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江抓实4种主体少数民族文化建设
本报讯 (通讯员 向 丽) 为继续弘扬4种主体少数民族文化,双江自治县积极发挥区位优势,加强对县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4种主体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发展,进一步挖掘整理了布朗族“牛肚被、蜂桶鼓舞、牛腿琴”、拉祜族“七十二路打歌”、佤族“鸡棕陀螺”、傣族“竹编、制陶、雕刻、刺绣技艺”等优秀传统文化。
采取多举措抓实4种主体少数民族文化教育。每年在小学五、六年级和初中三个年级中确定品学兼优的4种主体少数民族学生各15名,共计300名,县级财政给予每人每年补助1000元,实行动态管理、重点培养。争取云南民族大学、滇西科技师范学院每年面向全县定向招录30名贫困村学生,力争10年内,为每个贫困村至少培养5名大学生。依托县域职教中心每年培养100名不同类别的乡土人才。采取购买服务性岗位方式招聘教师到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双语”教学。目前,双江县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已通过国家督导检查,成为全市首批通过国家评估认定的“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