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忙麓茶

刊发时间:2018-03-04 A3版  作者:李 春

  邦东茶的精华即忙麓茶,历史永远记着忙麓茶流传辉煌的一页。忙麓山位于邦东乡境内,从临邦公路到忙麓山公路临翔区里程约24公里,海拔740米至950米之间,占地1万多亩忙麓山具有独特的自然环境,气候温和,日夜温差大,森林大面积覆盖,澜沧江云海弥漫,其早朝阳晚背阴的山势,使得日照时间短,且多为漫射光照射,加之雨量充沛,温度高,土壤富含腐殖质,土质疏松,含有茶树生长所需的有机质和微量元素。在这样生态条件下生长的茶树植株健壮,芽叶肥实厚重,为茶叶优良品质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
  忙麓山近一半的面积是茶园,茶树大部份基围在80至90厘米左右。奇怪的是,与忙麓山仅一江之隔的江对岸,无人种茶,江东岸因种出的茶叶品质不佳,偶有几株不成气候。更让人吃惊的是,江东岸遍地有铁树,可见其自然环境之特别。忙麓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条件,使得它在历史上一度享有盛名,至今上了年纪的老人都有耳闻。清末民初,《缅宁县志》记述:“种茶户全县约六七千户……邦东乡则蛮鹿(忙麓)、锡规尤特著,蛮鹿(忙麓)茶色味之佳,超过其他产茶区。”既然“色味之佳,超过其他产茶区”,可以想象当时(忙麓茶)在临沧应有的地位,这自然就成为县内要员和富豪们以及文人墨客品茗的首选,同时也是接待嘉宾的首选。后人有诗吟道:“千载长居深山里,忽然有运到京华。才惊眼为牡丹困,更喜梅因瑞雪发。梦境难求唯可遇,幽思不遂尽磋呀。若能一日车船至,从此美名满天涯。”在《临沧县志》记述中,对忙麓茶的评价也是最为突出的:“较名贵的初制青茶是忙麓茶,忙麓茶产于邦东乡忙麓村,茶水的浓度高,清澈,经久耐泡,饮后爽口回味”。《临沧风物志》名茶篇中记述:“邦东驯化茶为大叶茶或称长叶茶,含氨基酸32.9%,咖啡碱3.61%,水浸泡物40.49%。用邦东茶制作的功夫红茶色泽乌润、金毫显露,滋味醇和鲜美,汤色红艳带金圈。用于制作青茶,外形显白毫,茶叶清香回味。
  忙麓山的忙麓茶园属传统采摘自然生长型,树枝盘曲向上、经上百年的人工无意造作,形成的造型古怪嶙峋,似卧龙、似飞禽展翅,既易攀援采摘又极具富有观赏价值。因此可以这样说,忙麓茶连起了忙麓人民的生活,忙麓人民的饮品里有茶树王的魂灵,有茶树王的背影,有茶树王的圣洁。忙麓山村民的祖辈有的就在忙麓山居住,且多为傣族。种植茶叶以制成沱茶成品到邦东街、景东牛从碑街、小厂街销售。到20世纪70年代的“集村”运动,才陆续搬到昔归集中居住。从此,忙麓茶园就由昔归村民采摘。根据有关资料记述,忙麓地名为傣语音译(不同的书籍记述,其汉字也不同,大致有:蛮鹿、蛮绿、忙六、忙鹿、忙麓等几种,本文采用第五种),忙:寨子,麓:雾露山,忙麓:雾露寨。在昔归忙麓这一带,忙麓山人类居住较早,从考古发现的古代文化遗迹上看,给忙麓山增添了更加神秘的色彩。品味忙麓茶,茶香,梦乡的韵味。茶香飘飘渺渺,如深谷的幽兰若隐若显,若用鼻子嗅嗅,不经意地直沁人肺腑。举杯慢慢啜那茶汤,香郁味醇,舌头茶韵清香;而细细地品茗,回味中却略带甘甜。