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乡愁“一线”牵

——耿马特色项目破解产城融合新课题
刊发时间:2018-01-03 A1版  作者:周正华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如何在这个重要理念指引下打破常规,结合自身优势更好开辟城市建设新路径,最终实现产城建设联动发力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这对于集绿色、民族、边关、山区、热坝等多种县情为一身的耿马自治县来说,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新课题,而以县城民族文化旅游扶贫专线建设项目为标志的重大项目的深入推进,使新课题迎刃而解。
  项目带动,开辟发展新路径
  “耿马居住着24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5.3%,少数民族文化多姿多彩,这是开发民族文化旅游的天然优势。”谈到项目建设初衷,耿马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局长茶国艳说,本着“以点连线、以线带面”的旅游产业规划思路,通过充分挖掘傣族、佤族等民族文化资源,以旅游项目推进的形式,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一线四星,九珠争艳”的县城民族文化旅游扶贫专线,辐射旅游路线周边相关产业发展。
  从茶国艳的介绍中记者得知,县城民族文化旅游扶贫专线建设项目是2017年该县确定的20项重大项目之一,也是耿马规划建设的重点旅游项目,计划总投资超过14亿元,是该县结合县城实际文化遗存、自然风光、民居建筑、民俗风情等特点,通过改造建设白马广场、神木传奇、百年土司府、水秀街等多个子项目组成的旅游项目,打造一条以白马广场为起点,以傣族传统村寨为终点的“一天二夜”特色风情旅游专线,示范带动休闲娱乐、住宿餐饮等行业的发展和地方经济水平提升。
  “目前专线已开工建设甘东瀑布休闲公园、青牛广场2个节点,其中甘东瀑布休闲公园有望春节前部分主体完工,面向市民开放,两个节点预计2018年底完工。下步将严格把控施工进度与质量,确保项目如期建成投入使用。”顺着耿马县城乡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童思佳手指的方向望去,在滨河景观提升改造西段工程项目建设现场,记者看到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在建的河边栈道已基本完工,工人们不畏冬日寒冷,正抓紧时间进行绿化美化,争取尽快投入使用,让群众早日分享项目带来的实惠。
  产城联动,产业城建“双推进”
  “项目对破解城市发展瓶颈、提升城市品位、创新城市建设具有较强的示范效应和引领作用。”在甘东瀑布休闲公园建设项目点,该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张经伟介绍,项目建设一方面完善了县城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另一方面也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是一个旅游产业与城市建设“双推进”的示范项目。
  近年来,耿马按照“水火相融、坝上绿洲”的城市名片构想,在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完善城乡建设规划、提升城乡人居环境的同时,通过产业与城市建设“双推进”,以项目建设推动产业提质,以产业提质带动城乡发展,在县城民族文化旅游扶贫专线等标志性项目牵引下,创新方式建设滨河景观提升、甘东瀑布休闲公园、勐相湿地公园等兼具旅游、城市公共服务功能的一系列子项目,着力构建“一轴、一带、两心、四片区”的城市布局,实现产业与城市建设的双促进、双提升。
  体系促动,产城脱贫多赢
  “我家种了31亩橘子,年收入最低也是20万元以上,2017年的橘子价格不错,再增收几万元没有问题。”说起生态旅游结出的“果实”,耿马华侨管理区五队果农胡红华掩饰不住一脸的兴奋,他相信以后来采摘的游客会越来越多,收入还会更高。作为该旅游专线项目的有机联动部分,以水果采摘游等为代表的特色旅游带来的巨大好处,果农最有发言权。
  耿马充分把握区位资源优势,突出科学规划,遵循板块布局,把文化、旅游、城建、扶贫等体系化有机结合起来,按照“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完善、服务到位、舒适休闲”的要求,培育一批以特色水果等为示范的集科技示范、生态观光、采摘体验、垂钓休闲娱乐、餐饮服务为一体的精品特色旅游项目,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和城乡建设换挡。
  一条旅游专线,多个特色子项目跟进,其间串联文化、旅游、城建、扶贫等内容,最终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城市品位提高、群众增收致富等多赢格局,达到山水乡愁“一线”牵的引领效应,山之魂水之韵的边关耿马正大展别样风情。

