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众文化获得感不断提升
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明显
民众文化获得感不断提升
本报讯 (记者 王 燕) 近年来,我市切实加强领导,全面推动《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意见》落地生根,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政府管理、部门协同、权责明确、统筹推进全市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管理制度,公共文化服务得到长足发展。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明显。将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规划。围绕看电视、听广播、看电影、看戏、读书看报、参加公共文化活动等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制定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实施标准,明确政府保障底线,做到保障基本、统一规范。人均文化经费25.88元,平均每万人拥用公共图书馆建筑面积73平方米,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馆藏量0.27册,平均每万人拥有群众文化设施建设面积431平方米,建成农家书屋956个,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市、县、乡、村四级文化服务网络逐步形成。
文化惠民工程扎实推进。完成了临沧体育运动中心、临沧文化中心项目建设。开展了80个百县万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创建。全面推进4个县320个行政村实施贫困地区民族自治县、边境县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覆盖工程。稳步推进10名党员200人以上的村民小组活动场地建设工作。实施8县(区)广播电视制播能力提升工程,广播电视覆盖率达99%以上。完成少数民族语电影译制工作。抓文化惠民工程项目储备。
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全面盘活。将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资金纳入财政预算。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模式,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供给各项文化活动开展。打造“爱临沧 唱临沧”合唱团、临沧市佤族管乐团,打造“三老”电影、“三老”音乐、“大美临沧我最美”服饰展演、“临沧戏剧我来演”“临沧美乐我在行”等广场文化品牌工程,开展“临沧好声音天天唱”、临沧市旅游民族文化街区文艺表演、《千古临沧茶王国》舞台精品剧目打造、临沧市文化旅游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政府购买“十一个”广场文化品牌工程等等,各项文化活动得到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