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马以政治担当确保巡察实效
以党章党规党纪为尺子
耿马以政治担当确保巡察实效
本报讯 (通讯员 字文升) 耿马自治县以党章党规党纪为尺子,在政治高度上突出党的领导,在政治要求上抓住党的建设,在政治定位上聚焦全面从严治党,认真履行政治巡察主体责任,切实种好巡察工作“责任田”,确保发现问题,形成震慑,促进发展。
深入查找问题。突出问题导向,突出“关键少数”,对被巡察单位进行全领域政治体检、全覆盖政治排查和全方位政治扫描,深入查找政治偏差,找到“病根”。实行巡察责任承包制,即被巡察单位在接受巡察3—5年内,出现了巡察组应该发现但又没有发现的问题,实行“一案双查”,既追究单位领导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还要追究巡察组的责任。进驻期间,综合运用走访座谈、查阅资料等13种有效工作方式,打好“组合拳”,力求从谈话中发现蛛丝马迹,从原始凭据中发现端倪,从文件档案中发现破绽,从明查暗访中发现真相,从信访举报中发现病灶。同时,共享好审计报告、司法调查、纪律审查等信息和成果,从中梳理出有价值的问题线索。2016年以来,四轮巡察发放测评表、调查问卷600余份,开展个别谈话492人次,走访干部群众534人次,召开座谈会23场198人次,调阅文件、档案、会议资料12000余份,抽查核实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情况21人,列席被巡察单位领导班子会议7次,听取被巡察单位关于基层党的建设、党风廉政建设、脱贫攻坚等方面专题汇报21场196人次,以明查暗访形式开展党员干部纪律作风监督检查17次,共发现各类问题304个。
如实报告情况。围绕“三大问题”“六项纪律”“三个重点”等情况,对巡察发现的问题和线索及时梳理,全面分析,认真对照,科学分类,强化管理,建好台帐。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进一步印证、做实,用“党言党语、纪言纪语、巡言巡语”准确定性所发现问题,形成问题清单,做到见时间、见事实、见数字、见原因、有人的见人。2016年以来四轮巡察发现的304个问题中,涉及“三大问题” 200个,涉及“六项纪律” 104个。同时,对存在的问题从政治上去考究,对问题线索分类注重把握“四种形态”和“三个区分开来”,切实提高问题线索的成案率。以“绣花” 功夫和“功匠”精神精心组织锤炼巡察报告,使所形成的巡察报告内容上联天线,下接地气,句句精准,句句有出处,真实又可靠,让被巡察单位,特别是让存在问题的干部如闻惊雷,迅速警醒,“红脸、出汗”。有的巡察报告几易其稿,最少经过31稿,有的高达53稿。
全面落实整改。坚持和完善巡察有关情况向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汇报、向有关职能部门通报等制度,强化整改工作领导责任。严格按照领导小组审核的意见,把巡察发现的问题及时移交有关方面进行办理、及时原汁原味及时反馈给被巡察单位,让被巡察单位明白问题所在。并对问题整改实行挂图作战,消号管理,督促整改部门制定有针对性的整改方案、细化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期限,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2016年以来四轮巡察共移交纪检监察机关反映领导干部问题线索35件35人,移交县委组织部、县扶贫办等4个部门督促指导整改落实问题19个。截止2017年,提出整改意见174条,完成问题整改153个,正在整改151 个。立案6件6人,党政纪处分2人,正在审查4人,函询8件8人,诫勉谈话8人,问责6人。
强化成果运用。强化治本作用,把巡察成果综合运用在全县年度综合考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党建工作述职评议和干部选拔任用中,确保巡察成果运用的刚性约束。2017年全县党风廉政建设考核中,把整改落实巡视巡察反馈情况作为一项内容,分值5分。对整改不力、敷衍塞责的部门及时亮“黄牌”。县地震局领导班子对巡察整改工作认识不深、整改不力、措施不实,对未在规定时间完成整改工作并上报整改情况的主要领导进行组织约谈的同时,在全县进行了通报,提高了全县各级各部门对政治巡察的思想认识,确保县委巡察工作政治性、严肃性、权威性、震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