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奋力开创镇康地方志工作新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全力做好“两书”的编修工作。修志编鉴是地方志系统的主业主责,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必须以落实好主业主责为基础。首先要有序推进二轮县志的编修工作。地方志系统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务必严格遵守中央、省、市关于修志的有关规定,特别是要注重把握好在2020年前全面完成二轮修志这个时间节点,高标准、高要求、高质量地搞好二轮县志的编修工作。力求做到志书内容丰富,体例严谨,历史沿革脉络清晰,时代特色鲜明,地方特点突出,“资政、存史、教化”价值凸显。其次扎实做好“一年一鉴”编修及出版发行工作。本着为各级领导干部在决策时提供真实、全面、可靠的基础资料,使决策更科学合理;本着为扩大各地对外宣传力度,进而加快脱贫攻坚步伐的目标。县志办要在提高一年一鉴的质量上狠下功夫,重点应将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各族人民凝心聚力地打好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坚持不懈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的伟大实践,各行各业的新情况、新变化、新特点和新成就等充分反映出来,把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的真实写照充分展示出来,真正让镇康《年鉴》成为发展镇康、宣传镇康的得力助手。
全力做好部门志乡镇志名村志编修的指导工作。部门志乡镇志名村志作为“一方之全史”,是记载一部门、一乡一镇、一村区域范围内自然和社会诸多方面的历史与现状的综合性著述,是地方志诸多种类中的一种。修志为用,翔实可靠的地情资料,可起到“资政、存史、教化”的功效,对繁荣部门、乡镇、村地方经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推进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等起到不可缺少的作用。随着第二轮编修地方志的开始,部门志、乡镇志、名村志在当今高速腾飞的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可,编修工作尤显必要和紧迫。为此,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感召之下,地方志部门,要站在部门行业的角度,督促各级各部门加大编修部门志、乡镇志、名村志力度,并加大指导力度,真正使编修部门志乡镇志名村志对保存资料、传承文化、服务当代、垂鉴后世的独特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全力做好方志馆的建设工作。方志馆建设,是我们新时期方志工作者的一项重点工作。它是弘扬镇康厚重的历史文化,提高城市文化品位的重要载体,是为全县各级党委政府、各级各部门及社会各界提供地情咨询服务的主要平台,更是充分发挥志书“资政、存史、教化、交流”综合功能的主要阵地。所以,作为地方志工作者,在新时期、新形式下,要在充分认识建设方志馆重要意义的基础之上,迅速行动,多方努力,积极筹措,因地制宜,掀起建设体现各地文化特色的方志馆建设热潮,并将方志馆打造成为以“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和感恩教育的基地之一。
全力做好脱贫攻坚工作。做好脱贫攻坚工作,这是全党全国的大事,也是县志办的大事。每一位地方志工作者都应该参与到全面打赢脱贫攻坚的这场伟大战役中。所以,首先就是要吃透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脱贫攻坚的一系列政策,领会其精神实质,按政策要求稳扎稳打开展好工作。同时,务必当好政策的宣传员,做好政策的执行者。其次要明确职责要求,个人层面做到“四个一”:摸清一个底子。主要包括贫困户家庭结构、收入来源、劳动力、住房等情况。选准一个项目。帮助贫困户选准1个以上对应项目。办好一件实事。力争每年为挂钩贫困户办好1件以上实事。记好一本日记。详细记录具体帮扶设想、计划,帮助解决的困难问题。单位层面做到“五个一”:制定一份计划。指导挂钩村制定五年脱贫计划,确保到2020年挂钩村实现摘帽,挂钩村贫困农户全部脱贫。培植一个项目。帮助挂钩村发展种养、电商或旅游等项目1个以上。落实一笔资金。每年扶持资金到位,用于发展生产。组织一次慰问。深入挂钩村开展走访慰问,最终将县志办建成县委、县政府沟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整理一套档案。按照脱贫攻坚要求,踏时间进度整理好扶贫档案。
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全面部署。县志办党支部要以被组织部门列为市、县两级党建示范点为契机,坚决贯彻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严格按照规范化党支部创建要求落实各项工作,强势推进县志办的党的建设工作。
抓基础,强保障。以实施基层党建提升年为抓手,把党建工作摆在志办工作首要位置,重点抓好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党员活动日等5项基本制度,规范组织生活,提高生活质量,进而高效推进党建与方志业务的深度融合,真正做到聚精会神抓党建,抓好党建强方志。
抓教育,提素质。抓好党员队伍建设,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切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十项制度的落实,每个周至少组织学习1次,通过立体式学习方式,切实提高党员干部自身素质,真正做到地方志部门的每一个党支部就是一个战斗堡垒,地方志系统的每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地方志系统的每一位职工就是一根标杆。
抓载体,创佳绩。深入开展以“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和感恩教育活动。筑牢地方志部门干部职工永远听党话、永远记党恩、永远领党情、永远跟党走的理想信念,唱响爱国歌、打好感恩牌。同时,紧扣 “六有”建设目标,在地方志部门全力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创建工作,健全落实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常态机制,大力推行党员先锋志愿服务等活动。把双联行动与服务型党组织创建有机结合起来,强化党组织和双联村党组织结对共建,帮助挂钩村真正实现党建、扶贫、维稳三推进。
强宣传,出成果。当前,县志办要把宣传好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来部署去落实。要牢牢把握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的要求,精心做好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宣传工作,深入挂钩村、挂钩支部、挂钩学校,同干部群众学生开展面对面、互动式的宣讲,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走进基层、走进群众、走进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