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县茶产业转型升级提速
整合茶树资源 建好生态品牌
云县茶产业转型升级提速
本报讯 (通讯员 罗映清) 云县依托生态资源优势,以绿色和有机为突破口,整合茶树资源,优化茶叶结构,推进龙头企业培育,打好生态品牌,全力促进茶产业转型升级,有效促进群众增收。
今年,该县从事茶叶精深加工的茶企28户(不含委托加工、脱检、变更各2户),茶叶初制加工企业551户。在28户精制茶企中,获国家、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分别为1、3、3户,且均为规上企业。在精制茶企中有湖南人投资办厂3户,承包经营1户,有广东茶商投资办厂自主经营2户,投资办厂合作经营2户。其余均为本土企业。
随着县乡油路通畅化、乡村公路通达(硬板)化、村与村公路联网化,县内以茶引商的态势日趋凸显,以精制茶企与初制所、茶农自愿合作建立65个专业合作社的产业联合、茶叶初制所跨村、跨乡(镇)与茶农合作办厂开发联合为主的基础上,在551户茶叶初制所中,涉市内凤庆、双江、临翔茶商投资办厂25户、合作14户、承包经营1户;涉普洱、大理、保山、昆明、丽江、勐海茶商投资办厂6户、合作9户;涉广东、湖南、山东、河南、贵州、四川、台湾、上海茶商投资办厂12户、合作2户;涉及韩国投资合作1户;据统计,县外茶商参与12个乡(镇)茶叶资源开发达70多户,开发的茶价高达2400元∕公斤,最低40元∕公斤。茶涉三产蓬勃兴起,搬迁新建投入运行的滇西茶城入住茶商茶企54户,从业125人,年交易茶叶1万多吨;茶馆茶室登记19户,从业59人,年销茶200多吨;新发展的快递物流54户中涉茶16户,从业220多人,年托运茶6000多吨;新兴电商业涉茶经销19户,年销茶10吨左右;餐饮(2318户个体和111户私企)住宿(154户)涉茶消费每年200吨左右。
在强化按规生产经营茶叶食品、注重农产品随机检测的同时,下乡村举办涉茶相关技术、技能、知识培训宣传和教育, 65个茶叶专业合作社发挥群众参与监督,全县上下共同宣传保护原生态绿色农产品氛围浓厚,各路茶商竞相开发的态势正在形成。据预计,今年末,该县茶叶总产值有望突破20亿元大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