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江生态林业建设激发脱贫活力

全县林业总产值达16.22亿元,林农人均纯收入达5307元
刊发时间:2018-02-27 A1版  作者:苏义巫

  本报讯    (通讯员    苏义巫)    双江自治县以建设生态文明为总目标,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修复、产业发展和脱贫攻坚相结合,着力激发林业发展活力,让生态林业成为精准脱贫的持久动力。
  抓生态修复,奠定决胜脱贫攻坚基础。近年来,全县新造林91.81万亩,城乡义务植树612.35万株,退耕还林12.2万亩,陡坡地生态治理2万亩。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取得成效,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3.58%,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1.53平方米,水岸绿化率92.6%,道路绿化率88%,村屯绿化率71.5%,创建“森林村庄”重点村21个、市级生态村60个、省市县“绿色学校”71所、市级“绿色社区”1个,抓好森林资源保护,森林覆盖率达68.32%。国有林场改革顺利推进,林场基础设施建设极大改善,国有林区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林地保有量快速增长。“增花增果增绿”行动成效明显,累计种植各类花木47.3万株,依法取缔和关停违法采石场并恢复绿化。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县城”,荣获“全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称号,沙河乡获“省级生态乡”、勐库镇冰岛村获“全国生态文明村”称号。
  抓产业建设,拓宽农民持续增收渠道。截至2017年底,全县建成林产业基地176.76万亩,林农人均达12亩以上。其中,泡核桃50万亩,挂果面积20万亩,产量20.3万吨,产值4.3亿元;澳洲坚果20.78万亩,挂果面积1.75万亩,产量594万吨,产值1663万元;竹子45.32万亩,速生丰产林35.02万亩,珍贵用材林2.74万亩,其它经济林23.17万亩,以茯苓、大黄藤、葛根、三七、白芨、龙胆草等为主的林下产业基地8万亩;全县有育苗大户34户,面积2177.6亩,育苗1793.1万株;林下特色养殖3万头(只),产值达1000万元。森林旅游人数达1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800万元。全县林业总产值达16.22亿元,林农人均纯收入5307元。
  抓生态补偿,扎实推进精准脱贫工作。将新一轮退耕还林、生态公益林补偿、高价值经济林木种植、生态护林员选聘、农村能源建设项目向贫困村贫困户倾斜,不断提高建档立卡贫困户收入。2014年以来累计投入林业生态扶贫资金24360.13万元,建档立卡贫困户受益2153.9万元。其中,2014至2015年投入3404.9万元,建档立卡贫困户受益568万元;2016年投入7688.61万元,建档立卡贫困户受益779.3万元;2017年到位资金13266.63万元,目前已投入5889.21万元,建档立卡贫困户受益775万元。

返回
2025年07月12日  第7858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双江生态林业建设激发脱贫活力

全县林业总产值达16.22亿元,林农人均纯收入达5307元

刊发时间:2018-02-27 A1版  作者:苏义巫 【字体:大 中 小】

  本报讯    (通讯员    苏义巫)    双江自治县以建设生态文明为总目标,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修复、产业发展和脱贫攻坚相结合,着力激发林业发展活力,让生态林业成为精准脱贫的持久动力。
  抓生态修复,奠定决胜脱贫攻坚基础。近年来,全县新造林91.81万亩,城乡义务植树612.35万株,退耕还林12.2万亩,陡坡地生态治理2万亩。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取得成效,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3.58%,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1.53平方米,水岸绿化率92.6%,道路绿化率88%,村屯绿化率71.5%,创建“森林村庄”重点村21个、市级生态村60个、省市县“绿色学校”71所、市级“绿色社区”1个,抓好森林资源保护,森林覆盖率达68.32%。国有林场改革顺利推进,林场基础设施建设极大改善,国有林区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林地保有量快速增长。“增花增果增绿”行动成效明显,累计种植各类花木47.3万株,依法取缔和关停违法采石场并恢复绿化。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县城”,荣获“全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称号,沙河乡获“省级生态乡”、勐库镇冰岛村获“全国生态文明村”称号。
  抓产业建设,拓宽农民持续增收渠道。截至2017年底,全县建成林产业基地176.76万亩,林农人均达12亩以上。其中,泡核桃50万亩,挂果面积20万亩,产量20.3万吨,产值4.3亿元;澳洲坚果20.78万亩,挂果面积1.75万亩,产量594万吨,产值1663万元;竹子45.32万亩,速生丰产林35.02万亩,珍贵用材林2.74万亩,其它经济林23.17万亩,以茯苓、大黄藤、葛根、三七、白芨、龙胆草等为主的林下产业基地8万亩;全县有育苗大户34户,面积2177.6亩,育苗1793.1万株;林下特色养殖3万头(只),产值达1000万元。森林旅游人数达1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800万元。全县林业总产值达16.22亿元,林农人均纯收入5307元。
  抓生态补偿,扎实推进精准脱贫工作。将新一轮退耕还林、生态公益林补偿、高价值经济林木种植、生态护林员选聘、农村能源建设项目向贫困村贫困户倾斜,不断提高建档立卡贫困户收入。2014年以来累计投入林业生态扶贫资金24360.13万元,建档立卡贫困户受益2153.9万元。其中,2014至2015年投入3404.9万元,建档立卡贫困户受益568万元;2016年投入7688.61万元,建档立卡贫困户受益779.3万元;2017年到位资金13266.63万元,目前已投入5889.21万元,建档立卡贫困户受益77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