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德县积极开展耕地休耕制度试点工作

刊发时间:2017-12-16 A2版  作者:何德昆 李汭芳

制定措施   建立机制

永德县积极开展耕地休耕制度试点工作

  本报讯   (通讯员   何德昆   李汭芳)   作为2017年耕地休耕制度试点县,永德县高度重视,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影响农民收入为前提,以提升耕地质量为目的,制定措施,加快构建耕地休耕制度,促进生态环境改善和资源永续利用。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县人民政府县长任组长,分管农业副县长任副组长,财政局、审计、监察、发改及项目乡镇的主要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细化责任,明确职责,形成“党政领导、分工负责、团结协作、推动发展”的工作机制。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农业局,农业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工作人员从县农业局及项目乡镇办公室抽调,具体负责方案制定、宣传培训、签订责任书、组织实施、检查验收、资金兑付等工作。
  做好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宣传耕地休耕的重要意义和有关要求,引导社会各界关注支持试点工作。通过现场观摩、经验交流、典型示范等方式,宣传耕地休耕政策、休耕原则及休耕的积极成效,提高了群众对耕地休耕的知晓率、支持率和参与率,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合理选择作物。本着品种连片养地为原则,多样化种植模式,按照种植养地农作物种植→秸秆还田→有条件的地方要深翻晒垄→地力贫瘠的地块适当增施有机物。永德县耕地休耕试点区域内现以种植豆类绿肥为主,因地制宜适当种植瓜果、花生、牧草等非木本科矮杆养地作物。秋夏可以是豆类连作、绿肥豆类轮作、豆类瓜果轮作、绿肥与瓜果轮作也可以是其它矮干养地作物。
  建立耕地质量监测点。根据方案要求,在休耕区域耕地内布设耕地质量监测点10个,在条件相同,区域相近的非休耕耕地中设置对照监测点3个,根据耕地质量监测和土壤样品采集技术规程,定期进行调查、采样、检测、监测。
  落实补助资金。2017年试点休耕地每亩补助资金500元/年,每年补助资金500万元,三年共计补助资金1500万元,补助包括耕地基本收益和管护补助。验收合格后直接补助到农户,主要用于休闲期间治理修复需要的种子、耕地深翻等机械服务补助;补助方式依据耕地休耕制度试点工作方案,采取先实施、后验收、再补助的程序,对于耕地休耕补助通过一折通按年度发放给试点农户,对于管护补助按照谁管护、谁受益的原则,由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与新型经营主体或农户签订管护协议,按照组织落实一项、考核验收一项、资料完善一项、资金兑付一项的原则,分别将资金按年度兑付到新型经营主体或农户。
  加强督促检查。建立县级统筹、乡镇监管、村落实的轮作休耕监督机制。建立健全项目档案资料,确保试点工作有方案、有台账、有数据、有影像,及时报送有关数据和总结资料。强化督促检查和考核验收工作,对未落实休耕任务的农户,及时收回补助,确保试点到村到户,关键技术落实到地块,补助资金落实到户,坚决杜绝废耕弃耕。
  2017年,全县耕地休耕试点任务10000亩,其中:小勐统镇5700亩,德党镇1800亩,班卡乡2500亩,按照集中连片的原则,实施区域选择在乡镇村组实施。截至目前,全县组织召开培训会35场(次),培训技术骨干152人(次)、农民2936人(次),与参与休耕试点的德党镇、小勐统镇及班卡乡的2840户农户签订了休耕责任书,完成了10000亩休耕地块四至信息的报送及10个监测点3个对照点的第一次土样采集工作,绿肥3000亩、矮杆养地豆类作物6000亩。

返回
2025年07月11日  第7788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永德县积极开展耕地休耕制度试点工作

刊发时间:2017-12-16 A2版  作者:何德昆 李汭芳 【字体:大 中 小】

制定措施   建立机制

永德县积极开展耕地休耕制度试点工作

  本报讯   (通讯员   何德昆   李汭芳)   作为2017年耕地休耕制度试点县,永德县高度重视,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影响农民收入为前提,以提升耕地质量为目的,制定措施,加快构建耕地休耕制度,促进生态环境改善和资源永续利用。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县人民政府县长任组长,分管农业副县长任副组长,财政局、审计、监察、发改及项目乡镇的主要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细化责任,明确职责,形成“党政领导、分工负责、团结协作、推动发展”的工作机制。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农业局,农业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工作人员从县农业局及项目乡镇办公室抽调,具体负责方案制定、宣传培训、签订责任书、组织实施、检查验收、资金兑付等工作。
  做好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宣传耕地休耕的重要意义和有关要求,引导社会各界关注支持试点工作。通过现场观摩、经验交流、典型示范等方式,宣传耕地休耕政策、休耕原则及休耕的积极成效,提高了群众对耕地休耕的知晓率、支持率和参与率,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合理选择作物。本着品种连片养地为原则,多样化种植模式,按照种植养地农作物种植→秸秆还田→有条件的地方要深翻晒垄→地力贫瘠的地块适当增施有机物。永德县耕地休耕试点区域内现以种植豆类绿肥为主,因地制宜适当种植瓜果、花生、牧草等非木本科矮杆养地作物。秋夏可以是豆类连作、绿肥豆类轮作、豆类瓜果轮作、绿肥与瓜果轮作也可以是其它矮干养地作物。
  建立耕地质量监测点。根据方案要求,在休耕区域耕地内布设耕地质量监测点10个,在条件相同,区域相近的非休耕耕地中设置对照监测点3个,根据耕地质量监测和土壤样品采集技术规程,定期进行调查、采样、检测、监测。
  落实补助资金。2017年试点休耕地每亩补助资金500元/年,每年补助资金500万元,三年共计补助资金1500万元,补助包括耕地基本收益和管护补助。验收合格后直接补助到农户,主要用于休闲期间治理修复需要的种子、耕地深翻等机械服务补助;补助方式依据耕地休耕制度试点工作方案,采取先实施、后验收、再补助的程序,对于耕地休耕补助通过一折通按年度发放给试点农户,对于管护补助按照谁管护、谁受益的原则,由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与新型经营主体或农户签订管护协议,按照组织落实一项、考核验收一项、资料完善一项、资金兑付一项的原则,分别将资金按年度兑付到新型经营主体或农户。
  加强督促检查。建立县级统筹、乡镇监管、村落实的轮作休耕监督机制。建立健全项目档案资料,确保试点工作有方案、有台账、有数据、有影像,及时报送有关数据和总结资料。强化督促检查和考核验收工作,对未落实休耕任务的农户,及时收回补助,确保试点到村到户,关键技术落实到地块,补助资金落实到户,坚决杜绝废耕弃耕。
  2017年,全县耕地休耕试点任务10000亩,其中:小勐统镇5700亩,德党镇1800亩,班卡乡2500亩,按照集中连片的原则,实施区域选择在乡镇村组实施。截至目前,全县组织召开培训会35场(次),培训技术骨干152人(次)、农民2936人(次),与参与休耕试点的德党镇、小勐统镇及班卡乡的2840户农户签订了休耕责任书,完成了10000亩休耕地块四至信息的报送及10个监测点3个对照点的第一次土样采集工作,绿肥3000亩、矮杆养地豆类作物600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