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件惠民实事落地有声温暖人心
脱贫攻坚、农村公路、人饮安全、养老敬老、妇幼保健、就业创业等惠民实事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生工作,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和问题的重要举措——
10件惠民实事落地有声温暖人心
2017年,市委、市政府本着为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履行职责,积极统筹协调,采取有力措施,全面实施脱贫攻坚工程、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实施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实施惠民用电工程、实施“关爱妇女儿童健康行动”计划等惠民实事如期推进,有力地帮助群众解决了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
实施脱贫攻坚工程
镜头:全市各部门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和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决策部署,把脱贫攻坚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对照目标任务抓落实,扎实推进易地扶贫搬迁,有效落实教育、卫生与健康、产业发展等精准扶贫政策,全市脱贫攻坚取得新进展新成效,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各项工作向前迈出坚实步伐。
成效:2017年,全市9.53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减少贫困人口8.6万人,贫困人口退出准确率100%。10个贫困乡镇、161个贫困村脱贫退出。云县、耿马、双江3个贫困县脱贫摘帽通过市级初审,并上报省级复核。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814元,比2016年的8914元增900元,增长10.1%。2017年,财政扶贫资金以农村基础设施、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产业发展、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生态建设等领域为主攻方向,执行进度达99.72%。
推进农村公路建设
镜头:“我们这条公路马上完工了,水稳层铺完就可以修整道路边缘,之后就可以通车使用了。”凤庆县诗礼乡安义村乡村公路现场负责人和勇年说:“乡村公路是农村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关乎农村老百姓的经济命脉,我们会在质量上和安全上把好关,提升公路质量,延长公路的使用年限。”
成效:2017年,全市共安排建制村通畅工程57条(段)695.17公里,落实建设资金45186万元。截至去年12月底,57条(段)建制村通畅工程全部完工,完成投资9.89亿元,至此,全市建制村公路通畅率已达100%。同年,启动直过民族自然村村组道路建设工程,完成路基420公里,路面铺筑340公里,完成投资1.68亿元。同时,通过加强对已建好公路的维护和管理,加强群众思想引领,积极探索建立健全农村公路养护长效机制。
实施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
镜头:农村饮水安全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是基层所需,群众所盼,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是解决“不愁吃”的基础保障。2017年,凤庆县以“保”为本,切实保障生产生活用水。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项目76件,涉及10个乡镇37个行政村267个村民小组4.26万人,覆盖今年计划出列的27个贫困村,受益贫困人口9705人。
成效:凤庆县是我市全力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一个缩影。2017年,全市计划完成42.5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巩固提升任务,围绕“十三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因地制宜采取配套、联网、升级、改造等措施,多措并举,全力推进集中规模化供水工程建设,有力促进农村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和水质达标率稳步提升。全市114个建档立卡贫困村845件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全部完工,巩固提升受益人口42.52万人,完成投资9430.55万元。
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建设
镜头:2017年,我市采取多项举措切实加强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建设,通过加快建档立卡贫困户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建设以及“沿边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实施“俐侎人三年专项规划”等具体措施来带动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的开展。
成效:2017年,全市计划完成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建设70000户,已开工建设73896户,开工率105.57%;竣工72201户,竣工率103.14%;入住63000户,入住率87.26%;兑现农户补助资金123374.12万元。
深入推进就业创业
镜头:面对全市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就业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的形势,我市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百日行动”和就业招聘“春风行动”,着力推进青年创业示范园、众创空间、校园创业平台建设,加大创业担保贷款工作,着力推进创业促进就业,着力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员工招聘、技能培训、推定保险参保缴费等方面困难,积极推进就业服务助力企业发展。