只觉香醇飘逸,神清气爽;只觉四肢百骸,通体舒泰。人生来去匆匆,生活的重压使得许多人心浮气燥,在茶乡这天然氧吧中放纵,在茶壶中寻找乐趣不失为一种雅嗜。忙麓茶人,谈笑风生,怡然自得,一派祥和景象。对茶未品先知,茶气栗香四溢,轻轻品上一口,沁人心脾,一时疲劳顿消。“好茶!好茶!”忙麓茶以“色绿、香郁、味醇 、形美”四绝而享誉中外。茶叶在杯中逐渐伸展,上下沉浮,汤明色绿,历历在目,仔细观赏,真可说是一种艺术享受。此茶冲泡后杯中白云翻滚,清香袭人。听老茶客们说,品先苦后甜的忙麓茶,和人生道理有相似之处。我虽不是茶道行家,然而常常听得入迷,觉得茶确实不可思议。再看古人造的这个“茶”字,上头草下边木,中间是个人,盖喻人生草木之中谓之茶。光从这个字就看出了人与茶不可割舍的关系。你看这弥漫芳香、袅袅渺渺的茶,而是一种人生的姿态,淡然看待得失、荣辱与成败的人生姿态。细品一口茶,随着沁入心扉的感觉,再糟的心情也会变得便会豁达,便会发现一切的一切不过是过眼云烟,永存的是人的精神。细品清茶淡水,只觉热气飘然茶香四溢,郁闷的心胸舒畅了许多,在静逸安恬中能找到了一份清醒,找到了笑看云卷云舒,坦然帷幄世事的人生姿态。带回办公室喝茶时,耳边,宛若听到清脆的筝声在翻腾,升华,与茶味完美地融合,交织。也好像真正地置身茶园,和煦的阳光,湿润的空气,还有满眼的绿茶,蜂蝶嬉戏,鸟语花香,置身于此情此景,岂不妙哉?一壶茶摆在面前,喝后每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感觉,如有大同,伴着知音相逢的喜悦,也实属难得了。无论怎样,喝茶时若有三五好友的交流兼调侃应该算是一件幸事,比起一人独饮要趣味得多,也快乐得多。
  众所周知,茶的味道是苦尽甘来,有如人生。在艰苦奋斗的苦难终究会凝结成甘露降临与人生之中。这就是生活真正的魅力。只有这种苦能锻炼出真正的意志,只有这种苦能挖掘出自己的潜力,只有这种苦能体验出成功的快乐。虽说,喝茶是很普通、平常的小事。但确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和发现。严格的说,喝茶的过程就是生命感悟和人生感悟的过程。
  人生的旅途上劳累时,抽一点空闲,泡上一杯香茶,放下世间所有的一切,让心静静地融入在茶水中。这不仅能体会到品茶的乐趣,更是品茶时那独有的心境。虽然茶叶只是一片片植物的叶子,生长在田野中。却包藏着无数生命的秘密,凝望蓝色的天空,看见那云彩变化的模样,听见溪水的淙淙声,就像有人在向你作心灵的倾诉。这正是品茶之人的心境。当心处在一种清心、悦愉的状态下。虽身在嘈杂喧闹、浮华的城市生活之中,可是心却在青山绿水之间,在蓝天白云之间遨游。有了这份心境,便天天是好日,夜夜是良宵。
  所以,品茶实际上是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它追求的是真善美。只要用心,人人都可以领悟茶中之道。在忙麓品茶,我懂得了在茶面前是人人平等的,没有贵贱之分,高低之别,也没有长幼之分,男女之异。茶代表的是和平,是平等,是相互尊重,是善良美好人性的完善。品茶的感受当然是最好的。香茶入杯冲泡,但见芽头浮沉如刀枪云集、龙飞凤舞;闻之香气袭人,品之回味甘甜……

返回
