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翔区强造血功能提内生动力

刊发时间:2018-03-07 A1版  作者:杨中美 刘子兰

思想引导  典型示范

临翔区强造血功能提内生动力

  本报讯   (特约记者   杨中美  通讯员  刘子兰)   临翔区聚焦目标任务,深入开展“自强、诚信、感恩”主题实践活动,以“五推进”助力脱贫攻坚,不断激发群众内生动力,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开展宣传引导推进。全区各职能部门积极整合资源,向贫困群众印发脱贫攻坚政策普及读物;依托宣讲团,组织广大党员干部、驻村扶贫工作队员、挂包帮扶责任人进村入户开展宣讲,通过感恩党课、流动党校、宣讲报告等形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委、政府脱贫攻坚的政策措施;区级媒体平台推出一批有分量、有影响的综合性报道,准确全面解读有关脱贫攻坚精神,生动反映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措施、成效和经验,营造学习榜样,激发群众自力更生、脱贫致富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凝聚各方力量,形成社会共识。
  文艺汇演助力推进。结合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文化下乡暨扶贫宣传文艺演出活动,区文体广电旅游局、农村(社区)文艺队,精心编排了一批以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党委政府脱贫攻坚工作政策措施、群众思想认识以及群众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获得感为主要内容的优秀文艺作品,以送文化下乡暨扶贫宣传的形式组织文艺队到各乡(镇、街道)开展专题文艺演出,提升群众的精气神。
  利用典型示范推进。以贫困户现身说法、选树脱贫攻坚先进典型、为贫困户颁发脱贫光荣牌证、每年以村为单位发布脱贫光荣榜等方式,树立脱贫光荣的导向,激发贫困群众不甘落后、自强脱贫。以乡(镇、街道)、村组为主体,组织劳动模范、致富能手、脱贫攻坚带头人、脱贫先进户,开展“脱贫攻坚我来说”等活动,教育和鼓舞贫困群众,激发脱贫攻坚的信心和决心。
  强化村寨氛围营造和村史室建设推进。2017年,重点打造28个建档立卡贫困重点村、36个脱贫攻坚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村寨文化氛围营造,持续推进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夯实脱贫攻坚人文根基。在102个村(社区)开展村史室建设,让广大人民群众全面了解历史沿革、民俗民风、发展进程、党的惠农政策等方面,在农民群众中营造饮水思源、富而思进的良好氛围,号召广大群众勤劳致富,知恩知足,感恩奋进。
  防微杜渐普法推进。司法部门牵头,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在贫困群众中开展普法宣传。结合群众身边的案例进行普法教育,重点组织学习宣传与农村工作、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重点加强不诚信、不讲孝道、不懂得感恩、不守社会公德人群的法制教育,让党员群众知敬畏、明是非。以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为重点,依法规范农村各种利益关系,认真排查不稳定因素,正确处理各种矛盾纠纷,为群众安居乐业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返回
2025年07月13日  第7866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临翔区强造血功能提内生动力

刊发时间:2018-03-07 A1版  作者:杨中美 刘子兰 【字体:大 中 小】

思想引导  典型示范

临翔区强造血功能提内生动力

  本报讯   (特约记者   杨中美  通讯员  刘子兰)   临翔区聚焦目标任务,深入开展“自强、诚信、感恩”主题实践活动,以“五推进”助力脱贫攻坚,不断激发群众内生动力,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开展宣传引导推进。全区各职能部门积极整合资源,向贫困群众印发脱贫攻坚政策普及读物;依托宣讲团,组织广大党员干部、驻村扶贫工作队员、挂包帮扶责任人进村入户开展宣讲,通过感恩党课、流动党校、宣讲报告等形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委、政府脱贫攻坚的政策措施;区级媒体平台推出一批有分量、有影响的综合性报道,准确全面解读有关脱贫攻坚精神,生动反映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措施、成效和经验,营造学习榜样,激发群众自力更生、脱贫致富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凝聚各方力量,形成社会共识。
  文艺汇演助力推进。结合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文化下乡暨扶贫宣传文艺演出活动,区文体广电旅游局、农村(社区)文艺队,精心编排了一批以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党委政府脱贫攻坚工作政策措施、群众思想认识以及群众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获得感为主要内容的优秀文艺作品,以送文化下乡暨扶贫宣传的形式组织文艺队到各乡(镇、街道)开展专题文艺演出,提升群众的精气神。
  利用典型示范推进。以贫困户现身说法、选树脱贫攻坚先进典型、为贫困户颁发脱贫光荣牌证、每年以村为单位发布脱贫光荣榜等方式,树立脱贫光荣的导向,激发贫困群众不甘落后、自强脱贫。以乡(镇、街道)、村组为主体,组织劳动模范、致富能手、脱贫攻坚带头人、脱贫先进户,开展“脱贫攻坚我来说”等活动,教育和鼓舞贫困群众,激发脱贫攻坚的信心和决心。
  强化村寨氛围营造和村史室建设推进。2017年,重点打造28个建档立卡贫困重点村、36个脱贫攻坚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村寨文化氛围营造,持续推进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夯实脱贫攻坚人文根基。在102个村(社区)开展村史室建设,让广大人民群众全面了解历史沿革、民俗民风、发展进程、党的惠农政策等方面,在农民群众中营造饮水思源、富而思进的良好氛围,号召广大群众勤劳致富,知恩知足,感恩奋进。
  防微杜渐普法推进。司法部门牵头,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在贫困群众中开展普法宣传。结合群众身边的案例进行普法教育,重点组织学习宣传与农村工作、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重点加强不诚信、不讲孝道、不懂得感恩、不守社会公德人群的法制教育,让党员群众知敬畏、明是非。以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为重点,依法规范农村各种利益关系,认真排查不稳定因素,正确处理各种矛盾纠纷,为群众安居乐业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