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边村寨换新颜
耿马实施兴边富民工程惠民生——
沿边村寨换新颜
耿马自治县自2015年起,紧紧围绕“五通”“八有”“三达到”建设目标和任务,大力实施抗震安居工程、产业培育壮大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等六大工程,在孟定镇7个沿边行政村启动实施了“兴边富民、改善沿边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三年行动计划”。两年过去了,边境村寨发生了巨大变化,当地群众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实惠。
孟定镇尖山村委会三杈木自然村的村民鲁少员这段时间忙得不可开交,今年开始建的新房现在已经封顶,这两天正忙着装修。多年以来鲁少员一家4口住在一间不足40平方米的空心砖房里,种植玉米和橡胶的收入除了供两个孩子上大学的费用后,只够维持生活,新建房成了全家可望不可及的梦想。耿马启动沿边三年行动计划启动后,像鲁少员一样的群众得到惠民政策的扶持,安居梦得以实现。
新房建好后,发展产业就成了村民们脱贫致富的头等大事。该县地方产业办在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中,结合尖山村地理、气候等实际条件,因地制宜地进行魔芋推广示范种植,并开展相关技能培训,力求通过发展短、平、快产业来补齐村里产业发展的“短板”。
村民杨军民介绍, 过去这几年橡胶、甘蔗样样有,但是经济收入远远满足不了老百姓的家庭开支费用。为了增加经济收入和起到示范带头作用,杨军民和部分村民率先在村里进行魔芋种植, 去年,杨军民家卖了500多公斤魔芋种,剩余的种子今年扩大种植面积,今年大概种了两亩多,从去年产量的收入来看,今年的收入要比去年翻三倍。
实施兴边富民工程改善沿边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三年行动计划,就是要把群众最关注、最需要、最根本的问题解决好,全面改善沿边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达到“五通”“八有”“三达到”目标,即通路、通电、通水、通广播电视、通电话互联网;有合格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有合格卫生室和村医、有宜居生活环境、有抗震安居房、有高稳产农田地、有经济作物、有商品畜、有劳动技能;贫困发生率下降到7%以内、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或超过全县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达到或超过全县平均水平。
两年过去,“沿边三年行动计划”给沿边群众生产生活带来的变化随处可见。该县在2015年至2017年期间,在孟定镇的清水河村、班幸村、大水井村、色树坝村、山头寨村、尖山村、尖坪村7个沿边行政村实施沿边三年行动计划,涉及74个自然村、4267户、19112人。在实施过程中,补齐沿边村寨发展短板,通过危房改造挪“穷窝”、培育产业改“穷业”,夯实基础换“穷貌”、提升能力拔“穷根”,使沿边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