2025年07月13日  第7863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话说忙麓茶

刊发时间:2018-03-04 A3版  作者:李 春 【字体:大 中 小】

  邦东茶的精华即忙麓茶,历史永远记着忙麓茶流传辉煌的一页。忙麓山位于邦东乡境内,从临邦公路到忙麓山公路临翔区里程约24公里,海拔740米至950米之间,占地1万多亩忙麓山具有独特的自然环境,气候温和,日夜温差大,森林大面积覆盖,澜沧江云海弥漫,其早朝阳晚背阴的山势,使得日照时间短,且多为漫射光照射,加之雨量充沛,温度高,土壤富含腐殖质,土质疏松,含有茶树生长所需的有机质和微量元素。在这样生态条件下生长的茶树植株健壮,芽叶肥实厚重,为茶叶优良品质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
  忙麓山近一半的面积是茶园,茶树大部份基围在80至90厘米左右。奇怪的是,与忙麓山仅一江之隔的江对岸,无人种茶,江东岸因种出的茶叶品质不佳,偶有几株不成气候。更让人吃惊的是,江东岸遍地有铁树,可见其自然环境之特别。忙麓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条件,使得它在历史上一度享有盛名,至今上了年纪的老人都有耳闻。清末民初,《缅宁县志》记述:“种茶户全县约六七千户……邦东乡则蛮鹿(忙麓)、锡规尤特著,蛮鹿(忙麓)茶色味之佳,超过其他产茶区。”既然“色味之佳,超过其他产茶区”,可以想象当时(忙麓茶)在临沧应有的地位,这自然就成为县内要员和富豪们以及文人墨客品茗的首选,同时也是接待嘉宾的首选。后人有诗吟道:“千载长居深山里,忽然有运到京华。才惊眼为牡丹困,更喜梅因瑞雪发。梦境难求唯可遇,幽思不遂尽磋呀。若能一日车船至,从此美名满天涯。”在《临沧县志》记述中,对忙麓茶的评价也是最为突出的:“较名贵的初制青茶是忙麓茶,忙麓茶产于邦东乡忙麓村,茶水的浓度高,清澈,经久耐泡,饮后爽口回味”。《临沧风物志》名茶篇中记述:“邦东驯化茶为大叶茶或称长叶茶,含氨基酸32.9%,咖啡碱3.61%,水浸泡物40.49%。用邦东茶制作的功夫红茶色泽乌润、金毫显露,滋味醇和鲜美,汤色红艳带金圈。用于制作青茶,外形显白毫,茶叶清香回味。
  忙麓山的忙麓茶园属传统采摘自然生长型,树枝盘曲向上、经上百年的人工无意造作,形成的造型古怪嶙峋,似卧龙、似飞禽展翅,既易攀援采摘又极具富有观赏价值。因此可以这样说,忙麓茶连起了忙麓人民的生活,忙麓人民的饮品里有茶树王的魂灵,有茶树王的背影,有茶树王的圣洁。忙麓山村民的祖辈有的就在忙麓山居住,且多为傣族。种植茶叶以制成沱茶成品到邦东街、景东牛从碑街、小厂街销售。到20世纪70年代的“集村”运动,才陆续搬到昔归集中居住。从此,忙麓茶园就由昔归村民采摘。根据有关资料记述,忙麓地名为傣语音译(不同的书籍记述,其汉字也不同,大致有:蛮鹿、蛮绿、忙六、忙鹿、忙麓等几种,本文采用第五种),忙:寨子,麓:雾露山,忙麓:雾露寨。在昔归忙麓这一带,忙麓山人类居住较早,从考古发现的古代文化遗迹上看,给忙麓山增添了更加神秘的色彩。品味忙麓茶,茶香,梦乡的韵味。茶香飘飘渺渺,如深谷的幽兰若隐若显,若用鼻子嗅嗅,不经意地直沁人肺腑。举杯慢慢啜那茶汤,香郁味醇,舌头茶韵清香;而细细地品茗,回味中却略带甘甜。只觉香醇飘逸,神清气爽;只觉四肢百骸,通体舒泰。