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引向深入

刊发时间:2017-11-27 A3版  作者:俸春林 魁盛宇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首要政治任务。《中共中央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决定》中指出:“要把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党校、干部学院、行政学院教育培训的必修课,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为此,各级党校应当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中走在前列,做好表率,发挥作用。
  一、充分发挥干部培训主渠道优势,积极推进党的十九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学员头脑工作。党校教研人员要坚持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学精一些,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重点将党的十九大的主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和丰富内涵、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和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进军、新时代“五位一体”的重大部署、坚定不移从严治党的重大部署等内容,充实到各教学专题中,进一步充实完善教学布局和课程体系。组织骨干教师集体备课,通过学习研讨、集思广益,撰写讲稿、制作多媒体课件,以新的视角,新的姿态,站在理论和实践的高起点上抓好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教学培训。
  二、充分发挥理论研究主阵地优势,扎实做好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系列新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论断、重大举措的研究。党校的特点决定了它既是干部教育培训中心,又是理论研究中心。我们要按照党校科研为教学服务,为党委、政府决策咨询服务的要求,牢牢把握党的十九大的主旨,紧密结合临沧实际,围绕建设团结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美丽临沧的目标,围绕临沧干部群众学习贯彻过程中提出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教研人员进行深入研究,联合攻关,推出成果,为全市党员干部准确把握党的十九大精神提供指导性意见。
  三、充分发挥政策宣传主力军优势,深入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党校作为人才培训基地、理论研究基地和思想政治宣传基地,除了担负起培训轮训各级干部主阵地的作用外,还要充分发挥好理论宣传引领作用,走出校园,深入群众,开展宣讲,做好表率,为全市兴起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热潮贡献智慧和力量。党校教师是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主力军、排头兵,一方面,要主动承担起党校主体班次学习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专题辅导;另一方面,要认真履行好宣讲成员的职责,积极深入各县(区)、乡(镇)、街道、厂矿、企业、学校面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真正将校内课堂延伸到校外,让党的十九大精神进村入户、深入民心。切实做到联系实际、联系思想、联系工作,让群众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
  四、切实增强教研和宣讲工作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党校教师和理论工作者一是要带头学深学透,真正融会贯通。党的十九大形成的文件包括大会报告、报告决议、党章、党章修正案的决议、中央纪委工作报告等。要宣讲好党的十九大精神,必须全面学习掌握,学习的广度和深度决定着宣讲的成效,只有学到位,才能讲到位。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研人员不仅要带头学,而且要学得更深入、领会把握得更全面、更系统、更准确、更透彻,使我们的认识更深刻、视野更宽广、思路更开阔。
  五、坚持正确导向,做到全面准确。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必须坚持团结稳定鼓劲,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全面准确地阐述中央精神,着力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对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理念、新思路、新要求、新举措的宣讲,要注意掌握政策、准确把握,防止片面性,避免简单化。
  六、紧密联系实际,用于指导实践。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归根结底要落实到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这既是我们组织学习、做好培训、开展宣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检验和衡量学习培训宣讲成效最重要的标准。要紧密联系我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实际,紧密联系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解疑释惑、析事明理,讲以促学、学以致用,通过全面准确、深入浅出的宣讲,使党的十九大精神入脑入心,成为统一思想和行动、凝聚智慧和力量的强大动力。要不断总结经验,努力改进创新,切实增强宣讲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善于用事实说话、用典型说话、用数字说话,用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语言讲理论,用形象直观、喜闻乐见的形式讲道理,用现身说法、身边榜样讲故事。

返回
2025年07月11日  第7769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引向深入

刊发时间:2017-11-27 A3版  作者:俸春林 魁盛宇 【字体:大 中 小】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首要政治任务。《中共中央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决定》中指出:“要把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党校、干部学院、行政学院教育培训的必修课,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为此,各级党校应当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中走在前列,做好表率,发挥作用。
  一、充分发挥干部培训主渠道优势,积极推进党的十九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学员头脑工作。党校教研人员要坚持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学精一些,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重点将党的十九大的主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和丰富内涵、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和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进军、新时代“五位一体”的重大部署、坚定不移从严治党的重大部署等内容,充实到各教学专题中,进一步充实完善教学布局和课程体系。组织骨干教师集体备课,通过学习研讨、集思广益,撰写讲稿、制作多媒体课件,以新的视角,新的姿态,站在理论和实践的高起点上抓好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教学培训。
  二、充分发挥理论研究主阵地优势,扎实做好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系列新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论断、重大举措的研究。党校的特点决定了它既是干部教育培训中心,又是理论研究中心。我们要按照党校科研为教学服务,为党委、政府决策咨询服务的要求,牢牢把握党的十九大的主旨,紧密结合临沧实际,围绕建设团结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美丽临沧的目标,围绕临沧干部群众学习贯彻过程中提出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教研人员进行深入研究,联合攻关,推出成果,为全市党员干部准确把握党的十九大精神提供指导性意见。
  三、充分发挥政策宣传主力军优势,深入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党校作为人才培训基地、理论研究基地和思想政治宣传基地,除了担负起培训轮训各级干部主阵地的作用外,还要充分发挥好理论宣传引领作用,走出校园,深入群众,开展宣讲,做好表率,为全市兴起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热潮贡献智慧和力量。党校教师是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主力军、排头兵,一方面,要主动承担起党校主体班次学习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专题辅导;另一方面,要认真履行好宣讲成员的职责,积极深入各县(区)、乡(镇)、街道、厂矿、企业、学校面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真正将校内课堂延伸到校外,让党的十九大精神进村入户、深入民心。切实做到联系实际、联系思想、联系工作,让群众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
  四、切实增强教研和宣讲工作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党校教师和理论工作者一是要带头学深学透,真正融会贯通。党的十九大形成的文件包括大会报告、报告决议、党章、党章修正案的决议、中央纪委工作报告等。要宣讲好党的十九大精神,必须全面学习掌握,学习的广度和深度决定着宣讲的成效,只有学到位,才能讲到位。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研人员不仅要带头学,而且要学得更深入、领会把握得更全面、更系统、更准确、更透彻,使我们的认识更深刻、视野更宽广、思路更开阔。
  五、坚持正确导向,做到全面准确。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必须坚持团结稳定鼓劲,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全面准确地阐述中央精神,着力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对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理念、新思路、新要求、新举措的宣讲,要注意掌握政策、准确把握,防止片面性,避免简单化。
  六、紧密联系实际,用于指导实践。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归根结底要落实到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这既是我们组织学习、做好培训、开展宣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检验和衡量学习培训宣讲成效最重要的标准。要紧密联系我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实际,紧密联系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解疑释惑、析事明理,讲以促学、学以致用,通过全面准确、深入浅出的宣讲,使党的十九大精神入脑入心,成为统一思想和行动、凝聚智慧和力量的强大动力。要不断总结经验,努力改进创新,切实增强宣讲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善于用事实说话、用典型说话、用数字说话,用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语言讲理论,用形象直观、喜闻乐见的形式讲道理,用现身说法、身边榜样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