文明理念和生活方式,改变落后风俗习惯。宣传妇女依靠自力更生、辛勤劳动、脱贫致富典型,用典型事例带动更多贫困妇女实干兴家、发展立家、改变贫困面貌、创造美好生活。
  “联”合开展“最美家庭”系列活动,引导妇女崇尚健康、文明生活。在贫困地区寻找“最美家庭”,以移风易俗,文明新风作为内容,引导妇女简办婚事、避免娶了媳妇返贫等问题。深入挖掘、选树和宣传群众身边的“最美家庭”及感人故事,传承夫妻和睦、尊老爱幼、科学教子、勤俭持家、邻里互助的家庭美德,引导妇女和家庭在参与中接受道德教育、提升文明程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各县(区)推选出最美家庭224户,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妇联联合命名李明莲等20户家庭为2017年度市级“最美家庭”。其中,永德县李莲家庭被命名为全国“最美家庭”。各级妇联在全市范围内评选出200户“和睦之家”,同时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宣传《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扩大创建和睦之家的氛围。围绕科技型、致富型、艺术型、优教型评选出200户“学习型家庭”。各县(区)妇联发挥“妇女之家”阵地作用,加大宣传培训教育力度,以整洁卫生、低碳环保、绿化美化、公共绿化为宣传考核内容,入户进行宣传考核。表彰全市“洁净家庭”100户,创评全市“洁净家庭”200户,用榜样的力量引导广大妇女和家庭积极参与环保世纪行活动。
  “联”合开展“好家风、好家训”征集展示活动。市妇联以寻找“最美家庭”“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为载体,进一步推动好家风、好家训的传承、培育和弘扬。2017年,共征集到好家风好家训316条,家庭感人故事316篇。与市纪委、市委宣传部、市委老干局、市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市总工会、市文明办、临沧传媒集团等多家单位联合开展“四个一”活动,即:编印一本《临沧市好家风好家训集锦》;展示一期“翰墨传清韵、家风润古今”全市清廉家风文化作品展;展播一轮“弘扬好家风 传承好家训全市好家风好家训家庭故事”;举办一台“弘扬好家风 传承好家训”主题演讲晚会。以弘扬好家风、宣传好家训、选树好家庭为主要内容,以议家风、晒家训、征格言、传美德为主要形式。
  “联”合做好民生项目,助推爱心救助脱贫。做实“巾帼关爱”行动,向上争取妇女儿童关爱救助及维权项目资金19万元。组织开展“爱心包”“春蕾计划”、上海谷田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的捐助项目、关注妇女生育“二孩”健康、“献爱心·送温暖”“爱心圆梦”助学行动等关爱项目,筹集社会帮扶资金96.2万元,8000余名妇女儿童受益。沧源自治县组建县级关爱妇女儿童服务中心,吸纳热心公益事业的爱心人士加入到关爱保护弱势群体工作中。各级妇联在春节、“三八”“六一”儿童节期间,组织巾帼志愿者深入挂钩村开展孤困、留守等特殊妇女儿童的关爱活动,发放慰问金及捐赠物资35.17万元,2000余名妇女儿童受益。针对妇女儿童需求,组织开展法制、安全、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104场(次)。
  市妇联在临翔区、云县、凤庆、镇康县和耿马自治县开展“两癌”免费筛查19080人,筛查患乳腺癌 3人,宫颈癌 19人。扩大救助范围,真正让农村贫困患者得实惠,提高“两癌”早诊早治率,加大对建档立卡贫困妇女的救助力度。经各县(区)妇联与卫计委联合,筛查出项目外53人,根据妇女病理程度,家庭贫困情况给予一次性治疗补助经费1000元至3000元。共发放“两癌”救助金10.7万元,救助54名“两癌”贫困妇女患者。
  “联”合做好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关爱工作,推动教育脱贫。各级妇联组织以服务“控辍保学”为目标,服务大局,服务妇女儿童,开展“下农村、进家庭、找家长”协同做好“控辍保学”工作。截至9月底,全市有583名妇联干部参与“控辍保学”工作,先后走访70个乡(镇)(街道)、279个村(社区)、667个家庭、680名辍学学生、成功动员适龄学生返学136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