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镇康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思考

——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心得体会
刊发时间:2017-12-11 A3版  作者:黄志华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不仅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更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之策。镇康县只有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定不移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才能如期实现人民群众生活富裕的小康社会。
  一、吃透精神,把握实质,深刻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
  (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迫切要求。长期以来,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改革开放以后,通过三十多年的努力,我国社会不断进步,经济快速发展,文化繁荣昌盛,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目前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和农村内部发展的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三农”发展的不充分,尤其是农业现代化发展不充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充分,人民群众提高教科文卫发展水平和共享现代社会发展成果不充分。在今后一个时期,只有加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之策。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前,我国农业发展质量效益竞争力不高,农民增收后劲不足,农村自我发展能力弱,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差距较大,农业现代化仍是“四化同步”的短板。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这就抓住了解决“三农”问题的“牛鼻子”,这一举措必将增强乡村的吸引力,增强农业经营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们必须贯彻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指导思想,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有效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促进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
  (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推动镇康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镇康是国家级贫困县,是典型的农业县,目前仍然属于欠发达地区。镇康的现状是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农村内部发展不平衡,“三农”发展不充分,农业现代化水平低,工业发展基础薄弱,服务业发展缺乏支撑。只有坚定不移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彻底解决“三农”发展不充分的问题,走农业工业化、工业现代化、产业效益化的路子,科学合理地利用好现有资源,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切实推进镇康产业健康发展,才能有效解决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农村内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镇康只有立足实际,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统筹推进,团结拼搏,真抓实干,才能从根本上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从而为镇康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赢得先机。
  二、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加速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一)科学规划,统筹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贵在科学规划,实质在统筹推进。只有整体规划布局科学合理,在统筹推进过程中才不会留下败笔,才不会留下遗憾,才能将中央的总体要求落实到位。在谋划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不能孤立地看待问题,要统筹方方面面,不能粗枝大叶,要精准施策到位。在规划中一定要立足镇康地处边疆,基础设施落后,产业支撑不足,村寨星罗棋布,干部群众发展意识不强,城乡规划不够科学这些短板,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统筹考虑,科学谋划。只有科学规划好乡村振兴战略,才能快速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二)夯实项目,加大投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实打实、硬碰硬的系统工程,不是喊喊口号,敲锣打鼓,热闹一番就能实现的。镇康财力有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唯一途径只有夯实项目,才能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各项工程建设。我们一定要按照国家的政策导向,以农业发展、工业转型、社会事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生态建设等为重点谋划项目,规划项目,研究项目,论证项目,包装项目,争取项目。镇康只有将重大项目纳入国家省级规划目录,才能快速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因此,夯实项目,加大投入是镇康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途径。
  (三)做实产业,提质增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就是要从产业做起,离开了产业,一切无从谈起,都是空中楼阁。镇康农业产业基础扎实,现有甘蔗、核桃、澳洲坚果、咖啡、橡胶、茶叶等农业产业基地达200多万亩。在提升农业产业方面一定要下足功夫。一方面要加大产业基地基础设施投入、加强产业基地管护、培育产业技术管理人才,不断提高产业基地效益。另一方面要引进培育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延伸产业链条,不断提升农副产品附加值。要按照建基地、深加工、创品牌、拓市场、增效益的方式,快速推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农业产业提质增效,有效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发展;在工业发展方面一定要按照矿电结合、提升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推动工业园区发展的思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实力雄厚、技术领先、管理规范、经营有方、市场前景广阔的企业落户镇康经商办企业,从而推动镇康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在外贸流通产业发展方面要依托南伞口岸、南伞工业园区,加快培育加工贸易流通型企业,加速推进外贸流通产业发展。
  (四)加快建设,突破瓶颈。基础设施发展滞后是制约镇康发展的首要瓶颈,镇康只有加快建设,才能根本突破瓶颈制约。一是要加快推进“五网”建设。路网、航空网、能源保障网、水网、互联网建设是我省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全局性的重大工作,要抓住机遇,加快实施一批补短板、惠民生、添后劲、利长远的重大工程项目,快速推进构建功能配套、智能高效、安全便利的现代基础设施建设。二是要加快推进高速路、铁路、机场、城乡道路等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快速突破交通瓶颈制约,真正实现安全、便捷、高效的交通网络,为镇康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交通环境。三是要加快城镇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真正实现产城融合,为美丽边陲,开放镇康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四是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要按照科学规划、布局合理、突出特色、产业先行、人文融合、分批推进的原则,将广大农村建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
  (五)培育人才,强化保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核心在人才,关键是保障。只有充分的人才作保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才能顺利进行。一是要培育一批乡土人才。农村有一部分人爱学习、爱钻研、爱突破、爱发明,要将这部分人集中起来,进行正规化培训,不断提高他们实践操作技术。通过引导激发他们的智慧,让他们在某一个方面有所建树,做出业绩。让他们真正成为农村产业发展的领路人,带头致富的模范,美丽乡村建设的标兵。二是要培育一批“三农”工作队伍。要采取请进来、送出去、下农村、进农户的方式,培育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要充分发挥“三农”工作队伍的优势,扎实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三是要培育一批新型农民。要根据个人的特点爱好、个人的目标追求、农村的环境、产业的布局,立足农村,因人施教,将一大批农民培养成懂一门技术、会一门手艺、有一技之长的新型农民,最终让他们真正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主力军。四是要培育一批懂农村工作的党员干部队伍。要培育一批有知识、有文化、会管理、懂经营、懂政策、有本事、有水平、能吃苦、能奉献的党员干部队伍。让他们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同心同德,同舟共济,自力更生,苦干实干,攻坚克难,顽强拼搏,把农村建设得更加富裕、美丽、宜居,让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美好。

