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向基层党建要活力
权力下放 资源下沉 重心下移
我市向基层党建要活力
本报讯 (记者 字学林) 2017年以来,我市各级党组织坚持权力下放、资源下沉、重心下移,真心实意重视基层,真金白银投入基层,精兵强将充实基层,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落实基层干部报酬待遇,加强活动场所建设,保证基层党组织工作有力量、办事有经费、活动有阵地,为基层党建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我市各级党组织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第一堂党课、第一堂政治必修课,市委带头开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书会,全市开办读书会355个,开展读书活动650次,全市各级党组织全面进入读书时代。深入开展“千堂党课进基层”“万名党员进党校”等学习培训,深入基层宣讲8000场次,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企业、农村、机关、校园、社区、军营、网站,切实把学习宣传贯彻工作搞得红红火火、把经济社会发展搞得红红火火、把干部作风搞得红红火火。
持续开展“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实践活动,使各级党组织成为“党的光辉照边疆”的桥梁、纽带和阵地,使广大党员和干部成为“党的光辉照边疆”的使者、责任人和实践者,使各类项目成为“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的载体,教育、引导、塑造边疆各族群众,更加自觉向党中央看齐、向总书记看齐,热爱党中央、热爱总书记,更加自觉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教育引导广大党员深学实做,深入学习廖俊波、杨善洲、高德荣等先进典型,教育引导广大党员争做“四个合格”党员。顾大勇、毕世华被命名为“云岭楷模”。创建党员示范岗2.6万个,党员示范窗口3141个,激励广大党员立足本职岗位,体现、传递和落实党的光辉,让边疆各族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关怀,有更多的获得感。
攻坚克难抓实基层党建重点项目。整合资金2.5亿元,集中力量建成村民小组活动场所1718个。坚持建管用并重,建成村史室407个,充分发挥引领、服务和教育功能。建设市级“党建图书馆”1个,“党建书屋”和“党建书架”2143个,搭建了党建知识系统化平台。实施“互联网+党建”,推进网上党支部建设。全面改善乡镇干部职工基本工作生活条件,完成项目62个、19158平方米,完成投资2317万元。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采取盘活存量、做大增量等方式,探索创新城镇拉动、产业带动、服务创收、招商合作、资源开发等发展模式,全市889个村实现集体经济收益869个,总收入达4000万元,年内消除“空壳村”354个。
双向发力以党建促脱贫。把基层创造的银行贷款共同贷、特色民居共同建、大事小情共同帮、公益事业共同干、产业发展共同谋、文明村寨共同创“六个共同”等经验做法,固化为长效机制,大力宣传发动和组织群众,全面激发了各族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推动力量下沉,保持贫困县乡党政正职稳定,在脱贫攻坚一线选拔处级干部66名,调整抓脱贫不力的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3名。选派干部83名,率先开展驻县(区)常态化督查巡查脱贫攻坚工作。选派行业扶贫工作队员128名,组建驻村扶贫工作队458支,选派队员1850名、第一书记389名。建强骨干队伍,大力培养农村基层组织“带头人、明白人”。采取重点培育、财政补贴等措施,每村培养储备村级后备干部2至3名。深入实施“村干部学历提升行动计划”,入学进修大专学历村干部1632名。培训贫困村党组织书记2145人次,农村党员19.8万人次。强化创业扶持,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党员+贫困户”等精准帮扶模式,开展“万名党员带群众创业致富行动计划”,发放“基层党员带领群众创业致富贷款”2.1亿元。建成村级电商扶贫实体店838个,实施“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共有民营企业和商会133户参与结对帮扶,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精准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