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村乡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刊发时间:2018-01-04 A2版  作者:杨 震

盘活“小地块”   激发“大活力”

平村乡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本报讯   (通讯员   杨 震)   走进临翔区平村乡换良村百香果种植基地,随处可见用水泥桩搭建起来的百香果架子,翠绿欲滴的百香果藤蔓在架子上蜿蜒攀爬,长势十分良好。
  在基地内,换良村支书纪德森正在对百香果进行田间维护。“为抓好村集体经济,村里今年利用这小块闲置土地搞起了百香果种植项目,起初我还担心幼苗种不好、种不活,现在看来我的担心都是多余的,你看,这百香果苗长的多赞啊。”
  百香果原产于南美洲,营养价值高,市场前景好,被业界称为“摇钱树”。据纪德森介绍,过去换良村产业结构单一,发展路子不多,导致村集体经济十分薄弱,去年以来,换良村积极探索多元化发展模式,在多次考察调研后,积极引进百香果开展试验种植,一期发展规模为12亩,待2018年果实采摘销售后将为村里创造3万余元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这10多亩百香果承载了换良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带动农户脱贫奔小康的希望。
  纪德森一边打理着百香果树苗,一边激动地说:“百香果不仅鲜吃口感好,用它加工制作的饮料在市场上被称为‘果汁之王’,很有市场前景。下一步,我们村将进一步盘活闲置资源,发动贫困户和有发展意愿的群众大力发展百香果种植,逐年扩大百香果种植规模,并通过引进百香果加工企业,提升百香果产业附加值,搭建‘产、供、销’一条龙供需平台,计划于2020年将全村百香果种植规模扩大到500亩,建成平村乡最大的百香果种植基地。”
  换良村积极探索发展百香果产业,是平村乡大力破解难题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平村乡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抓基层、打基础的重要抓手,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大胆探索,一方面加速产业落地,充分依托平村热区资源优势,采取“合作社+贫困户+基地”等模式,积极实施烤烟、百香果、生态猪、生态鸡等种养殖项目,全面破解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难题,推动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壮大;一方面引进企业进村,积极引进临沧拉祜王酒业公司、云南裕元祥茶文化传播公司等企业到平村建厂运营,采用“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的发展模式开展股份合作,通过盘活农村闲置资源,村集体以资金入股、土地入股的方式获得股份分红,变“输血”为“造血”,实现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切实破解村级集体经济巩固难题。目前,全乡5个行政村均有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2017年底2个重点村集体经济收入将超过10万元,其余3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3万元以上。

返回
2025年07月12日  第7807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平村乡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刊发时间:2018-01-04 A2版  作者:杨 震 【字体:大 中 小】

盘活“小地块”   激发“大活力”

平村乡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本报讯   (通讯员   杨 震)   走进临翔区平村乡换良村百香果种植基地,随处可见用水泥桩搭建起来的百香果架子,翠绿欲滴的百香果藤蔓在架子上蜿蜒攀爬,长势十分良好。
  在基地内,换良村支书纪德森正在对百香果进行田间维护。“为抓好村集体经济,村里今年利用这小块闲置土地搞起了百香果种植项目,起初我还担心幼苗种不好、种不活,现在看来我的担心都是多余的,你看,这百香果苗长的多赞啊。”
  百香果原产于南美洲,营养价值高,市场前景好,被业界称为“摇钱树”。据纪德森介绍,过去换良村产业结构单一,发展路子不多,导致村集体经济十分薄弱,去年以来,换良村积极探索多元化发展模式,在多次考察调研后,积极引进百香果开展试验种植,一期发展规模为12亩,待2018年果实采摘销售后将为村里创造3万余元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这10多亩百香果承载了换良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带动农户脱贫奔小康的希望。
  纪德森一边打理着百香果树苗,一边激动地说:“百香果不仅鲜吃口感好,用它加工制作的饮料在市场上被称为‘果汁之王’,很有市场前景。下一步,我们村将进一步盘活闲置资源,发动贫困户和有发展意愿的群众大力发展百香果种植,逐年扩大百香果种植规模,并通过引进百香果加工企业,提升百香果产业附加值,搭建‘产、供、销’一条龙供需平台,计划于2020年将全村百香果种植规模扩大到500亩,建成平村乡最大的百香果种植基地。”
  换良村积极探索发展百香果产业,是平村乡大力破解难题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平村乡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抓基层、打基础的重要抓手,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大胆探索,一方面加速产业落地,充分依托平村热区资源优势,采取“合作社+贫困户+基地”等模式,积极实施烤烟、百香果、生态猪、生态鸡等种养殖项目,全面破解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难题,推动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壮大;一方面引进企业进村,积极引进临沧拉祜王酒业公司、云南裕元祥茶文化传播公司等企业到平村建厂运营,采用“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的发展模式开展股份合作,通过盘活农村闲置资源,村集体以资金入股、土地入股的方式获得股份分红,变“输血”为“造血”,实现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切实破解村级集体经济巩固难题。目前,全乡5个行政村均有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2017年底2个重点村集体经济收入将超过10万元,其余3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3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