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莹莹:致富不忘感党恩

刊发时间:2018-03-08 A1版  作者:李汪兴

  “我时刻在想,之所以有今天的成绩,是因为党的培养和政府的扶持。我要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用实际行动感谢党的关怀、政府的扶持,将感激之恩回报群众、回报社会”。这是沧源自治县勐董社区专业养牛合作社负责人肖莹莹经常说的一句话。
  2007年,只有初中文化的肖莹莹看到沧源县水质好,无污染,发展绿色、无公害食品条件得天独厚,具备发展优质、绿色食品的基本因素。同时,农作物主要以甘蔗、水稻、小麦为主,每年都产生大量桔杆,加上购买部分草料和收购周边农户的作物桔杆,养殖有足够的饲草料保障。肖莹莹毅然拿出了自己所有的积蓄,购买起猪种、鸡苗,建立了综合养殖场,主要以养殖生态牛、猪和林下鸡为主。
  致富不忘乡亲,通过几年坚持不懈地努力,肖莹莹在脱贫致富的同时不忘感恩,她积极开办相关技术培训,培养更多的养殖能手。2013年,肖莹莹通过与当地党委、政府联系,积极带动勐董镇周边贫困群众一起发展致富,通过申报综合专业养殖合作社,将周边村寨扶贫群众都纳入合作社之中,有钱的出钱、有牛的出牛、有力的出力,以“基地+致富带头人+农户+合作社”的经营方式,带动更多的人增收致富。
  “以前,虽然我们养出来的牛和猪不愁卖,但是卖出去后钱难以拿到手。”养殖户贺井达说,“现在,我们进入合作社后,养出来的牛和猪由肖莹莹来回收,所以钱就不愁拿,此外,她还在科学上、技术上给予我们辅导。”村民们看到养殖合作社获得成功,纷纷跟随肖莹莹一起创业求发展。目前,肖莹莹创建的勐董社区专业养牛合作社,与周边103户农户,其中有60户是建档立卡贫困户,达成购买肉牛协议,收购贫困户的农产品,达到致富增收的效果。
  合作社发展至今,资产投入已达300余万元,种牛存栏数量增至126头,香猪300余头,养殖基地面积从最初的1000平方米扩大到100余亩,固定资产达500多万元。“经过多年努力,专业合作社发展得很好。”肖莹莹说,“现在我们在想尽办法加大养殖覆盖力度,让客户吃到既美味又放心的食品。”
  “巾帼不让须眉,致富不忘感党恩和带领乡亲致富。”这句话能在肖莹莹身上得到鲜活的体现。

返回
2025年07月13日  第7867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肖莹莹:致富不忘感党恩

刊发时间:2018-03-08 A1版  作者:李汪兴 【字体:大 中 小】

  “我时刻在想,之所以有今天的成绩,是因为党的培养和政府的扶持。我要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用实际行动感谢党的关怀、政府的扶持,将感激之恩回报群众、回报社会”。这是沧源自治县勐董社区专业养牛合作社负责人肖莹莹经常说的一句话。
  2007年,只有初中文化的肖莹莹看到沧源县水质好,无污染,发展绿色、无公害食品条件得天独厚,具备发展优质、绿色食品的基本因素。同时,农作物主要以甘蔗、水稻、小麦为主,每年都产生大量桔杆,加上购买部分草料和收购周边农户的作物桔杆,养殖有足够的饲草料保障。肖莹莹毅然拿出了自己所有的积蓄,购买起猪种、鸡苗,建立了综合养殖场,主要以养殖生态牛、猪和林下鸡为主。
  致富不忘乡亲,通过几年坚持不懈地努力,肖莹莹在脱贫致富的同时不忘感恩,她积极开办相关技术培训,培养更多的养殖能手。2013年,肖莹莹通过与当地党委、政府联系,积极带动勐董镇周边贫困群众一起发展致富,通过申报综合专业养殖合作社,将周边村寨扶贫群众都纳入合作社之中,有钱的出钱、有牛的出牛、有力的出力,以“基地+致富带头人+农户+合作社”的经营方式,带动更多的人增收致富。
  “以前,虽然我们养出来的牛和猪不愁卖,但是卖出去后钱难以拿到手。”养殖户贺井达说,“现在,我们进入合作社后,养出来的牛和猪由肖莹莹来回收,所以钱就不愁拿,此外,她还在科学上、技术上给予我们辅导。”村民们看到养殖合作社获得成功,纷纷跟随肖莹莹一起创业求发展。目前,肖莹莹创建的勐董社区专业养牛合作社,与周边103户农户,其中有60户是建档立卡贫困户,达成购买肉牛协议,收购贫困户的农产品,达到致富增收的效果。
  合作社发展至今,资产投入已达300余万元,种牛存栏数量增至126头,香猪300余头,养殖基地面积从最初的1000平方米扩大到100余亩,固定资产达500多万元。“经过多年努力,专业合作社发展得很好。”肖莹莹说,“现在我们在想尽办法加大养殖覆盖力度,让客户吃到既美味又放心的食品。”
  “巾帼不让须眉,致富不忘感党恩和带领乡亲致富。”这句话能在肖莹莹身上得到鲜活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