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法制宣传进幼儿园工作的思考

刊发时间:2017-11-27 A3版  作者:康家香

  “五五”普法以来,各级政府把青少年法制教育摆上重要位置,以“法律进校园”活动为载体,以预防在校学生违法犯罪为重点,着力在青少年法律素质的养成上下功夫,积极探索法制宣传教育的新方法、新举措,法制教育向家庭、向社会延伸,努力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网络,提高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幼儿园作为启蒙教育机构也自然而然地加入到法制教育的大军,着力为孩子播下“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的种子,帮助孩子们逐渐树立是非观,初步培养幼儿自觉守法、自我保护的法律意识。
  一、依法立制,建立以“精细”和“执行”为核心的校园法制工作管理制度
  以临翔区中心幼儿园为例,在开展法制进校园工作中,将《精细化管理II》《执行力高于一切》等论著引入理论学习,让全园教职工深刻认识“精细化管理”在幼儿园工作中是“用心工作、爱心育人、真心服务”的具体体现,是打牢“保教双提升”的理论基础。出台《临翔区中心幼儿园管理制度》,制定《临翔区中心幼儿园教职工优质服务规范“十心”工程》为教师依法从教划定法则。结合有关精细化管理文件要求,制定《幼儿园精细化管理活动实施方案》,在管理中修订完善《幼儿园奖惩办法》等制度。通过精细化管理,幼儿园积极培育“勤奋敬业,创新和谐”园风,“爱心给孩子,放心给家长,与时代同步,树幼教典范”园训,“敬业爱生、为人师表”教风和“自信、友爱、活泼、好问”教风。增强教职工“为人师表,爱岗敬业,服务家长,服务幼儿”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夯实校园“法制”根基。
  二、突出法制宣传主题,拓展宣传途径,创建幼儿园、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法制教育网络
  一是坚持因材施教,分类指导,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幼儿园开展法制教育活动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使幼儿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等基本知识和制度。对幼儿重点开展法律启蒙和法律常识教育,培养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广大教师和幼儿学法律、知荣辱、明是非,使大家懂得应该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养成学法守法的良好行为习惯。
  二是加强家庭、幼儿园、社会三位一体的法制教育网络建设。建立和完善幼儿园、社会、家庭相结合的法制教育网络,通过建立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和设立家长接待日等形式,密切幼儿园与家庭的联系,充分发挥幼儿家长在法制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幼儿园联合社区创建各种类型的法制教育基地,开辟第二课堂。建立以幼儿园教育为中心,家庭教育为基点,社会教育为依托的“三位一体”法制教育工作网络。幼儿园在家长中选择那些对教育工作热心、有一定威望的家长,聘请他们担任“师德行风监督员”,师德行风监督员可随时调查了解幼儿园及教师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有权要求幼儿园进行整改。
  三是进一步推进教师的法制宣传教育。将法制教育作为幼儿园师资培训和任职的必修内容。幼儿园把法制课师资培训纳入到教师统一培训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切实把工作能力强、思想素质好、工作热情高、关心爱护幼儿的优秀教师吸收进班主任队伍和幼儿园团队机构,充分发挥他们在幼儿园法制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四是幼儿园发挥好法制副园长的作用。努力探索联接幼儿园、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幼儿法制教育管理机制,为保障幼儿园的教学秩序,确保幼儿园和周边的社会治安,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发挥积极的作用。定期举办法制教育讲座,开辟法制专栏,让广大教师、幼儿、家长学法懂法用法。
  三、甄选法制教育方式,为幼儿炮制儿童化、生活化的法制学习大餐
  从幼儿的一日常规人手,以案说法,在全园幼儿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做‘知法、懂法、守法’小公民”“模拟法庭”“小法官断案”等主题安全、法制知识进课堂活动。以《交通安全我知道》《我是小小交通警》《我学法我懂法》等游戏及儿歌为载体,将法律常识贯穿于教学活动中,配以录像、故事等形式引导教育幼儿,让他们知道什么是违法和犯罪、危险的事情我不做、突发事件怎样学会保护自己等,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形式让孩子们了解到更多的法律知识和安全知识;让幼儿了解一些日常行为规范和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让孩子们知道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以此提高幼儿安全意识,培养幼儿分辨是非、学会自我保护的能力。

