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延安精神与十九大精神

刊发时间:2018-01-08 A3版  作者:杨老三

  延安精神是指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的特殊历史阶段,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的伟大斗争实践中,培养、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崇高革命精神和优良革命传统,是民族精神的升华,是革命精神的传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是时代精神的体现。
  1945年4月,在延安召开的党的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在七大上总结了党的优良作风,即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作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是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核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它任何政党的显著特征,从一定意义上讲,也是对延安精神的理论概括,标志着延安精神的成熟。此后,延安精神始终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不断得到新的丰富和发展。
  党的十九大以深远的历史眼光,前瞻性地规划升级了党的第二个百年目标,确立了我们党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再一次历史性飞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果断从局部性改革推进到整体性改革;由感性改革推进到理性改革;由渐进改革推进到渐进改革与快速改革相结合的改革;由增量改革推进到分配同步相结合的改革。从量变到质变,五年来所取得的成绩是全方位和开创性的;所发生的变革是深层次和根本性的;所产生的影响深远而重大。辉煌的成绩足以说明,党的十九大报告最为核心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一个体系性的伟大成果,是对我国改革开放的提升和突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再次飞跃。
  改革开放以来,从强调以经济为主题的局部改革,嬗变到以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的全面改革,发展的走向对内更加整体、理性和公平;对外更为自信、主动和同步。党的发展路线嬗变逻辑,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表明我们党始终以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最高标准,始终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终极目标,也进一步阐释了我们党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对现代社会批判的理论自觉,充分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根本特点和灵魂。
  国家实力的增强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这个国家的改革能力。通过改革及时发现政策中的错误并纠正,通过改革不断突破发展中的阻力和障碍。事实证明,正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一系列具有开创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和新要求,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立于时代前沿和与时俱进,也显示出我们党经历了近40年的改革开放后,现在越来越主动而准确地把握着改革的方向、节奏和力度,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强大生命力的鲜活魅力。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奠基人和开拓者,毛泽东在延安时期最早向全党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命题,并对马克思主义重新定位和解读,赋予其“中国化”特定的内涵,即把丰富的中国历史文化和中国革命实践发展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推动其方法论和世界观及其对中国革命的方向性指导,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和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凸显了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和政党建设重要的奠基意蕴。毛泽东思想客观、准确的体现了具体事物具体分析这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的灵魂,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怎样结合中国革命实际表述得淋漓尽致。
  延安精神以其独特的政党文化社会化途径,实现了我们党在特定历史时期对社会凝聚、整合、解释、传承的功能,以及对社会文化的示范价值和转化价值,为我们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打开了思想枷锁,开拓了具有东方文化特质的发展道路,凸显了日益走向成熟的中国共产党独立开辟新时代矢志不移的追求。
  两个时代所产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创新——毛泽东思想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因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共产党发展史上第一次思想理论的成熟,正是在延安十三年里完成的。习近平则作为毛泽东等老一辈中国共产党人的新生代,也是在延安七年历练和考验中走出来的。所以,延安精神无疑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厚重底色和历史起点,而深蕴其中的正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当代的又一次飞跃,而且两个时代的主题升华也都表明“中国共产党解决了三个基本问题,即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到哪里去”。同时,它也启示我们必须打破陈旧观念的束缚,重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建设和理论创新;破除惰性,坚决抵制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的错误。特别是对那些没有学懂弄通做实的路线方针政策,仅仅高调空喊口号,或出于惯性和不自觉执行的机械主义行为要坚决杜绝。
  历史反复证明,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能否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准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坚持从我国社会实际状况出发,在诸多社会矛盾中和矛盾全局中敏锐地抓住整个系统的关键支点,这是由中国近代以来社会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所决定的,也是我们党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分析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具体问题的一条成功经验。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涵盖了中国继续发展面临的所有决策和涉及的所有挑战。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转变。
  改革是一个复杂的政治经济变革过程。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势必带来很多复杂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当其发展成为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时,便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了新时代。这是一个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判断,是对十八大以来中国发展历史性成就和变革的总结与升华,也是对近40年来改革发展成果的历史回应,更是对未来中国发展方向和目标的精准定位。
  确立现实所处的历史方位,把握正在形成的历史特点,紧扣矛盾转变这个主题进行思考,着眼点不偏移,思路不能窄,这不仅是观察处理一切问题的客观依据,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实际依托。党的十九大报告把我们今天所面对的这个实际变化,用“新时代”加以定义,不仅反映了今天变化了的现实,还揭示了这一现实变化的深层逻辑,即历史的时代特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命运日渐清晰,民族复兴指日可待。我们也将会毫无疑问地将越过中等收入,中国即将迈入当代文明强盛大国。中国的崛起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中国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等等,开始全面地展现在世界人民的面前。