返回
2025年07月11日  第7806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山水乡愁“一线”牵

——耿马特色项目破解产城融合新课题

刊发时间:2018-01-03 A1版  作者:周正华 【字体:大 中 小】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如何在这个重要理念指引下打破常规,结合自身优势更好开辟城市建设新路径,最终实现产城建设联动发力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这对于集绿色、民族、边关、山区、热坝等多种县情为一身的耿马自治县来说,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新课题,而以县城民族文化旅游扶贫专线建设项目为标志的重大项目的深入推进,使新课题迎刃而解。
  项目带动,开辟发展新路径
  “耿马居住着24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5.3%,少数民族文化多姿多彩,这是开发民族文化旅游的天然优势。”谈到项目建设初衷,耿马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局长茶国艳说,本着“以点连线、以线带面”的旅游产业规划思路,通过充分挖掘傣族、佤族等民族文化资源,以旅游项目推进的形式,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一线四星,九珠争艳”的县城民族文化旅游扶贫专线,辐射旅游路线周边相关产业发展。
  从茶国艳的介绍中记者得知,县城民族文化旅游扶贫专线建设项目是2017年该县确定的20项重大项目之一,也是耿马规划建设的重点旅游项目,计划总投资超过14亿元,是该县结合县城实际文化遗存、自然风光、民居建筑、民俗风情等特点,通过改造建设白马广场、神木传奇、百年土司府、水秀街等多个子项目组成的旅游项目,打造一条以白马广场为起点,以傣族传统村寨为终点的“一天二夜”特色风情旅游专线,示范带动休闲娱乐、住宿餐饮等行业的发展和地方经济水平提升。
  “目前专线已开工建设甘东瀑布休闲公园、青牛广场2个节点,其中甘东瀑布休闲公园有望春节前部分主体完工,面向市民开放,两个节点预计2018年底完工。下步将严格把控施工进度与质量,确保项目如期建成投入使用。”顺着耿马县城乡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童思佳手指的方向望去,在滨河景观提升改造西段工程项目建设现场,记者看到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在建的河边栈道已基本完工,工人们不畏冬日寒冷,正抓紧时间进行绿化美化,争取尽快投入使用,让群众早日分享项目带来的实惠。
  产城联动,产业城建“双推进”
  “项目对破解城市发展瓶颈、提升城市品位、创新城市建设具有较强的示范效应和引领作用。”在甘东瀑布休闲公园建设项目点,该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张经伟介绍,项目建设一方面完善了县城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另一方面也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是一个旅游产业与城市建设“双推进”的示范项目。
  近年来,耿马按照“水火相融、坝上绿洲”的城市名片构想,在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完善城乡建设规划、提升城乡人居环境的同时,通过产业与城市建设“双推进”,以项目建设推动产业提质,以产业提质带动城乡发展,在县城民族文化旅游扶贫专线等标志性项目牵引下,创新方式建设滨河景观提升、甘东瀑布休闲公园、勐相湿地公园等兼具旅游、城市公共服务功能的一系列子项目,着力构建“一轴、一带、两心、四片区”的城市布局,实现产业与城市建设的双促进、双提升。
  体系促动,产城脱贫多赢
  “我家种了31亩橘子,年收入最低也是20万元以上,2017年的橘子价格不错,再增收几万元没有问题。”说起生态旅游结出的“果实”,耿马华侨管理区五队果农胡红华掩饰不住一脸的兴奋,他相信以后来采摘的游客会越来越多,收入还会更高。作为该旅游专线项目的有机联动部分,以水果采摘游等为代表的特色旅游带来的巨大好处,果农最有发言权。
  耿马充分把握区位资源优势,突出科学规划,遵循板块布局,把文化、旅游、城建、扶贫等体系化有机结合起来,按照“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完善、服务到位、舒适休闲”的要求,培育一批以特色水果等为示范的集科技示范、生态观光、采摘体验、垂钓休闲娱乐、餐饮服务为一体的精品特色旅游项目,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和城乡建设换挡。
  一条旅游专线,多个特色子项目跟进,其间串联文化、旅游、城建、扶贫等内容,最终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城市品位提高、群众增收致富等多赢格局,达到山水乡愁“一线”牵的引领效应,山之魂水之韵的边关耿马正大展别样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