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翔区提升城市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

刊发时间:2017-12-07 A3版  作者:张光菊 王勇

顺应时势 立足实际 丰富载体 拓宽途径

临翔区提升城市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

  本报讯 (通讯员 张光菊 王勇) 近期,临翔区认真学习全国、全省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精神,积极推进城市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创新,结合实际扎实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
  顺应时势创新举措,力争城市基层组织全覆盖。把党支部、党小组建到居民小区和楼栋中,在党员户门(楼)前悬挂党员住户公示牌,督促党员时刻注意言行、做好表率,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自觉联系服务困难居民,凝聚人心。以“正式党支部+功能型党支部”的形式,建立商务楼宇党支部,破解小型企业多、个体商户多、单个商户企业人员少、部分商户存在周期短、党组织组建难等问题;开展“公开承诺”活动,商铺党员在商铺显眼位置向市民亮身份、亮形象、亮承诺、亮服务;认真落实“三会一课”等制度;以“微信送学”等方式组织党员开展日常学习;以书记带头讲、党员轮流讲的方式讲党课;定期开展“党员示范店义卖送温暖”活动。在地域相邻的商户、商店聚集的商区、街区同类商店聚集的街区成立商圈党组织,破解党员难集中、交流难进行、素质难提升、作用难发挥等难题;商圈党组织主动加强与物管的沟通联系,把党组织和物管优势有机融合,通过优势互补确保党的工作在商圈有效覆盖,抓好商圈党建促进商业发展。
  立足实际建章立制,力求城市党建工作无盲区。建立三级联动机制,夯实党建基础。在区、街道和社区分别组建“大党工委”,区委、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书记分别兼任各级“大党工委”书记,党员较多或规模较大的驻区单位企业党组织负责人兼任“大党工委”副书记或委员,把驻区中心城市的中央、省、市和区级机关单位企事业和“两新”组织分别纳入各级“大党工委”统一管理。三级 “大党工委”围绕党建这个核心,形成工作联动机制,定期召开党建联席会、任务交办会等,推动城市各领域党建工作统筹并进。建立长效保障机制,突出党建核心。强化城市党建工作人力财力保障,每个社区配齐5名“两委”干部,同时,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每个社区分别加配4名干部,增强社区党建工作力量;按每个社区每年不少于15万元的标准拨付专项经费;取消街道招商引资任务,强化其抓党建、抓管理、抓服务职能;制定社区公共服务准入清单,社区行政服务事项从56项减少到31项,把社区人力、物力、资源聚焦到“党建”这一核心。建立共驻共建机制,形成党建合力。184个驻区单位分别与社区签订“共驻共建”责任书,并把驻区单位“共建”工作开展情况作为基层党建、综治维稳、文明单位创建等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压实责任推进各级各类组织与社区共驻共建、共管共享。开展“文明单位示范路”创建活动,确保示范路两侧区级以上单位都是文明单位,以文明创建促进各单位“共驻共建”,形成抓党建促发展的强大合力。
  围绕功能丰富载体,力保城市基层组织服务最优化。建阵地,提供“一站式”便利服务。投入资金2300余万元,建成1个区级便民服务中心、2个街道为民服务中心、13个社区为民服务站,进一步规范办事流程和服务事项,为群众提供74项“一站式”办理服务事项,实现为民服务便利化。创站点,提供“网格式”急需服务。在12个活动广场创建 “党群便民服务站”,由党员志愿者在业余时间驻站为市民提供便捷服务;在城市网格、居民小组和小区创建“党员志愿微服务点”,辖区党员自愿到服务点公示身份信息、个人特长、联系方式等,就近为市民提供急需服务。设岗位,提供“组团式”专业服务。结合市民需求设置党员志愿服务岗,开展“一共建双报到双服务”活动,构建区、街道、社区、小组四级“云岭先锋”党员志愿服务体系。3548名区级机关在职党员主动回社区报到,社区根据报到党员的职业、特长等情况,组建了57支专业党员志愿服务队,定期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市民提供专业服务。
  依托网络拓宽途径,力促城市基层组织管理上水平。划分片区,日常管理“网格化”。实行城市管理河长、路长、街长、湖长、园长、山长“六长制”,并把主城区分为13个片区55个网格,明确46家驻区单位为网格责任单位,明确129名社区党员干部、驻社区党员为网格联络员,负责收集整理民情民意并妥善处理;组建网格联络员工作QQ群、微信群,便于网格间信息共享、工作互助,构建无缝隙城市管理模式。建立平台,源头治理“数字化”。由相关职能部门建设城市管理数字化平台,在城市主要街道、路口、居民小区、人口聚集地安装监控摄像头200余个,对城市动态进行实时监控,变末端执法为源头治理。党群合力,隐患处理“全民化”。驻区各单位立足职能,依托12319城市服务热线、“爱我临沧,城市管理直通车”微信群、数字城管微信公众号,畅通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渠道,党员带头并带动市民共同参与,为城市管理出谋划策,形成“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管理格局,确保及时发现排除影响城市和谐发展的隐患。