返回
2025年07月12日  第7811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谈谈延安精神与十九大精神

刊发时间:2018-01-08 A3版  作者:杨老三 【字体:大 中 小】

  延安精神是指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的特殊历史阶段,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的伟大斗争实践中,培养、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崇高革命精神和优良革命传统,是民族精神的升华,是革命精神的传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是时代精神的体现。
  1945年4月,在延安召开的党的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在七大上总结了党的优良作风,即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作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是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核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它任何政党的显著特征,从一定意义上讲,也是对延安精神的理论概括,标志着延安精神的成熟。此后,延安精神始终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不断得到新的丰富和发展。
  党的十九大以深远的历史眼光,前瞻性地规划升级了党的第二个百年目标,确立了我们党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再一次历史性飞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果断从局部性改革推进到整体性改革;由感性改革推进到理性改革;由渐进改革推进到渐进改革与快速改革相结合的改革;由增量改革推进到分配同步相结合的改革。从量变到质变,五年来所取得的成绩是全方位和开创性的;所发生的变革是深层次和根本性的;所产生的影响深远而重大。辉煌的成绩足以说明,党的十九大报告最为核心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一个体系性的伟大成果,是对我国改革开放的提升和突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再次飞跃。
  改革开放以来,从强调以经济为主题的局部改革,嬗变到以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的全面改革,发展的走向对内更加整体、理性和公平;对外更为自信、主动和同步。党的发展路线嬗变逻辑,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表明我们党始终以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最高标准,始终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终极目标,也进一步阐释了我们党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对现代社会批判的理论自觉,充分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根本特点和灵魂。
  国家实力的增强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这个国家的改革能力。通过改革及时发现政策中的错误并纠正,通过改革不断突破发展中的阻力和障碍。事实证明,正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一系列具有开创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和新要求,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立于时代前沿和与时俱进,也显示出我们党经历了近40年的改革开放后,现在越来越主动而准确地把握着改革的方向、节奏和力度,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强大生命力的鲜活魅力。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奠基人和开拓者,毛泽东在延安时期最早向全党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命题,并对马克思主义重新定位和解读,赋予其“中国化”特定的内涵,即把丰富的中国历史文化和中国革命实践发展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推动其方法论和世界观及其对中国革命的方向性指导,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和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凸显了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和政党建设重要的奠基意蕴。毛泽东思想客观、准确的体现了具体事物具体分析这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的灵魂,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怎样结合中国革命实际表述得淋漓尽致。
  延安精神以其独特的政党文化社会化途径,实现了我们党在特定历史时期对社会凝聚、整合、解释、传承的功能,以及对社会文化的示范价值和转化价值,为我们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打开了思想枷锁,开拓了具有东方文化特质的发展道路,凸显了日益走向成熟的中国共产党独立开辟新时代矢志不移的追求。
  两个时代所产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创新——毛泽东思想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因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共产党发展史上第一次思想理论的成熟,正是在延安十三年里完成的。习近平则作为毛泽东等老一辈中国共产党人的新生代,也是在延安七年历练和考验中走出来的。所以,延安精神无疑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厚重底色和历史起点,而深蕴其中的正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当代的又一次飞跃,而且两个时代的主题升华也都表明“中国共产党解决了三个基本问题,即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到哪里去”。同时,它也启示我们必须打破陈旧观念的束缚,重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建设和理论创新;破除惰性,坚决抵制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的错误。特别是对那些没有学懂弄通做实的路线方针政策,仅仅高调空喊口号,或出于惯性和不自觉执行的机械主义行为要坚决杜绝。
  历史反复证明,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能否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准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坚持从我国社会实际状况出发,在诸多社会矛盾中和矛盾全局中敏锐地抓住整个系统的关键支点,这是由中国近代以来社会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所决定的,也是我们党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分析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具体问题的一条成功经验。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涵盖了中国继续发展面临的所有决策和涉及的所有挑战。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转变。
  改革是一个复杂的政治经济变革过程。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势必带来很多复杂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当其发展成为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时,便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了新时代。这是一个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判断,是对十八大以来中国发展历史性成就和变革的总结与升华,也是对近40年来改革发展成果的历史回应,更是对未来中国发展方向和目标的精准定位。
  确立现实所处的历史方位,把握正在形成的历史特点,紧扣矛盾转变这个主题进行思考,着眼点不偏移,思路不能窄,这不仅是观察处理一切问题的客观依据,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实际依托。党的十九大报告把我们今天所面对的这个实际变化,用“新时代”加以定义,不仅反映了今天变化了的现实,还揭示了这一现实变化的深层逻辑,即历史的时代特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命运日渐清晰,民族复兴指日可待。我们也将会毫无疑问地将越过中等收入,中国即将迈入当代文明强盛大国。中国的崛起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中国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等等,开始全面地展现在世界人民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