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润贫困农民的心田

刊发时间:2018-01-02 A2版  作者:曾定光

耿马人的甜蜜事业

滋润贫困农民的心田

  本报讯   (通讯员   曾定光)    耿马自治县干群齐心,保障措施到位,贫困乡镇、边境地区、贫困村组群众通过种植甘蔗得到越来越多的实惠,蔗糖事业真正成为了耿马人民特别是贫困村组群众脱贫致富的甜蜜事业。
  耿马是传统的农业种植大县,前一个榨季,甘蔗种植面积41万亩,涉农2.3万户11万人,实现生产总值35亿元,占全县90.91亿元的38.5%,实现工业生产总值22.4亿元,占全县工业生产总值40.38亿元的55.47%,完成税收1.11亿元,占全县非税收入3亿元的37%。从1958年起至今,蔗糖产业一直是耿马人的甜蜜事业,“吃糖饭、唱糖歌、糖财政”是耿马经济生活的真实写照。
  耿马县在册建档立卡贫困户共9885户39382人,其中种植甘蔗3488户13254人,占建档立卡户的35.28%,占建档立卡户植蔗人数33.65%。全县农业人口年初预计人均纯收入10286元,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甘蔗人均纯收入4092元,占年初预计人均纯收入39.78%。蔗糖产业是全县稳定发展和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同时,也是支撑村级集体经济增收的主要产业。2016年、2017年全县在贫困村组共植新蔗面积3300亩,产量55282吨,按450元/吨计算,产值7370.1万元,扣除生产成本后,实现产业纯收入2133万元,带动贫困户2857户9668人,增收人均产业收入2865.7元。蔗糖产业已成为贫困群众脱贫后保障收入持续增长的助推器。
  政企同心协力,措施保障到位,贫困群众得实惠。一是糖料蔗核心基地建设项目向贫困乡镇、边境地区倾斜,贫困村组群众种蔗的基础设施得到加强。目前,全县累计完成糖料蔗核心基地建设5万亩,其中,土地整治1.29万亩,蔗区田间道路建设51.41公里,蔗区沟渠建设16.71公里,取水坝4座,安装输水管道2620米,完成项目总投资1.8058亿元。二是财政补助、企业扶持,惠农政策筑牢蔗糖产业发展根基。截至目前,县财政补助蔗农地膜回收资金500万元,企业每年无偿扶持13543.27万元,有偿扶持2669.25万元。三是实施逐级配套参保政策,增加理赔事项,减少、降低群众损失。2017年全县结合实际,增加“病虫草鼠害”赔付,受灾蔗农共获得449.6万元的保险赔付,最大限度降低蔗农经济损失。四是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为蔗农解决疑难问题保驾护航。建立良种扩繁体系,推广优良品种及健康良种苗,实现甘蔗生产重点环节机械化,推广运用高效集成栽培技术,实现产业升级,单产提高,蔗农增收。

返回
2025年07月12日  第7805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滋润贫困农民的心田

刊发时间:2018-01-02 A2版  作者:曾定光 【字体:大 中 小】

耿马人的甜蜜事业

滋润贫困农民的心田

  本报讯   (通讯员   曾定光)    耿马自治县干群齐心,保障措施到位,贫困乡镇、边境地区、贫困村组群众通过种植甘蔗得到越来越多的实惠,蔗糖事业真正成为了耿马人民特别是贫困村组群众脱贫致富的甜蜜事业。
  耿马是传统的农业种植大县,前一个榨季,甘蔗种植面积41万亩,涉农2.3万户11万人,实现生产总值35亿元,占全县90.91亿元的38.5%,实现工业生产总值22.4亿元,占全县工业生产总值40.38亿元的55.47%,完成税收1.11亿元,占全县非税收入3亿元的37%。从1958年起至今,蔗糖产业一直是耿马人的甜蜜事业,“吃糖饭、唱糖歌、糖财政”是耿马经济生活的真实写照。
  耿马县在册建档立卡贫困户共9885户39382人,其中种植甘蔗3488户13254人,占建档立卡户的35.28%,占建档立卡户植蔗人数33.65%。全县农业人口年初预计人均纯收入10286元,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甘蔗人均纯收入4092元,占年初预计人均纯收入39.78%。蔗糖产业是全县稳定发展和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同时,也是支撑村级集体经济增收的主要产业。2016年、2017年全县在贫困村组共植新蔗面积3300亩,产量55282吨,按450元/吨计算,产值7370.1万元,扣除生产成本后,实现产业纯收入2133万元,带动贫困户2857户9668人,增收人均产业收入2865.7元。蔗糖产业已成为贫困群众脱贫后保障收入持续增长的助推器。
  政企同心协力,措施保障到位,贫困群众得实惠。一是糖料蔗核心基地建设项目向贫困乡镇、边境地区倾斜,贫困村组群众种蔗的基础设施得到加强。目前,全县累计完成糖料蔗核心基地建设5万亩,其中,土地整治1.29万亩,蔗区田间道路建设51.41公里,蔗区沟渠建设16.71公里,取水坝4座,安装输水管道2620米,完成项目总投资1.8058亿元。二是财政补助、企业扶持,惠农政策筑牢蔗糖产业发展根基。截至目前,县财政补助蔗农地膜回收资金500万元,企业每年无偿扶持13543.27万元,有偿扶持2669.25万元。三是实施逐级配套参保政策,增加理赔事项,减少、降低群众损失。2017年全县结合实际,增加“病虫草鼠害”赔付,受灾蔗农共获得449.6万元的保险赔付,最大限度降低蔗农经济损失。四是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为蔗农解决疑难问题保驾护航。建立良种扩繁体系,推广优良品种及健康良种苗,实现甘蔗生产重点环节机械化,推广运用高效集成栽培技术,实现产业升级,单产提高,蔗农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