返回
2025年07月11日  第7769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对法制宣传进幼儿园工作的思考

刊发时间:2017-11-27 A3版  作者:康家香 【字体:大 中 小】

  “五五”普法以来,各级政府把青少年法制教育摆上重要位置,以“法律进校园”活动为载体,以预防在校学生违法犯罪为重点,着力在青少年法律素质的养成上下功夫,积极探索法制宣传教育的新方法、新举措,法制教育向家庭、向社会延伸,努力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网络,提高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幼儿园作为启蒙教育机构也自然而然地加入到法制教育的大军,着力为孩子播下“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的种子,帮助孩子们逐渐树立是非观,初步培养幼儿自觉守法、自我保护的法律意识。
  一、依法立制,建立以“精细”和“执行”为核心的校园法制工作管理制度
  以临翔区中心幼儿园为例,在开展法制进校园工作中,将《精细化管理II》《执行力高于一切》等论著引入理论学习,让全园教职工深刻认识“精细化管理”在幼儿园工作中是“用心工作、爱心育人、真心服务”的具体体现,是打牢“保教双提升”的理论基础。出台《临翔区中心幼儿园管理制度》,制定《临翔区中心幼儿园教职工优质服务规范“十心”工程》为教师依法从教划定法则。结合有关精细化管理文件要求,制定《幼儿园精细化管理活动实施方案》,在管理中修订完善《幼儿园奖惩办法》等制度。通过精细化管理,幼儿园积极培育“勤奋敬业,创新和谐”园风,“爱心给孩子,放心给家长,与时代同步,树幼教典范”园训,“敬业爱生、为人师表”教风和“自信、友爱、活泼、好问”教风。增强教职工“为人师表,爱岗敬业,服务家长,服务幼儿”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夯实校园“法制”根基。
  二、突出法制宣传主题,拓展宣传途径,创建幼儿园、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法制教育网络
  一是坚持因材施教,分类指导,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幼儿园开展法制教育活动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使幼儿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等基本知识和制度。对幼儿重点开展法律启蒙和法律常识教育,培养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广大教师和幼儿学法律、知荣辱、明是非,使大家懂得应该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养成学法守法的良好行为习惯。
  二是加强家庭、幼儿园、社会三位一体的法制教育网络建设。建立和完善幼儿园、社会、家庭相结合的法制教育网络,通过建立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和设立家长接待日等形式,密切幼儿园与家庭的联系,充分发挥幼儿家长在法制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幼儿园联合社区创建各种类型的法制教育基地,开辟第二课堂。建立以幼儿园教育为中心,家庭教育为基点,社会教育为依托的“三位一体”法制教育工作网络。幼儿园在家长中选择那些对教育工作热心、有一定威望的家长,聘请他们担任“师德行风监督员”,师德行风监督员可随时调查了解幼儿园及教师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有权要求幼儿园进行整改。
  三是进一步推进教师的法制宣传教育。将法制教育作为幼儿园师资培训和任职的必修内容。幼儿园把法制课师资培训纳入到教师统一培训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切实把工作能力强、思想素质好、工作热情高、关心爱护幼儿的优秀教师吸收进班主任队伍和幼儿园团队机构,充分发挥他们在幼儿园法制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四是幼儿园发挥好法制副园长的作用。努力探索联接幼儿园、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幼儿法制教育管理机制,为保障幼儿园的教学秩序,确保幼儿园和周边的社会治安,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发挥积极的作用。定期举办法制教育讲座,开辟法制专栏,让广大教师、幼儿、家长学法懂法用法。
  三、甄选法制教育方式,为幼儿炮制儿童化、生活化的法制学习大餐
  从幼儿的一日常规人手,以案说法,在全园幼儿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做‘知法、懂法、守法’小公民”“模拟法庭”“小法官断案”等主题安全、法制知识进课堂活动。以《交通安全我知道》《我是小小交通警》《我学法我懂法》等游戏及儿歌为载体,将法律常识贯穿于教学活动中,配以录像、故事等形式引导教育幼儿,让他们知道什么是违法和犯罪、危险的事情我不做、突发事件怎样学会保护自己等,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形式让孩子们了解到更多的法律知识和安全知识;让幼儿了解一些日常行为规范和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让孩子们知道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以此提高幼儿安全意识,培养幼儿分辨是非、学会自我保护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