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庆县水利建设迈新步
累计完成水利水电投资近9亿元,水电招商引资6亿元
本报讯 (通讯员 双春天 查汉东) 今年以来,凤庆县把水利建设作为全县脱贫攻坚、跨越发展的重要支撑,实施项目带动战略,采取倒逼工期、责任到人、按月督查等措施,做好“供、保、治、改”四篇文章,强势推进各项水利工作,累计完成水利水电投资近9亿元,水电招商引资6亿元。
以“供”为先,水源工程建设加快推进。通过成立项目管理机构、积极推进投融资改革、各单位联动推进项目合作、项目实行跟踪审计、按基建程序规范施工等加快工程建设,打造新的供水保障体系。“澜沧江小湾电站水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凤庆县中心城区供水工程列入省财政厅PPP示范项目库并成立了SPV公司,控制性工程凹腰寨隧洞完成总投资7289万元,正组织开展项目融资、征地拆迁工作。郭大寨水库工程严格落实服务责任,强化目标倒逼机制,累计完成投资6.35亿元,将于2018年2月底封顶,4月底前完成坝面。老坝口水库、淘金塘水库主体完工,正开展蓄水安全鉴定。小箐沟水库采用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完成投资4100万元,大坝将填筑封顶。前锋水库列入烟草援建水源工程项目库,已上报国家烟草总局。鹿马箐水库、天生桥水库、大摆田水库、涌金水库、核桃林水库等一批储备项目前期工作快速推进。
以“保”为本,生产生活用水切实保障。把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列为重点民生实事,签订绩效考核责任书,逐级落实责任,因地制宜地选择工程类型和技术方案,完善水质监测网络。实施了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76件,受益10个乡(镇)37个行政村267个村民小组4.26万人,覆盖今年计划出列的27个贫困村,受益贫困人口9705人。对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饮水安全情况实行建卡销号管理,做到饮水均达标。将农田水利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来抓,鼓励和引导群众出资出劳大兴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2017年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大部分完工,灌溉面积1.525万亩,受益9200人。清水河灌区建设项目扫尾,将新增灌溉1.54万亩、改善灌溉3.5万亩、新增粮食370.64万吨。营盘灌区建设项目进入省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新建中型灌区项目库,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划灌溉面积17万亩,受益4.17万人,将实现综合亩均增产值236.65元,农民人均增收964.76元。防汛抗旱并举,累计投入劳力0.3万人,救灾资金73万元,运水车3辆,力保旱区群众有水喝,基本农田不受旱。
以“治”为要,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将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开展综合整治,凤庆河二期河道治理工程完成投资1750万元,治理河道3790米。石板桥河小流域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开挖机耕道14公里、修建排水沟11公里、蓄水池22个,安装管道16公里,坡改梯3500亩。黑河小流域治理项目获批实施。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为重点,审批开发建设项目5个,征收水保两费1.845万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7.8平方公里。受理取水许可审查审批事项7件、办理取水许可证68套、完成取水量5万立方米以上的企业安装智能水表3家。围绕“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目标严格全面推行河长制,全县8条重点江河及19条迎春河支流,4条流量为1立方米每秒以上渠道,16座小(一)型以上水库,12座小(一)型以上水电站、6个县城集中式供水水源地均有县级领导担任河长。开展专项巡查和整治28次,取缔顺甸河、迎春河非法采砂点208个。
以“改”为策,水利工作激发新活力。依托“小农水重点县”和营盘镇景杏高效节水项目、新华乡石板桥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复制推广云南农田水利改革试点经验,建立水权分配、水价形成、群众参与、社会资本参与、工程良性管护运行等机制,完成改革收益面积3万亩以上。组建水投公司作为融资平台,积极引入基金、贷款、社会资本等模式,有效解决推进重点水利项目资金压力。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实行县政府为主体抓落实,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稳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农业用水效益不断提高。持续巩固提升“小水改”成果,对小型水利工程以规范化明晰产权、市场化搞活经营权,保证用水户能长期受益。水资源费征收入库、取水许可审查审批、取水户信息完善、取水远程监控系统建设、水资源统计上报等工作顺利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