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凤庆独特的山水园林生态魅力
学深悟透党的十九大精神,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做实增水增绿增花增果增光增民族元素“六增”工程,充分保护城乡的山水林田湖等生态细胞,提升城乡绿地率和绿化质量,方能彰显凤庆独特的山水园林生态魅力。
围绕增加水体景观做文章,彰显生态魅力。结合提升城乡人居环境五年行动计划,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城乡生态环境,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精细化管理、市场化运营方向,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围绕创建园林县城目标,充分利用水资源、水环境、海绵城市蓄水系统建设等因素,着力建设一批湿地公园、城市水体景观,增加城市水体面积,发挥水体美化城乡和调节气候功能,做好水安全,减少资源消耗和浪费,获得最大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突出亲水、亲绿文化,增加水景同时注重强化居民的参与和停留,支持社区活动,注重营造人际共享和交流的空间,在主要水景设置垂钓区,周边设置活动休憩场地,设置相应的设施和桌椅,可以近距离的观赏水景,亲近水景,体验慢生活。县城以崇祯寺湿地水晶公园建设和河道治理为重点,同步启动具备建设条件的单位和小区实施小水体景观工程,现已完成实施崇祯寺水晶公园、凤山镇、市场监督管理局、住建局、公安局、森林公安局等单位水体景实施,增水体29500平方米;乡镇以政府所在地为重点,同步启动具备建设条件的单位和特色旅游景区、村委会实施小水体景观工程,增水体 2400平方米。
围绕增加城乡绿地做文章,彰显生态魅力。按照城镇居民出行“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要求,加快各类公园绿地建设,不断提高公园服务半径覆盖率。大力倡导文化建园,加大对地域、历史、文化元素的挖掘,提高公园文化品位和内涵;同时各乡(镇)结合自身条件打造娱乐休闲公园。城乡公园绿地建设在树种选择上下功夫,广泛种植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树种,植物造景用丰富的花叶观赏树种体现季相变化,实现一街一景四季花盛开,打造精品公园。强化生产绿地建设,各城市在规划区范围内,建成总面积不少于城市建成区面积2%以上的标准化苗木生产基地,确保到2018年苗木自给率达到80%以上,满足城市园林绿化对各类苗木的需求。加快苗木产业发展,着力培育备用的景观绿化树种和工程造林苗木,重点培育冬樱花、云南山茶、香樟等本地树种。积极拓展绿化空间,城乡结合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展墙体、屋面、阳台、桥体、公交站点、停车场等立体空间绿化。结合旧城改造、棚户区改造项目,通过拆迁建绿、拆违还绿、破硬增绿、增设花架花钵等形式,加强城市中心区、老城区等绿化薄弱区域的园林绿化建设和改造提升。全面实施城市“双修”改造,将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作为城市发展建设的重要任务,抓紧补齐短板,推进生态建设,着力完善城市功能,改善环境质量。以建成区为重点,城市所在坝区及面山范围整体推进实施。
围绕增加城乡花卉做文章,彰显生态魅力。结合全县植被资源丰富、花卉植物种类繁多的优越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对城市道路进行特色化改造,充分发挥花卉植物的特点,在现有绿化的基础上增植特色花卉树种,打造“玉兰花大道”、“茶花大道”等,提升城乡绿化品质的同时提高“美化”水平,增加城市色彩。县城以城市主干道和核心区为目标,重点打造滇红路茶花大道、滇红路、绿茗路、迎春河沿线、凤平路沿街道路两侧和沿线各部门的茶花和多年生灌木花卉增补种植,现已完成10公里滇红路茶花大道打造和相关部门的花卉、多年生灌木花带种植,共种植茶花2600株,增花面积9823平方米,新增城市绿地面积2.3万平方米,投入资金约800万元;新建本土花卉苗木市政大道4条;完成城市主干道、县城核心区以及乡镇集镇建成区、村委会所在地、特色旅游景区海棠、美人蕉、樱花、野花组合等多种花卉种植12.58万平方米,其中县城增花面积9823平方米,新增城市绿地面积2.3万平方米。
围绕增加绿化果树做文章,彰显生态魅力。围绕创建园林县城、城镇,坚持树种多样化和林果化的原则,在城乡建成区范围内因地制宜地开展林果绿化。在2017年一季度迅速启动,2018年一季度预计完成城市道路特色化建设和改造。增植本地特色花果树种,加强城市道路绿化隔离带、道路分车带和人行道绿化建设,增加乔木种植比重,达到“有路就有树,有树就有荫”的效果。
围绕增加城乡亮化做文章,彰显生态魅力。重点实施云县至凤庆二级公路全线和滇红路两旁行政机构、企事业单位、居民住户及行道树夜景灯光,凤平路沿线各部门、城乡结合部灯光薄弱点和盲点、乡镇集镇建成区、村委会所在地、特色旅游景区增光工程,共新增路灯2453盏,改造217盏,新增灯带3.8米,行道树夜景灯1822盏,累计投资1860万元,城市亮化率达98%以上。
围绕增加民族元素做文章,彰显生态魅力。民族乡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争取项目资金,壮大现有特色产业,加快培育现代农业,大力发展旅游业。把美丽乡村建设与易地扶贫搬迁、民族乡村危房提升改造结合起来,积极争取列入试点项目,突出村镇民居的民族元素和文化内涵,深入推进改房、改厕、改灶、改圈和垃圾治理、村庄绿化工程,改善民族乡村人居环境。目前,县城启动滇红博物馆、文化创意园建设,继续建设以大理白族建筑风格为主要特色的滇红古镇商业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