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源辣椒种植农民得实惠

刊发时间:2018-02-22 A1版  作者:关汪武 汪梦莹

  寒冬时节,走进沧源自治县班洪乡南板村辣椒种植地,群众采摘辣椒、运输、过秤……一片繁忙景象。
  “我种的辣椒,虽然没有达到预期的亩产量,但由于是反季辣椒,价格高,产值没有受到影响。”南板村1组椒农鲁学明在销售辣椒时,喜出望外。他告诉笔者,自家今年的4亩辣椒丰收在望,这多亏有了产业扶贫和专业合作社的带动,解决了大家无发展项目和技术的难题,如今全村的辣椒陆续采摘上市,1亩辣椒收入6000元左右。
  南板村是班洪乡资源条件较好的建制村之一,全村共有12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476户2025人,有耕地面积6387亩,人均3.15亩、户均13.4亩。而2015年以前,该村即便有这样的优势,却因缺乏资金、项目和技术,产业发展滞后,村民们增收困难。
  村党支部书记李江华介绍,过去的南板村,村民们只能守着传统产业过日子,收入不稳定。早在2015年初,村“两委”就想通过发展其它产业带动村民增收,但没有资金、项目、技术,都是纸上谈兵。随着,全县产业扶贫力度的加大,通过扶持资金的注入和成立专业合作社,解决了南板村的发展难题,目前,全村发展起了558.3亩辣椒产业,村民们有望在辣椒产业上人均增收1600元。
  据了解,着眼于破解制约农村产业发展的瓶颈。近年来,沧源紧紧围绕脱贫摘帽的目标,不断创新产业扶贫模式,采取“村委会+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等模式,带动农村群众大力发展产业。目前,全县已培育班洪辣椒种植、刀董林下养鸡、芒卡沃柑种植、怕拍魔芋种植、马落种草养牛、翁丁旅游发展等18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使农村群众增收有项目、有技术、有带动。发展股份合作经济项目157个,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401万元。
  同时,注册成立10个乡(镇)扶贫开发公司,申报产业发展项目166个,预算投资31969.89万元。截至2017年,全县新发展辣椒、无筋豆等“短平快”产业7334亩;累计发展竹子、核桃、橡胶、茶叶、坚果等农林产业201万亩,全县农民人均产业面积达13.6亩,打牢了脱贫致富的基础。

返回
2025年07月12日  第7853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沧源辣椒种植农民得实惠

刊发时间:2018-02-22 A1版  作者:关汪武 汪梦莹 【字体:大 中 小】

  寒冬时节,走进沧源自治县班洪乡南板村辣椒种植地,群众采摘辣椒、运输、过秤……一片繁忙景象。
  “我种的辣椒,虽然没有达到预期的亩产量,但由于是反季辣椒,价格高,产值没有受到影响。”南板村1组椒农鲁学明在销售辣椒时,喜出望外。他告诉笔者,自家今年的4亩辣椒丰收在望,这多亏有了产业扶贫和专业合作社的带动,解决了大家无发展项目和技术的难题,如今全村的辣椒陆续采摘上市,1亩辣椒收入6000元左右。
  南板村是班洪乡资源条件较好的建制村之一,全村共有12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476户2025人,有耕地面积6387亩,人均3.15亩、户均13.4亩。而2015年以前,该村即便有这样的优势,却因缺乏资金、项目和技术,产业发展滞后,村民们增收困难。
  村党支部书记李江华介绍,过去的南板村,村民们只能守着传统产业过日子,收入不稳定。早在2015年初,村“两委”就想通过发展其它产业带动村民增收,但没有资金、项目、技术,都是纸上谈兵。随着,全县产业扶贫力度的加大,通过扶持资金的注入和成立专业合作社,解决了南板村的发展难题,目前,全村发展起了558.3亩辣椒产业,村民们有望在辣椒产业上人均增收1600元。
  据了解,着眼于破解制约农村产业发展的瓶颈。近年来,沧源紧紧围绕脱贫摘帽的目标,不断创新产业扶贫模式,采取“村委会+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等模式,带动农村群众大力发展产业。目前,全县已培育班洪辣椒种植、刀董林下养鸡、芒卡沃柑种植、怕拍魔芋种植、马落种草养牛、翁丁旅游发展等18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使农村群众增收有项目、有技术、有带动。发展股份合作经济项目157个,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401万元。
  同时,注册成立10个乡(镇)扶贫开发公司,申报产业发展项目166个,预算投资31969.89万元。截至2017年,全县新发展辣椒、无筋豆等“短平快”产业7334亩;累计发展竹子、核桃、橡胶、茶叶、坚果等农林产业201万亩,全县农民人均产业面积达13.6亩,打牢了脱贫致富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