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翔区新兴领域党旗飘扬

刊发时间:2018-01-25 A1版  作者:王云

  本报讯 (通讯员 王云) 近年来,临翔区创新理念,积极探索,通过“组织联建、织密网络、扩面共建、资源共享”等举措,构建形成党建引领、多方参与、融合并进、整体提升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
  精心组织强领导,增强新兴领域党组织动力。建立以驻区单位、居民小组、小区、社区为主体的“四级党组织”服务网络,将临翔城区划分为13个片区55个大网格。建立以“河长制”为主的“六长制”工作机制,实现全域化、精细化、全覆盖、无缝隙的“六长制”党建管理模式;依托12319城市服务热线、“爱我临沧,城市管理直通车”微信群、数字城管微信公众号,畅通公众参与城市管理的渠道,各驻区单位和党员带头为城市管理出谋划策,带动群众共同参与。通过集中学习、个人自学、微信送学、微型党课等形式,在新兴领域广泛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党性教育。自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新兴领域党组织组织党员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12场次,撰写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心得体会30余篇,发放学习十九大精神读本40余本。
  摸清底数扩覆盖,扩大新兴领域党组织张力。摸清党员数量,鼓励和引导党员亮明身份、转接组织关系、参加党的活动;破除流动党员管理中组织人事关系、档案、户籍等制约,实行“一方隶属、双重管理”。按照区域相近原则,在恒基广场、茶马古镇等建立商务楼宇党支部;在电子商务创业街等商圈商区成立党组织;把党支部、党小组建到居民小区,先期完成玉龙花园小区85户的党员住户公示挂牌;在亚洲微电影公园、玉龙湖等群众性活动广场、公园建立党群便民服务站。
  规范管理建机制,强化新兴领域党组织能力。建立三级联动机制。建立“区、街道、社区”三级“大党工委”城市基层党建联动机制。同时,由党组织牵头,全区184家驻区单位与社区签订“共驻共建”责任书。健全完善组织机制。制定完善了新兴领域党组织组织生活、“三会一课”、党员积分制管理、公开承诺、流动党员管理、党费收缴、党务公开、志愿服务等有关制度,规范党建工作流程。建设阵地抓规范。以党员能“参加活动、发挥作用”为主,多方协调新兴领域运营主体、行业主管部门、场所(地)管理部门等单位提供党员活动场所。
  注重素质组队伍,激发新兴领域党组织活力。采取行业主管部门派任、党员选任、业主担任等方式选优配强支部书记。把党员培养成优秀人才、把优秀人才培养成党员、把党员中的优秀人才培养成经营管理干部。把新兴领域党务工作者纳入基层党务干部培训范围,依托区委组织部、区委党校等单位扎实开展培训。
  整合资源促保障,提升新兴领域党组织效力。志愿服务显“真情”。认真开展“一共建双报到双服务”活动、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和党群便民服务站服务等工作,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伍57支,3548名市、区机关事业单位在职党员主动到社区报到,开展志愿服务1200余场次。回馈社会献“爱心”。认真组织开展爱心购销、冬日送暖、村企互助等服务类活动,让党的组织植根于新兴领域,让群众观念植根于党员心中。典型带动促“合力”。树立可供学习借鉴的样本,鼓励基层探索创新,加大总结推广力度,不断提升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整体水平。目前,评选出党员“示范店”“示范户”36 户,引领带动其他商户创造了1080余万元的销售额,实现农户增收529.2万元。

返回
2025年07月12日  第7828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临翔区新兴领域党旗飘扬

刊发时间:2018-01-25 A1版  作者:王云 【字体:大 中 小】

  本报讯 (通讯员 王云) 近年来,临翔区创新理念,积极探索,通过“组织联建、织密网络、扩面共建、资源共享”等举措,构建形成党建引领、多方参与、融合并进、整体提升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
  精心组织强领导,增强新兴领域党组织动力。建立以驻区单位、居民小组、小区、社区为主体的“四级党组织”服务网络,将临翔城区划分为13个片区55个大网格。建立以“河长制”为主的“六长制”工作机制,实现全域化、精细化、全覆盖、无缝隙的“六长制”党建管理模式;依托12319城市服务热线、“爱我临沧,城市管理直通车”微信群、数字城管微信公众号,畅通公众参与城市管理的渠道,各驻区单位和党员带头为城市管理出谋划策,带动群众共同参与。通过集中学习、个人自学、微信送学、微型党课等形式,在新兴领域广泛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党性教育。自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新兴领域党组织组织党员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12场次,撰写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心得体会30余篇,发放学习十九大精神读本40余本。
  摸清底数扩覆盖,扩大新兴领域党组织张力。摸清党员数量,鼓励和引导党员亮明身份、转接组织关系、参加党的活动;破除流动党员管理中组织人事关系、档案、户籍等制约,实行“一方隶属、双重管理”。按照区域相近原则,在恒基广场、茶马古镇等建立商务楼宇党支部;在电子商务创业街等商圈商区成立党组织;把党支部、党小组建到居民小区,先期完成玉龙花园小区85户的党员住户公示挂牌;在亚洲微电影公园、玉龙湖等群众性活动广场、公园建立党群便民服务站。
  规范管理建机制,强化新兴领域党组织能力。建立三级联动机制。建立“区、街道、社区”三级“大党工委”城市基层党建联动机制。同时,由党组织牵头,全区184家驻区单位与社区签订“共驻共建”责任书。健全完善组织机制。制定完善了新兴领域党组织组织生活、“三会一课”、党员积分制管理、公开承诺、流动党员管理、党费收缴、党务公开、志愿服务等有关制度,规范党建工作流程。建设阵地抓规范。以党员能“参加活动、发挥作用”为主,多方协调新兴领域运营主体、行业主管部门、场所(地)管理部门等单位提供党员活动场所。
  注重素质组队伍,激发新兴领域党组织活力。采取行业主管部门派任、党员选任、业主担任等方式选优配强支部书记。把党员培养成优秀人才、把优秀人才培养成党员、把党员中的优秀人才培养成经营管理干部。把新兴领域党务工作者纳入基层党务干部培训范围,依托区委组织部、区委党校等单位扎实开展培训。
  整合资源促保障,提升新兴领域党组织效力。志愿服务显“真情”。认真开展“一共建双报到双服务”活动、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和党群便民服务站服务等工作,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伍57支,3548名市、区机关事业单位在职党员主动到社区报到,开展志愿服务1200余场次。回馈社会献“爱心”。认真组织开展爱心购销、冬日送暖、村企互助等服务类活动,让党的组织植根于新兴领域,让群众观念植根于党员心中。典型带动促“合力”。树立可供学习借鉴的样本,鼓励基层探索创新,加大总结推广力度,不断提升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整体水平。目前,评选出党员“示范店”“示范户”36 户,引领带动其他商户创造了1080余万元的销售额,实现农户增收529.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