成效:2017年,全市高校毕业生就业1837人,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6873人,困难人员实现就业6652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6729人。全市“贷免扶补”扶持创业2612人,发放贷款23245万元,带动就业6846人。为195户微型企业发放贷款3785万元,向169户企业发放服务券452.55万元,完成支付378.85万元。全市民营经济户数达11.9万户,从业人员31万人,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长10.6%。培训农村劳动力23万人次,其中培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74033人;实现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0.5万人次;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55.8万人次,其中完成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101654人;完成新型职业农民培训30期1881人。
全面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
镜头:为认真贯彻执行《云南省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实施细则》,落实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税费负担、财务成本、用地成本、用电价格和物流成本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加快成立临沧市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步伐,为企业融资提供担保服务平台,切实服务小微企业、民营经济和“三农”发展。
成效:2017年,全市共减免税额107288万元,其中:国税系统减免增值税(含增值税即征即退)、企业所得税和车辆购置税91647.73万元;地税系统减免地方税收15640.27万元。同时,大幅压减各类行政审批前置中介服务事项,全市中介超市中介服务项目发布采购公告827个,公开选取843个,签约项目977个,履约结束745个,资金节约率为37.14%。通过大力实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范公路水路运输管理,路网结构进一步优化、合理,路面等级不断提高,企业物流成本大大降低。继续落实《临沧市工业企业应急互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为企业提供1.2亿元应急互助资金,支持企业银行调头资金1.9亿元,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
实施惠民用电工程
镜头:2017年,我市围绕供电服务主业,全力做好全市电力行业扶贫、开展定点扶贫及贫困对象动态管理相关工作,紧紧围绕“27241”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按照“找问题、补短板、促攻坚”的扶贫工作要求,落实“六个精准”“五个一批”“两不愁、三保障”“三率一度”的标准,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扶贫工作经验突出、亮点频现、成效明显。
成效:在全市对云南电网公司供电范围内实施“一户一表”抄表收费到户的城乡居民用户用能设立每户每年1560千瓦时的电能替代电量,居民到户电价为每千瓦时0.36元。落实全省鼓励居民扩大电力消费的套餐用电措施,对年用电量超过4000千瓦时以上的居民用户可自主选择阶梯电价或套餐用电。2017年,办理居民套餐电价用户326户,减少全市居民电费支出2914万元。
实施“关爱妇女儿童健康行动”计划
镜头:“检查费用需要上百元,之前一直舍不得花,现在有优惠政策,真是好。”临翔区蚂蚁堆乡村民张兰在临翔区妇幼保健院做了一次“两癌”免费检查。如今,乳腺癌、宫颈癌已成为威胁妇女健康的两大“杀手”。2017年,我市继续开展农村妇女“两癌”免费检查,努力减轻贫困妇女家庭经济负担,提高贫困地区妇女健康水平。通过加大对妇女儿童关爱力度,倾心呵护妇女儿童健康,在保障母婴安全、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和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方面不断取得新成效,为全市广大妇女儿童带来新的更多实惠。
成效:按照3+1模式统计,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全市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99.43%,孕产妇死亡率为19.97/10万,婴儿死亡率7.16‰。2017年,全市婚前医学检查率96.61%,新生儿遗传性代谢性疾病筛查率100.96%,新生儿听力筛查率99.35%。全市完成农村妇女宫颈癌检查26058人,乳腺癌检查2372人。为34466名6—24月龄儿童免费补服营养包。为22326名农村计划怀孕夫妇提供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6个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得到提升。儿童先心病筛查活动覆盖云县、凤庆、永德、双江4个县38个乡镇469所学校。华中科大附属协和医院帮扶我市完成21例先天性心脏病心胸外科手术;云南阜外医院与我市合作对136590名学生进行先天性心脏病筛查,为83名患病儿童免费实施手术治疗。
新建一批城乡养老服务设施
镜头:近年来,我市按照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原则,逐年加大财政资金投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不断满足老年人持续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
成效:2017年,全市计划新建20个养老服务设施,新增养老床位800张。截至2017年12月底,省级和市级资金到位3126万元,1个城市公办养老机构、6个农村敬老院、10个城乡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基本建成,其余3个在建项目可在正常建设周期内建成。
推进旅游厕所建设
镜头:我市在重点旅游扶贫乡(镇)、主要乡村旅游点、贫困地区旅游景区以及旅游经营企业接待游客区域、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及重点旅游连接公路沿线休息站、客运站(点)、旅游城市(城镇)、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旅游小镇、旅游特色村、风景名胜区、城市公园等公共区域建设与当地民族文化紧密结合,与周边景观协调一致的旅游厕所,提升我市旅游形象。
成效:根据《临沧市旅游厕所建设实施方案》要求,旅游厕所建设管理工作由市旅游发展委牵头,相关单位配合、落实资金,对省补助旅游厕所按1:1的比例进行配套补助,对旅游经营单位自建的旅游厕所按新建补助10万元,改建补助5万元的政策支持旅游厕所建设。2017年,按照旅游厕所数量和质量要有较大提升,以“数量充足”为建设标准,“干净无味”为管理标准,“实用免费”“管理有效”为基本要求,我市把旅游厕所打造成为宣传文明旅游,促进游客提高文明素质的窗口。2017年,全市计划新建、改建旅游厕所49座。截至2017年底,全市完成旅游厕所建设43座,正在建设8座。
张 良 彭 萍
严兴勇 罗荣超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