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进临沧人民心中的幸福故事

刊发时间:2018-02-17 A3版  作者:陈灿华

  在举世瞩目的中国梦临沧篇章的“答卷”上,“党的光辉照边疆, 边疆人民心向党”格外醒目:
  这样一个词汇,既牵系国家大计,又连接百姓生活!
  这样一份情怀,承载不渝的使命,寄托着美好梦想!
  这样一种力量,开启了幸福之门,聚合起民众之心!
  走进地处滇西南的临沧大地,从茶乡凤庆到沧源阿佤群山间,从澜沧江畔到南汀河两岸,深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临沧人民,市委带领全市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的正确指导下,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党的光辉照边疆, 边疆人民心向党”的生动实践,把幸福故事写进了临沧人民的心中。
  “我们这代人赶上了幸福好时光!”
  幸福获得感,不是理论上的说辞,而是一种感觉,它以获得为实际内容,有些它看不见、摸不着,却是真真实实存在着、体验着:
  ——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的临沧,以铁路、高速公路为主的“五网”基础设施建设强力推进,“飞燕型”立体综合交通网络破解发展瓶颈,并实现新突破。
  ——用足用好国家、省支持沿边重点地区开发开放政策,探索完善边合区管理体制机制,加快做大边合区经济规模。毫不松懈以“四个先行”推动解决对缅开放“五不通”问题,带动全方位对缅开放,不断提高辐射中心前沿窗口开放水平,临沧“开放、包容、发展”的新形象进一步展现。
  ——“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27241”脱贫攻坚工程全面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兴边富民工程、改善沿边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三年行动计划”开对了“药方子”,全市民族团结进步的基础更加巩固。
  ——抓好产业发展,转换生物资源优势为产业、市场、品牌优势,加快抓好咖啡、核桃、坚果、茶叶等精深加工的产业转型升级,新材料产业和生物资源开发向“两型三化”迈进。
  ——“一轴两城三带”空间布局,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中心城市扩容提质加快推进,一批“小而美、小而干净、小而宜居”的特色城镇建设初显成效,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前列。
  ……
  临沧,紧扣民生改善,推出了一批叫得响、立得住、含金量高的改革方案,从老百姓最关心的“痛点”“难点”改起。
  改什么,呼应百姓关切;
  怎么改,倾听百姓意见。
  直指民生痛点和难点,点燃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业热情,从“110米跨栏”变为“百米冲刺”。
  “挂包帮”“转走访”,驻村扶贫工作队覆盖全部贫困村,空喊口号的少了,实干的多了。
  上级财政支持和中央、省级定点帮扶支持,水利、交通瓶颈制约;边远贫困村上学、就医、文化生活和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部分群众住房、出行、饮水、就医、上学难等问题,正逐步得到解决。
  这是一个个雪中送炭的民生速度,广大人民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中,掂量在发展中获得以及获得多少,人们充分感受到了临沧的日新月异,干劲更足,日子更有奔头。
  在“加速前进”与 “原地踏步”之间找反差,“等靠要”,甚至“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的状况已经成为过去。
  “在人民生活改善、命运转折、家庭变迁的万千故事中,有这个时代值得书写的民生进步,也有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的时代足迹。”
  “不进则退、慢进也退”,敢于直面这些问题的临沧人,誓叫日月换新天,在极不寻常、极不平凡发展中昂扬奋进。
  “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
  时代已经把临沧推到了一个新的起点上,好日子正一步一个脚印地走来……

返回
2025年07月13日  第7851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写进临沧人民心中的幸福故事

刊发时间:2018-02-17 A3版  作者:陈灿华 【字体:大 中 小】

  在举世瞩目的中国梦临沧篇章的“答卷”上,“党的光辉照边疆, 边疆人民心向党”格外醒目:
  这样一个词汇,既牵系国家大计,又连接百姓生活!
  这样一份情怀,承载不渝的使命,寄托着美好梦想!
  这样一种力量,开启了幸福之门,聚合起民众之心!
  走进地处滇西南的临沧大地,从茶乡凤庆到沧源阿佤群山间,从澜沧江畔到南汀河两岸,深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临沧人民,市委带领全市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的正确指导下,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党的光辉照边疆, 边疆人民心向党”的生动实践,把幸福故事写进了临沧人民的心中。
  “我们这代人赶上了幸福好时光!”
  幸福获得感,不是理论上的说辞,而是一种感觉,它以获得为实际内容,有些它看不见、摸不着,却是真真实实存在着、体验着:
  ——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的临沧,以铁路、高速公路为主的“五网”基础设施建设强力推进,“飞燕型”立体综合交通网络破解发展瓶颈,并实现新突破。
  ——用足用好国家、省支持沿边重点地区开发开放政策,探索完善边合区管理体制机制,加快做大边合区经济规模。毫不松懈以“四个先行”推动解决对缅开放“五不通”问题,带动全方位对缅开放,不断提高辐射中心前沿窗口开放水平,临沧“开放、包容、发展”的新形象进一步展现。
  ——“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27241”脱贫攻坚工程全面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兴边富民工程、改善沿边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三年行动计划”开对了“药方子”,全市民族团结进步的基础更加巩固。
  ——抓好产业发展,转换生物资源优势为产业、市场、品牌优势,加快抓好咖啡、核桃、坚果、茶叶等精深加工的产业转型升级,新材料产业和生物资源开发向“两型三化”迈进。
  ——“一轴两城三带”空间布局,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中心城市扩容提质加快推进,一批“小而美、小而干净、小而宜居”的特色城镇建设初显成效,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前列。
  ……
  临沧,紧扣民生改善,推出了一批叫得响、立得住、含金量高的改革方案,从老百姓最关心的“痛点”“难点”改起。
  改什么,呼应百姓关切;
  怎么改,倾听百姓意见。
  直指民生痛点和难点,点燃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业热情,从“110米跨栏”变为“百米冲刺”。
  “挂包帮”“转走访”,驻村扶贫工作队覆盖全部贫困村,空喊口号的少了,实干的多了。
  上级财政支持和中央、省级定点帮扶支持,水利、交通瓶颈制约;边远贫困村上学、就医、文化生活和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部分群众住房、出行、饮水、就医、上学难等问题,正逐步得到解决。
  这是一个个雪中送炭的民生速度,广大人民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中,掂量在发展中获得以及获得多少,人们充分感受到了临沧的日新月异,干劲更足,日子更有奔头。
  在“加速前进”与 “原地踏步”之间找反差,“等靠要”,甚至“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的状况已经成为过去。
  “在人民生活改善、命运转折、家庭变迁的万千故事中,有这个时代值得书写的民生进步,也有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的时代足迹。”
  “不进则退、慢进也退”,敢于直面这些问题的临沧人,誓叫日月换新天,在极不寻常、极不平凡发展中昂扬奋进。
  “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
  时代已经把临沧推到了一个新的起点上,好日子正一步一个脚印地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