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妇联改革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本报讯 (记者 贺 玲 通讯员 吴泽云) 2017年,我市妇联系统全面实施改革创新,全市妇联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
为全面推进妇联改革,我市出台《临沧市妇联改革实施方案》,成立全市妇联改革领导小组,多次组织召开全市妇联改革工作推进会议、座谈会、培训班,提高政治站位,明确改革方向。制定《临沧市妇联改革实施方案》《临沧市妇联直接联系和服务妇女群众制度(试行)》,建立妇联领导班子分片包干联系制度等改革任务清单和制度文件;加强调研督导,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传导压力,推动和指导县(区)妇联改革工作有序开展。
目前,8县(区)中6个县(区)妇联改革方案已出台,永德县、双江自治县的改革方案分别提交各县深改办。市妇联内设机构职能得到进一步调整优化。调整后,市妇联机关内设办公室、发展和组织联络科、维权和家庭儿童科、市妇儿工委办公室综合科4个正科级机构。设立市妇女儿童发展中心,加挂市妇联网络和新媒体中心牌子,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市妇联“缺编制”的问题,壮大了工作队伍。机关干部通过到社区报到、挂钩联系贫困户、建立临沧妇工微信群等形式,落实“下基层、访妇情、办实事”长效机制,加强对基层妇女群众的联系和服务。基层妇联组织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在全省首家联合市委组织部印发《关于做好全市村(社区)妇代会改建妇联及扩大乡镇(街道)妇联组织成员工作的通知》,并在全省率先完成村(社区)妇代会改建妇联及扩大乡(镇)妇联组织成员工作。改扩建后,全市936个村(社区)妇代会统一改建为村(社区)妇联,选举产生14153 名执委,比改革前增加 9541名,选举产生村(社区)妇联主席936名,专兼职副主席 3008名,实现了村(社区)妇联主席100%进入村(社区)两委的目标;77个乡(镇、街道)妇联共选出执委1941名,比改革前增加1298名,配备专兼职副主席 409名,乡(镇、街道)妇联主席均由同级党政班子中女性成员兼任。有效延伸妇联工作,壮大基层妇联工作力量。市县(区)两级妇联争取落实妇联改革工作经费194.2万元,妇联改革工作经费得到保障,全市和临翔区妇联改革工作经验在全省基层妇联组织区域化建设改革创新推进会议上进行交流,得到好评。各级妇联组织还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和网站、微信公众号、手机报等媒体和遍布城乡的妇女儿童之家等妇女工作阵地,阐释政策,宣讲理论,把妇联改革的意义、方法讲清楚、讲明白。
市妇联在《临沧日报》开设“妇联改革专栏”,各县(区)积极报送推进改革工作中的好典型,努力营造良好的改革氛围。在宣传工作中注重创新方法,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临沧妇女故事,传播改革声音。双江县统一制作宣传用语,做到全县改革用一个声音说话。镇康县把改革政策编成“阿数瑟”打歌调,寓教于乐扩大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