返回
2025年07月11日  第7779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临翔区提升城市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

刊发时间:2017-12-07 A3版  作者:张光菊 王勇 【字体:大 中 小】

顺应时势 立足实际 丰富载体 拓宽途径

临翔区提升城市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

  本报讯 (通讯员 张光菊 王勇) 近期,临翔区认真学习全国、全省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精神,积极推进城市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创新,结合实际扎实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
  顺应时势创新举措,力争城市基层组织全覆盖。把党支部、党小组建到居民小区和楼栋中,在党员户门(楼)前悬挂党员住户公示牌,督促党员时刻注意言行、做好表率,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自觉联系服务困难居民,凝聚人心。以“正式党支部+功能型党支部”的形式,建立商务楼宇党支部,破解小型企业多、个体商户多、单个商户企业人员少、部分商户存在周期短、党组织组建难等问题;开展“公开承诺”活动,商铺党员在商铺显眼位置向市民亮身份、亮形象、亮承诺、亮服务;认真落实“三会一课”等制度;以“微信送学”等方式组织党员开展日常学习;以书记带头讲、党员轮流讲的方式讲党课;定期开展“党员示范店义卖送温暖”活动。在地域相邻的商户、商店聚集的商区、街区同类商店聚集的街区成立商圈党组织,破解党员难集中、交流难进行、素质难提升、作用难发挥等难题;商圈党组织主动加强与物管的沟通联系,把党组织和物管优势有机融合,通过优势互补确保党的工作在商圈有效覆盖,抓好商圈党建促进商业发展。
  立足实际建章立制,力求城市党建工作无盲区。建立三级联动机制,夯实党建基础。在区、街道和社区分别组建“大党工委”,区委、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书记分别兼任各级“大党工委”书记,党员较多或规模较大的驻区单位企业党组织负责人兼任“大党工委”副书记或委员,把驻区中心城市的中央、省、市和区级机关单位企事业和“两新”组织分别纳入各级“大党工委”统一管理。三级 “大党工委”围绕党建这个核心,形成工作联动机制,定期召开党建联席会、任务交办会等,推动城市各领域党建工作统筹并进。建立长效保障机制,突出党建核心。强化城市党建工作人力财力保障,每个社区配齐5名“两委”干部,同时,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每个社区分别加配4名干部,增强社区党建工作力量;按每个社区每年不少于15万元的标准拨付专项经费;取消街道招商引资任务,强化其抓党建、抓管理、抓服务职能;制定社区公共服务准入清单,社区行政服务事项从56项减少到31项,把社区人力、物力、资源聚焦到“党建”这一核心。建立共驻共建机制,形成党建合力。184个驻区单位分别与社区签订“共驻共建”责任书,并把驻区单位“共建”工作开展情况作为基层党建、综治维稳、文明单位创建等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压实责任推进各级各类组织与社区共驻共建、共管共享。开展“文明单位示范路”创建活动,确保示范路两侧区级以上单位都是文明单位,以文明创建促进各单位“共驻共建”,形成抓党建促发展的强大合力。
  围绕功能丰富载体,力保城市基层组织服务最优化。建阵地,提供“一站式”便利服务。投入资金2300余万元,建成1个区级便民服务中心、2个街道为民服务中心、13个社区为民服务站,进一步规范办事流程和服务事项,为群众提供74项“一站式”办理服务事项,实现为民服务便利化。创站点,提供“网格式”急需服务。在12个活动广场创建 “党群便民服务站”,由党员志愿者在业余时间驻站为市民提供便捷服务;在城市网格、居民小组和小区创建“党员志愿微服务点”,辖区党员自愿到服务点公示身份信息、个人特长、联系方式等,就近为市民提供急需服务。设岗位,提供“组团式”专业服务。结合市民需求设置党员志愿服务岗,开展“一共建双报到双服务”活动,构建区、街道、社区、小组四级“云岭先锋”党员志愿服务体系。3548名区级机关在职党员主动回社区报到,社区根据报到党员的职业、特长等情况,组建了57支专业党员志愿服务队,定期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市民提供专业服务。
  依托网络拓宽途径,力促城市基层组织管理上水平。划分片区,日常管理“网格化”。实行城市管理河长、路长、街长、湖长、园长、山长“六长制”,并把主城区分为13个片区55个网格,明确46家驻区单位为网格责任单位,明确129名社区党员干部、驻社区党员为网格联络员,负责收集整理民情民意并妥善处理;组建网格联络员工作QQ群、微信群,便于网格间信息共享、工作互助,构建无缝隙城市管理模式。建立平台,源头治理“数字化”。由相关职能部门建设城市管理数字化平台,在城市主要街道、路口、居民小区、人口聚集地安装监控摄像头200余个,对城市动态进行实时监控,变末端执法为源头治理。党群合力,隐患处理“全民化”。驻区各单位立足职能,依托12319城市服务热线、“爱我临沧,城市管理直通车”微信群、数字城管微信公众号,畅通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渠道,党员带头并带动市民共同参与,为城市管理出谋划策,形成“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管理格局,确保及时发现排除影响城市和谐发展的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