人生来去匆匆,生活的重压使得许多人心浮气燥,在茶乡这天然氧吧中放纵,在茶壶中寻找乐趣不失为一种雅嗜。忙麓茶人,谈笑风生,怡然自得,一派祥和景象。对茶未品先知,茶气栗香四溢,轻轻品上一口,沁人心脾,一时疲劳顿消。“好茶!好茶!”忙麓茶以“色绿、香郁、味醇 、形美”四绝而享誉中外。茶叶在杯中逐渐伸展,上下沉浮,汤明色绿,历历在目,仔细观赏,真可说是一种艺术享受。此茶冲泡后杯中白云翻滚,清香袭人。听老茶客们说,品先苦后甜的忙麓茶,和人生道理有相似之处。我虽不是茶道行家,然而常常听得入迷,觉得茶确实不可思议。再看古人造的这个“茶”字,上头草下边木,中间是个人,盖喻人生草木之中谓之茶。光从这个字就看出了人与茶不可割舍的关系。你看这弥漫芳香、袅袅渺渺的茶,而是一种人生的姿态,淡然看待得失、荣辱与成败的人生姿态。细品一口茶,随着沁入心扉的感觉,再糟的心情也会变得便会豁达,便会发现一切的一切不过是过眼云烟,永存的是人的精神。细品清茶淡水,只觉热气飘然茶香四溢,郁闷的心胸舒畅了许多,在静逸安恬中能找到了一份清醒,找到了笑看云卷云舒,坦然帷幄世事的人生姿态。带回办公室喝茶时,耳边,宛若听到清脆的筝声在翻腾,升华,与茶味完美地融合,交织。也好像真正地置身茶园,和煦的阳光,湿润的空气,还有满眼的绿茶,蜂蝶嬉戏,鸟语花香,置身于此情此景,岂不妙哉?一壶茶摆在面前,喝后每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感觉,如有大同,伴着知音相逢的喜悦,也实属难得了。无论怎样,喝茶时若有三五好友的交流兼调侃应该算是一件幸事,比起一人独饮要趣味得多,也快乐得多。
  众所周知,茶的味道是苦尽甘来,有如人生。在艰苦奋斗的苦难终究会凝结成甘露降临与人生之中。这就是生活真正的魅力。只有这种苦能锻炼出真正的意志,只有这种苦能挖掘出自己的潜力,只有这种苦能体验出成功的快乐。虽说,喝茶是很普通、平常的小事。但确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和发现。严格的说,喝茶的过程就是生命感悟和人生感悟的过程。
  人生的旅途上劳累时,抽一点空闲,泡上一杯香茶,放下世间所有的一切,让心静静地融入在茶水中。这不仅能体会到品茶的乐趣,更是品茶时那独有的心境。虽然茶叶只是一片片植物的叶子,生长在田野中。却包藏着无数生命的秘密,凝望蓝色的天空,看见那云彩变化的模样,听见溪水的淙淙声,就像有人在向你作心灵的倾诉。这正是品茶之人的心境。当心处在一种清心、悦愉的状态下。虽身在嘈杂喧闹、浮华的城市生活之中,可是心却在青山绿水之间,在蓝天白云之间遨游。有了这份心境,便天天是好日,夜夜是良宵。
  所以,品茶实际上是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它追求的是真善美。只要用心,人人都可以领悟茶中之道。在忙麓品茶,我懂得了在茶面前是人人平等的,没有贵贱之分,高低之别,也没有长幼之分,男女之异。茶代表的是和平,是平等,是相互尊重,是善良美好人性的完善。品茶的感受当然是最好的。香茶入杯冲泡,但见芽头浮沉如刀枪云集、龙飞凤舞;闻之香气袭人,品之回味甘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