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要带头做好脱贫攻坚工作
群众富不富,关键看干部。干部作为为民服务和带民致富的两个主体,在脱贫攻坚、决胜小康的工作中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和干部,要迅速在基层群众中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热潮,切实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提法、新举措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指导实践、推动脱贫攻坚工作。
加大宣传力度,让政策入脑入心。切实增强打好脱贫攻坚战的紧迫感和使命感,认真组织脱贫攻坚宣传工作,确保脱贫攻坚宣传全面覆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积极协调各媒体,推介和宣传脱贫攻坚的先进经验和成效;加强对广大帮扶干部扶贫政策知识的培训,进一步提高掌握度和熟悉度;加大政策宣讲的力度,多形式开展政策宣讲,确保不落一户,不留死角。
明确工作任务,有步骤开展工作。做好调查研究,为挂钩村发展“把好脉”。党员干部要深入贫困村寨进行调查研究,掌握该村实际情况,找准发展的关键点和切入点; 根据贫困村实际情况,结合方针政策为本村经济发展开好“药方”。党员干部应该结合本村实际情况,用好用活政策,为本村制定适合该村发展方案; 根据发展的情况认真梳理问题,及时修正该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学习,做好政策宣传。党员干部应不断加强自身对政策方针的学习,提高对各项惠农政策的理解,在帮扶过程中将政策宣传好,各项惠农政策运用好,提高帮扶工作的成效。
创新工作思维,拓宽发展思路。党员干部应该摆脱送物送钱的帮扶思想,转变帮扶思路,根据各村实际情况创新工作思维,拓宽视野、寻求适合该村发展的渠道,结合各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做好帮扶计划,力求方案由村而生,计划因户而成,做到计划方案具有针对性,让扶贫成果取得真实效。
增强服务意识,确保目标实现。党员干部肩负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群众生活水平的使命,在入村帮扶期间,党员干部应该强化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强化责任担当,认真对待群众提出的问题,并及时协调化解。对待群众的大事琐事都应该关心留意,通过每一件小事的实现,促成大事的开展,使帮扶工作井然有序进行,确保早日实现脱贫攻坚各项工作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