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花香溢临城
——全市2017年精神文明建设再放异彩
在晨曦初露的清晨抑或华灯初上的傍晚,当我们走出家门,总会在不期然间邂逅文明:宽敞整洁的广场、绿树掩映的公园,成群结对的市民或翩翩起舞、或慢跑健身,享受着城市文明带来的惬意。
今年以来,我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切实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着力促进和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大力开展志愿服务和主题文化活动,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升,精神文明之花在临沧大地灼灼绽放,一幅幅秀美壮阔的文明风景跃入眼帘,一道道沁人心脾的文明花香溢满临沧大地。
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深入推进
用道德滋养心灵土壤,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精神文明建设,我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弘扬持续深化。
道德模范评选、“感动临沧年度人物”评选……一个个普普通通的临沧人,用自己的光辉树起了一个个道德标杆,一个个闪光的名字,如同一支支闪亮的火炬,向社会传递着道德的无穷力量。向道德模范学习,向善行义举致敬,全市上下形成了学习、崇尚和争当道德模范的浓厚氛围和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12个单位(村)被确定为临沧市第一批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践示范基地,进一步推动全市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践由点到面、向纵深发展。
大街小巷、公园广场、机场车站……清新别致、内容健康向上的公益广告,通过报纸、电视、网络、新媒体、户外广告牌、电子屏幕等传媒手段,融入城乡景观、融入百姓生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润物无声地根植于百姓心间,让人民群众在提高素质、感受城市变化中,不断积聚起强大正能量,增强参与文明创建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群众性文明创建蓬勃开展
群众性文明创建,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传递了正能量,树立了新风尚,把在人们头脑里的精神文明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好事实事。
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熠熠生辉的文明星火,燎原着整个临沧大地。在文明创建中,我市有4个乡(村)获全国文明村镇称号;3个单位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6户家庭获云南省第一届文明家称号;20户家庭被命名为2017年度市级“最美家庭”;永德县李莲家庭被命名为全国“最美家庭”。
我市编印了《临沧市好家风好家训集锦》《临沧市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示范户集锦》,举办“弘扬好家风、传承好家训”主题演讲晚会,9户家庭代表到晚会现场说家风、晒家训、讲故事,积极营造崇德向善的良好氛围。印发了《临沧市文明单位结对帮扶挂钩村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实施方案》,共有222个文明单位与挂钩村签订帮扶协议,推动了全市城乡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互动发展。印发了《关于征集移风易俗引导内容的通知》,面向全市开展“移风易俗”引导内容征集活动,共征集相关内容200余篇。举办了以“弘扬良好家风,引领时代风尚”为主题“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暨第十一届“红土地之歌”演讲比赛,选送3名选手参加全省决赛。
随着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的蓬勃开展,城乡环境面貌和群众精神风貌焕然一新,文明的种子日益植根入每个人的心田,成为公民的自觉行为准则和基本价值取向。
志愿服务工作形式多样
第20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第十三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暨“天下茶尊·红茶之都”云南临沧红茶节、第五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暨第七届临沧边境经济贸易会……我市志愿者圆满完成了重大赛会活动志愿服务工作,越来越多的人在参加志愿服务中感受到快乐,也从中塑造了自我。
为推动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更好开展,我市印发了关于公共文化设施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实施意见的通知,确定临沧市档案馆、临沧烈士陵园、幸福烈士陵园、云南滇红集团厂史展馆、永德博物馆、玉蒿林爱国感恩教育基地、耿马县孟定镇烈士陵园、沧源佤族自治县档案局(馆)、双江自治县档案馆等9家单位为临沧市公共设施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示范单位。
回首过去一年,日益壮大的志愿者队伍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自愿无偿地为他人服务逐渐成为许多市民的生活方式。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持续推进
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把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深化“中国梦”宣传教育与主题教育活动有机结合,我市广泛开展未成年人“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全市未成年人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进一步引导未成年人“感党恩、心向党”,慎终追远、缅怀先辈;组织做好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管理平台信息录入工作,建好乡村少年宫,推动校外阵地建设健康发展;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凤庆县凤山镇前锋中心校被评为全国文明校园,评选推荐上报8所省级文明学校,17所学校为2016年市级文明学校;组织开展“寻找最美孝心少年”活动,向省文明办上报7名候选人。评选出了临沧市2017年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典型,营造了全社会关心、支持、重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新时代、新征程,沿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临沧将继续与文明同行,谱写临沧更加出彩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