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源落实“河长制”助力绿色发展

刊发时间:2018-02-14 A3版  作者: 赵淑芳 杜丽波 彭 雁

  本报讯    (特约记者   赵淑芳    通讯员    杜丽波    彭  雁)    沧源自治县以建设沧源国际旅游度假区为目标,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加强“河长制”宣传动员和贯彻落实,积极引导干部群众参与治理和保护河流活动,形成全民参与、部门联治、社会共治的社会氛围和工作机制。
  该县研究出台《沧源佤族自治县河长制工作实施方案》,健全组织机构,明确目标要求,细化责任分工,明确河长工作职责和县级河长制18个责任单位及职责,对所负责河段做到底数清、数据明。严格实行县、乡、村三级河长制,层层分解责任,级级传导压力,有效形成“河长制”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落实的良好局面。据统计,沧源全县共有大小河流84条,列入县级“河长制”方案管理的河流有65条。全县共设立河(段)长388个。
  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强化责任落实,在坚持每月组织召开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联席会议的基础上,采取日常巡查与专项督查、行政监管相结合,强化面源污染的控制,做到巡河日常化、管理常态化。编制完成《沧源县河道采砂规划(2017—2020年)》,以开展“两违”治理工作为载体,积极开展河道采砂检查和安全检查工作,针对发现的问题和存在不足,要求立即整改落实,不断加强水资源保护和岸线管理保护。截至去年底,县级河长共巡河266人(次)、乡级河长巡河1992人(次)、村级河长巡河2912人(次)。开展专项检查17次,下达整改通知书20份,开展4次河道清理整治工作,清理垃圾4537吨,疏浚河道78千米。
  建立健全机制体制,制定并印发《沧源佤族自治县全面推行河长制行动计划(2017—2020年)》和工作会议制度、工作信息共享制度、工作信息报送制度、工作督察制度、工作考核问责和激励制度、工作验收制度等,为落实好河长制工作奠定基础。充分利用广播电视、《阿佤山》报、《佤山手机报》等媒体平台,以开展“保护母亲河”为主题的河岸清洁保洁活动和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为载体,加大对保护河流相关法律法规和 “河长制”工作开展情况的宣传力度,积极营造人人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的良好氛围。在各条(段)河流竖立河长公示牌,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返回
2025年07月13日  第7848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沧源落实“河长制”助力绿色发展

刊发时间:2018-02-14 A3版  作者: 赵淑芳 杜丽波 彭 雁 【字体:大 中 小】

  本报讯    (特约记者   赵淑芳    通讯员    杜丽波    彭  雁)    沧源自治县以建设沧源国际旅游度假区为目标,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加强“河长制”宣传动员和贯彻落实,积极引导干部群众参与治理和保护河流活动,形成全民参与、部门联治、社会共治的社会氛围和工作机制。
  该县研究出台《沧源佤族自治县河长制工作实施方案》,健全组织机构,明确目标要求,细化责任分工,明确河长工作职责和县级河长制18个责任单位及职责,对所负责河段做到底数清、数据明。严格实行县、乡、村三级河长制,层层分解责任,级级传导压力,有效形成“河长制”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落实的良好局面。据统计,沧源全县共有大小河流84条,列入县级“河长制”方案管理的河流有65条。全县共设立河(段)长388个。
  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强化责任落实,在坚持每月组织召开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联席会议的基础上,采取日常巡查与专项督查、行政监管相结合,强化面源污染的控制,做到巡河日常化、管理常态化。编制完成《沧源县河道采砂规划(2017—2020年)》,以开展“两违”治理工作为载体,积极开展河道采砂检查和安全检查工作,针对发现的问题和存在不足,要求立即整改落实,不断加强水资源保护和岸线管理保护。截至去年底,县级河长共巡河266人(次)、乡级河长巡河1992人(次)、村级河长巡河2912人(次)。开展专项检查17次,下达整改通知书20份,开展4次河道清理整治工作,清理垃圾4537吨,疏浚河道78千米。
  建立健全机制体制,制定并印发《沧源佤族自治县全面推行河长制行动计划(2017—2020年)》和工作会议制度、工作信息共享制度、工作信息报送制度、工作督察制度、工作考核问责和激励制度、工作验收制度等,为落实好河长制工作奠定基础。充分利用广播电视、《阿佤山》报、《佤山手机报》等媒体平台,以开展“保护母亲河”为主题的河岸清洁保洁活动和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为载体,加大对保护河流相关法律法规和 “河长制”工作开展情况的宣传力度,积极营造人人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的良好氛围。在各条(段)河流竖立河长公示牌,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