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四个全面”为导向 开创教育事业新局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这个战略布局,既是战略目标,也是战略举措,每一个“全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重要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国家的发展水平就会迈上一个大台阶,我们当前所有奋斗都要聚焦于这个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一个都不能缺。不全面深化改革,发展就缺少动力,社会就没有活力。不全面依法治国,社会生活就不能有序进行,就难以实现社会和谐稳定。不全面从严治党,党就做不到“打铁还需自身硬”,也就难以发挥好领导核心作用。
从整个战略布局来看,做好全面依法治国各项工作意义十分重大。没有全面依法治国,我们就治不好国,理不好政,我们的战略布局就会落空。要把全面依法治国放在“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中来把握,深刻认识全面依法治国同其他三个“全面”的关系,努力做到“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推进、相得益彰。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广大教育工作者是这一伟大基础工程的奠基石,必须牢固树立“四个全面”的战略意识,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和使命,并贯彻到各项育人工作中。
新时代建设教育强国,教育战线的全体教职工要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协调推进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
一、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是实现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战略保障,也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根本举措
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坚持德育为先的思想,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新的理论思想贯穿到教学全过程,实现全方位育人、全程育人,准确把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学生的头脑,通过中国革命,中国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经验,以及长征精神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斗争中的英雄事迹的学习,培养学生对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从而坚定不忘初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
二、全面提高队伍素质,是办人民满意教育和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有质量教育的重大举措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使命,传道者自己要首先明道、信道,广大教职工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兴国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要加强师德修养,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和问道与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努力成为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的高尚教师。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教师职业水平和师德修养的基本要求。我们的教育是党领导下的教育,我们的学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学校,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校,必须培养和造就一大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觉悟高、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水平深、坚定信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文化充满自信,并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努力学习和认清世界及中国发展大势。通过学习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经验,准确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从而坚定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只有通过学习让自己做到师者先明道、信道。才能承担起用中国梦激扬学生青春梦想,点亮思想,照亮前进道路的引路人的历史责任。
每一个教师都要认识到,高学历并不意味着能力就自然提高,工龄长并不意味着经验就自然丰富。
大家要有知识不足,本领不足,能力不足的紧迫感,自觉加强学习、加强实践、强化总结分析和借鉴,永不自满、永不懈怠。
我们要适应现代教育的新要求,努力增强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媒体的本领,运用新思维、新视界、新观念指导新一代孩子沿着新时代成长的本领。
每位教师要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始终保持虚怀若谷,如饥似渴的学习状态,努力打造又博又专、推陈出新的素养结构。
我们要专注于专业化队伍的建设,努力建设一支专业精通化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教书育人工作不是一日之功,需要广大教师团结协作,围绕立德树人的目标,久久为功,需要每个教师兢兢业业干事、实干苦干、不务虚功、夙兴夜寐勤奋工作与学生同甘共苦、共奋进、共忧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