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推动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实体经济是社会财富和综合国力的基础,也是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临沧实体经济总量小、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临沧与全国全省的差距,关键在实体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距。推进临沧跨越发展,到2020年与全省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必须加快实体经济发展,带动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
一、把先进制造业作为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根据《中国制造2025》战略部署,到2025年我国将实现中国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到2035年将进入全球制造业强国阵营中等水平;到2045年我国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临沧仍处在工业化初期,与全国平均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部分发达地区进入后工业化时期存在较大差距。工业化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是强市富民、民族振兴的重要手段。顺应“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趋势,必须坚持把发展先进制造业作为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一方面,应“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工业互联网是推动制造业升级的重点。临沧已实现光纤到村入户和4G网络100%覆盖,应按照国务院《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要求,积极引导树立互联网思维,把发展工业互联网作为振兴实体经济、加快转型升级的重要措施。应加快推进网络改造升级提速降费,积极支持企业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积极培育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在线增值服务、分享制造等“互联网+制造业”新模式;加快推动临沧云数据中心建设,积极推动中小企业上“云”,推动信息化在产业发展、民生服务、城市治理、政府管理等领域的应用;积极招商引资推进信息通信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支持企业推进智能制造、定制化生产和智慧工厂建设。另一方面,按照党的十九大“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要求,充分发挥临沧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重点推进支撑临沧工业经济发展的电力、制糖、制茶、酒产业、以水泥为重点的建材业等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积极引入新技术、新管理、新模式,使之焕发生机活力。电力产业重点应拓展用电市场,强化企业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加快售电公司拓展业务,推动工业园区售电网建设,推进与缅甸电力互联互通,推动既为企业降低用电成本、又促进电力消纳;蔗糖产业重点应抓实原料基地巩固提升,积极支持制糖企业推进技术改造、招商引资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开发、延伸产业链、提高产业综合效益;茶叶产业重点应推进精制茶加工业提升,推进品牌、资源整合,充分发挥“滇红”“冰岛”“昔归”等品牌影响力,支持以滇红集团公司为重点做大红茶产业,以双江勐库戎氏茶叶公司为重点做大普洱茶产业,积极支持成长性较好的茶叶企业发展;酒产业重点应支持云南澜沧江酒业集团公司、云南茅粮集团公司、云南顺宁府酒业公司、临沧拉祜王酒业公司等具有一定规模的酒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推进技术改造、提升生产能力,推进稳步发展;水泥等建材业重点应抓住交通、城市、水利等基础设施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机遇,推动企业强化生产管理,扩大产能。
二、把培育壮大优势骨干产业作为发展实体经济的重点
加快临沧实体经济发展,关键应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要求,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在改革、创新、开放、融合、质量上集中发力,抓实产业培育,围绕有优势、有潜力、有基础的特色骨干产业,着力培育一批微型企业、一批中小企业和一批民营“小巨人”,发展一批规模以上企业,在相应工业园区加快形成一批新兴产业集群和龙头企业,推进实体经济发展壮大。
——着力做大四大重点优势骨干产业。一是加快做大生物产业和食品制造业。立足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基地,重点在坚果、核桃、咖啡、蔬菜精深加工和生物药业发展上着力,推进“果、菜、生物药业”等优势产业发展。依托云南坚果交易中心平台,积极引进坚果和核桃精深加工大企业大集团,推进坚果、核桃产品加工开发,强化市场开拓,延长产业链,带动产业提质增效;积极推进年产5000吨复方滇鸡血藤膏产品扩建等项目建设,重视推进重楼、香砂仁等深加工开发。二是加快培育发展以轻纺为主的外向型消费品制造业。抓住“一带一路”倡议加快实施机遇,坚持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培育壮大“轻纺、装备制造”新兴产业,积极引进发展面向缅甸和南亚东南亚市场的鞋帽、服装、箱包等轻纺制造业,以及汽车、摩托车、农业机械、机电、家电产品等装备制造业。三是加快做大以锗为主的新材料及新能源产业。充分发挥临沧锗和高岭土资源优势,积极引进推动太阳能电池、红外光学、光纤、PET催化剂、合金、医疗保健等领域的高端产品制造业发展,推进锗、高岭土、硅等新材料和新能源产业协同发展。四是加快提升矿电及建材产业。坚持盘活存量、优化增量,淘汰落后、兼并重组,推进优质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加快技术、装备改造,强化矿产资源深加工,促进矿产业从资源加工型向加工增值型转化,推动向精细化、高新化发展。
——加快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新动能。积极探索培育基于“互联网+”新动能。加快提升滇西信息产业园,积极引进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服务外包、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产业,引进发展面向缅甸和南亚东南亚的半导体材料、光电子材料、中小电子产品等制造业,拓展互联网创新空间。
三、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推动实体经济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措施
——坚持 “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临沧制造业,不但总量小,而且高品质产品供给不足,特别是“大品牌、小产业”“大产业、无品牌”表现突出,制造业产品多以初级产量为主,产品质量滞后于市场变化需求,制造业在技术创新、质量品牌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应着力提升临沧工业企业产品制造、原材料供给、现代物流服务等方面的发展质量,对资源消耗量大、产品质量不高、品牌影响力不大、市场占有份额低、经济效益差的企业,坚持淘汰落后,强化质量标杆带动作用,引导和支持企业实施设备改造和工艺改进,全面提高产品技术、工艺装备、能效环保和安全水平,带动工业产品质量加快提升;坚持严把产品质量关,特别是茶叶、核桃、咖啡、坚果、蔬菜等生物食品制造业,从源头管控、生产制造、流通等环节必须有严格的措施;高度重视品牌创建和品牌宣传推广,对临沧优势特色产品,应整合品牌,创建统一的公共品牌、区域品牌,集中宣传推广品牌,把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做响、产业做大。
——推进工业绿色发展。按照“推进绿色发展”要求,着力打造工业绿色循环发展模式。支持企业实行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推进水泥制造企业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城乡生活垃圾等项目实施,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抓实节能重点工程实施,淘汰落后燃煤锅炉,加大太阳能集热系统推广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