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庆县核桃产业提质增效促增收

目前,全县累计建成核桃基地170万亩,实现产量11万吨,产值20亿元,农民人均核桃收入达4000元
刊发时间:2018-01-09 A1版  作者:李廷昌

  本报讯   (特约记者  李廷昌)  近年来,为打造核桃品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凤庆县把核桃产业提质增效作为脱贫摘帽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工作来推进。据介绍,目前,全县累计建成核桃基地170万亩,实现产量11万吨,产值20亿元,农民人均核桃收入达4000元。今冬明春,计划完成核桃产业提质增效建设面积35万亩,建成示范基地4.1万亩。
  在工作中,凤庆县同心协力,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指定专人负责抓、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及时制定了各乡镇“提质增效建设工作方案”,下达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明确地点、内容、时间和措施,采用以会代训、现场培训等多种形式层层开展培训,把核桃产业提质增效实用技术送到群众手中,让广大群众认清开展核桃产业提质增效的重要意义,清楚如何做、如何管,切实加大核桃产业提质增效宣传培训力度,在全县掀起新一轮核桃抚育管护工作热潮。
  “分片区开展现场培训是推进核桃产业提质增效的有效做法。”主体乡镇按照培训时间安排,制定培训计划,明确培训地点、人员和内容,组织好本乡镇干部职工、村组干部、种植大户、护林员按时举行培训,确保培训横向到边、纵向到人。目前,全县已开展核桃产业提质增效现场培训5场次,培训骨干人员637人次,全面掀起核桃产业提质增效工作到乡镇、村组、农户、田边地块,县林业局抽派技术员分片区加大各乡镇提质增效现场培训。
  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准备好提质增效所需物资、技术培训手册、技术人员调配,围绕《云南省核桃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提出的良种推广、筑埂保土、自然集水、合理间种、树盘覆盖、科学施肥、整形修剪、病虫防控、成熟采摘、无烟烘烤等10项技术措施抓好管护,重点抓好移密补稀、合理间种、科学施肥、整形修剪、病虫防控等,确保冬季核桃树干涂白率达95%上。各乡镇及时组织自检自查,县级分阶段、分层次进行检查验收,对管护合格到位的乡镇,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
  打造示范亮点,全县核桃产业提质增效建设任务下达到各乡镇,县级主管部门及责任乡镇以村为单位,选择群众接受提质增效意愿强,核桃种植面积不低于2000亩的区域开展示范建设。今冬明春,每个乡镇必须按时按要求完成至少1个核桃产业提质增效示范区(点)打造,建设上要严格按技术规程进行打造,确保示范点可看、可赏、可借鉴,将其打造成经济效益好、示范性高、辐射带动强、扶贫攻坚作用明显的提质增效示范亮点,不断引领核桃种植农户投入到提质增效工作中来,促进全县核桃产业增产增收。
  责任单位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密切配合协作,在资金筹措、基地管理、初深加工、市场监管、质量检测、行业规范、环境保护、品牌打造等方面发挥优势,为核桃产业提质增效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加强沟通,相互支持,形成合力,共同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好。
  凤庆县将核桃产业提质增效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各乡镇年底综合考核,对工作推进慢,建设不合格的主管部门、乡镇、村主要领导进行约谈和通报问责。为加快全县核桃产业提质增效、增加农民收入、创新脱贫攻坚体制机制,完善政策措施,加大资金投入,将核桃大县变为核桃强县,在科学管护和延长产业链两个方面下功夫。进一步夯实工作责任,在政策扶持、科学管护、精深加工、宣传营销、财力保障等方面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同向发力,切实形成上下联动、共推共赢的良好局面,真正把核桃打造成具有区域优势的特色产业和主导产业。

返回
2025年07月12日  第7812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凤庆县核桃产业提质增效促增收

目前,全县累计建成核桃基地170万亩,实现产量11万吨,产值20亿元,农民人均核桃收入达4000元

刊发时间:2018-01-09 A1版  作者:李廷昌 【字体:大 中 小】

  本报讯   (特约记者  李廷昌)  近年来,为打造核桃品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凤庆县把核桃产业提质增效作为脱贫摘帽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工作来推进。据介绍,目前,全县累计建成核桃基地170万亩,实现产量11万吨,产值20亿元,农民人均核桃收入达4000元。今冬明春,计划完成核桃产业提质增效建设面积35万亩,建成示范基地4.1万亩。
  在工作中,凤庆县同心协力,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指定专人负责抓、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及时制定了各乡镇“提质增效建设工作方案”,下达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明确地点、内容、时间和措施,采用以会代训、现场培训等多种形式层层开展培训,把核桃产业提质增效实用技术送到群众手中,让广大群众认清开展核桃产业提质增效的重要意义,清楚如何做、如何管,切实加大核桃产业提质增效宣传培训力度,在全县掀起新一轮核桃抚育管护工作热潮。
  “分片区开展现场培训是推进核桃产业提质增效的有效做法。”主体乡镇按照培训时间安排,制定培训计划,明确培训地点、人员和内容,组织好本乡镇干部职工、村组干部、种植大户、护林员按时举行培训,确保培训横向到边、纵向到人。目前,全县已开展核桃产业提质增效现场培训5场次,培训骨干人员637人次,全面掀起核桃产业提质增效工作到乡镇、村组、农户、田边地块,县林业局抽派技术员分片区加大各乡镇提质增效现场培训。
  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准备好提质增效所需物资、技术培训手册、技术人员调配,围绕《云南省核桃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提出的良种推广、筑埂保土、自然集水、合理间种、树盘覆盖、科学施肥、整形修剪、病虫防控、成熟采摘、无烟烘烤等10项技术措施抓好管护,重点抓好移密补稀、合理间种、科学施肥、整形修剪、病虫防控等,确保冬季核桃树干涂白率达95%上。各乡镇及时组织自检自查,县级分阶段、分层次进行检查验收,对管护合格到位的乡镇,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
  打造示范亮点,全县核桃产业提质增效建设任务下达到各乡镇,县级主管部门及责任乡镇以村为单位,选择群众接受提质增效意愿强,核桃种植面积不低于2000亩的区域开展示范建设。今冬明春,每个乡镇必须按时按要求完成至少1个核桃产业提质增效示范区(点)打造,建设上要严格按技术规程进行打造,确保示范点可看、可赏、可借鉴,将其打造成经济效益好、示范性高、辐射带动强、扶贫攻坚作用明显的提质增效示范亮点,不断引领核桃种植农户投入到提质增效工作中来,促进全县核桃产业增产增收。
  责任单位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密切配合协作,在资金筹措、基地管理、初深加工、市场监管、质量检测、行业规范、环境保护、品牌打造等方面发挥优势,为核桃产业提质增效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加强沟通,相互支持,形成合力,共同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好。
  凤庆县将核桃产业提质增效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各乡镇年底综合考核,对工作推进慢,建设不合格的主管部门、乡镇、村主要领导进行约谈和通报问责。为加快全县核桃产业提质增效、增加农民收入、创新脱贫攻坚体制机制,完善政策措施,加大资金投入,将核桃大县变为核桃强县,在科学管护和延长产业链两个方面下功夫。进一步夯实工作责任,在政策扶持、科学管护、精深加工、宣传营销、财力保障等方面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同向发力,切实形成上下联动、共推共赢的良好局面,真正把核桃打造成具有区域优势的特色产业和主导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