返回
2025年07月11日  第7783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对镇康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思考

——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心得体会

刊发时间:2017-12-11 A3版  作者:黄志华 【字体:大 中 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不仅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更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之策。镇康县只有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定不移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才能如期实现人民群众生活富裕的小康社会。
  一、吃透精神,把握实质,深刻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
  (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迫切要求。长期以来,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改革开放以后,通过三十多年的努力,我国社会不断进步,经济快速发展,文化繁荣昌盛,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目前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和农村内部发展的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三农”发展的不充分,尤其是农业现代化发展不充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充分,人民群众提高教科文卫发展水平和共享现代社会发展成果不充分。在今后一个时期,只有加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之策。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前,我国农业发展质量效益竞争力不高,农民增收后劲不足,农村自我发展能力弱,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差距较大,农业现代化仍是“四化同步”的短板。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这就抓住了解决“三农”问题的“牛鼻子”,这一举措必将增强乡村的吸引力,增强农业经营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们必须贯彻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指导思想,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有效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促进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
  (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推动镇康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镇康是国家级贫困县,是典型的农业县,目前仍然属于欠发达地区。镇康的现状是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农村内部发展不平衡,“三农”发展不充分,农业现代化水平低,工业发展基础薄弱,服务业发展缺乏支撑。只有坚定不移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彻底解决“三农”发展不充分的问题,走农业工业化、工业现代化、产业效益化的路子,科学合理地利用好现有资源,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切实推进镇康产业健康发展,才能有效解决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农村内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镇康只有立足实际,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统筹推进,团结拼搏,真抓实干,才能从根本上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从而为镇康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赢得先机。
  二、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加速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一)科学规划,统筹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贵在科学规划,实质在统筹推进。只有整体规划布局科学合理,在统筹推进过程中才不会留下败笔,才不会留下遗憾,才能将中央的总体要求落实到位。在谋划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不能孤立地看待问题,要统筹方方面面,不能粗枝大叶,要精准施策到位。在规划中一定要立足镇康地处边疆,基础设施落后,产业支撑不足,村寨星罗棋布,干部群众发展意识不强,城乡规划不够科学这些短板,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统筹考虑,科学谋划。只有科学规划好乡村振兴战略,才能快速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二)夯实项目,加大投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实打实、硬碰硬的系统工程,不是喊喊口号,敲锣打鼓,热闹一番就能实现的。镇康财力有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唯一途径只有夯实项目,才能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各项工程建设。我们一定要按照国家的政策导向,以农业发展、工业转型、社会事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生态建设等为重点谋划项目,规划项目,研究项目,论证项目,包装项目,争取项目。镇康只有将重大项目纳入国家省级规划目录,才能快速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因此,夯实项目,加大投入是镇康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途径。
  (三)做实产业,提质增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就是要从产业做起,离开了产业,一切无从谈起,都是空中楼阁。镇康农业产业基础扎实,现有甘蔗、核桃、澳洲坚果、咖啡、橡胶、茶叶等农业产业基地达200多万亩。在提升农业产业方面一定要下足功夫。一方面要加大产业基地基础设施投入、加强产业基地管护、培育产业技术管理人才,不断提高产业基地效益。另一方面要引进培育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延伸产业链条,不断提升农副产品附加值。要按照建基地、深加工、创品牌、拓市场、增效益的方式,快速推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农业产业提质增效,有效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发展;在工业发展方面一定要按照矿电结合、提升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推动工业园区发展的思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实力雄厚、技术领先、管理规范、经营有方、市场前景广阔的企业落户镇康经商办企业,从而推动镇康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在外贸流通产业发展方面要依托南伞口岸、南伞工业园区,加快培育加工贸易流通型企业,加速推进外贸流通产业发展。
  (四)加快建设,突破瓶颈。基础设施发展滞后是制约镇康发展的首要瓶颈,镇康只有加快建设,才能根本突破瓶颈制约。一是要加快推进“五网”建设。路网、航空网、能源保障网、水网、互联网建设是我省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全局性的重大工作,要抓住机遇,加快实施一批补短板、惠民生、添后劲、利长远的重大工程项目,快速推进构建功能配套、智能高效、安全便利的现代基础设施建设。二是要加快推进高速路、铁路、机场、城乡道路等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快速突破交通瓶颈制约,真正实现安全、便捷、高效的交通网络,为镇康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交通环境。三是要加快城镇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真正实现产城融合,为美丽边陲,开放镇康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四是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要按照科学规划、布局合理、突出特色、产业先行、人文融合、分批推进的原则,将广大农村建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
  (五)培育人才,强化保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核心在人才,关键是保障。只有充分的人才作保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才能顺利进行。一是要培育一批乡土人才。农村有一部分人爱学习、爱钻研、爱突破、爱发明,要将这部分人集中起来,进行正规化培训,不断提高他们实践操作技术。通过引导激发他们的智慧,让他们在某一个方面有所建树,做出业绩。让他们真正成为农村产业发展的领路人,带头致富的模范,美丽乡村建设的标兵。二是要培育一批“三农”工作队伍。要采取请进来、送出去、下农村、进农户的方式,培育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要充分发挥“三农”工作队伍的优势,扎实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三是要培育一批新型农民。要根据个人的特点爱好、个人的目标追求、农村的环境、产业的布局,立足农村,因人施教,将一大批农民培养成懂一门技术、会一门手艺、有一技之长的新型农民,最终让他们真正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主力军。四是要培育一批懂农村工作的党员干部队伍。要培育一批有知识、有文化、会管理、懂经营、懂政策、有本事、有水平、能吃苦、能奉献的党员干部队伍。让他们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同心同德,同舟共济,自力更生,苦干实干,攻坚克难,顽强拼搏,把农村建设得更加富裕、美丽、宜居,让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