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伞镇纵深推进“河长制”工作
制度化 规范化 责任化 常态化
南伞镇纵深推进“河长制”工作
本报讯 (通讯员 李文云) 镇康县南伞镇开展“河长制”工作以来,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探索推进方式,将“河长制”工作“制度化、规范化、责任化、常态化”。
制度化。研究制定“河长制”工作开展方案,成立领导机构,将制度上墙、文件上墙、责任清单上墙,粘贴在醒目的地方,亮出“河长”身份,接受群众监督。
规范化。在辖区内扎实开展好河库塘渠调研工作,摸清河库塘渠信息,为河库塘渠建立档案,确保每个水库塘渠都有“身份证”,严格落实规范化管理。
责任化。为所有河库塘渠落实镇级“河长”一名,村级“河长”一名,压实各级“河长”责任,明确责任目标,对“河长制”工作敷衍了事、执行不力的要求限期整改落实,或交由镇纪委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常态化。守住绿水青山贵在常态,南伞镇着眼长远发展,对辖区内的水源点进行管护,并依托退耕还林奖补政策,增加林地面积,定期开展巡河工作,对发现违规操作或造成河库塘渠污染、破坏的要求立即整改,确保南伞大地绿树成荫、绿水长青。
目前,南伞镇73条河库塘渠都有“监护人”,有了“身份证”,为继续加大对河库塘渠的管护力度,实现渠里有水、河不变色、库不枯竭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