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翔区供销社深化改革服务百姓
938人获得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农产品经纪人职业资格证书
本报讯 (特约记者 杨中美 通讯员 李 和) 近年来,临翔区供销社转变发展方式,逐渐建成经营性功能充分发挥、公益性服务作用不断体现的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逐步理顺了联合社机关与社有企业间的关系,建立和完善了供销合作社财政拨入资金与社有企业收益分开的“社企收支两条线”管理机制,实行区社领导干部挂钩联系企业经营绩效激励机制和社有资产管理考核考评机制,有效提高了社有资产使用效率。目前,全区社有资产总额达750万元;销售总额实际完成52767万元;农副产品购进实际完成34378万元;“两社一会”利润实际完成1055万元;全资、控股企业利润实际完成286万元;“两社一会”资产总额实际完成6326万元。
发展“两社一会”。紧扣服务“三农”宗旨,依托村“两委”、龙头企业和农村能人,采取供销社领办,农村经营、种植、养殖大户带头创办等多种形式,积极发展“两社一会”,不断提高为“三农”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全区成立81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城市消费合作社4个;建设公共管理消费合作社14个,提升改造2个;创办农民合作社联合社4个;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综合服务中心1个。实现全区10个乡(镇、街道)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指导服务站全覆盖,为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提供方便。
做大做强社有企业。探索建立“临翔区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展专项基金”,通过项目投资、市场并购、业务拓展、网络延伸、资产整合、资本聚合等方式,联合各级各类企业共同组建跨区域、跨层级、相互持股的社有独资、控股企业,建立完善企业一体化经营管理架构、运行管控体系、利益联结机制和收益分配制度,做大做强社有企业,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社有企业从原来的1家发展到4家,全系统社有企业持股10%以上企业资产总额达1204万元,社会商品零售额1.5亿元。
建立完善人才管理激励机制。鼓励区社机关懂经营会管理的工作人员带薪兼职领办、创办社有企业、培养社有企业人才队伍,为人才强企提供保障。累计开展农村科技人员培训6617人,其中938人获得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农产品经纪人职业资格证书,为联系城乡、服务农民、促进发展储备了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