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泊是德 宁静是福

刊发时间:2018-03-11 A3版  作者:杨国祥

  也许,人生就是在处境和心情之间徘徊,在愿望和现实之间挣扎……
  记得上中学时在老师的鼓动下,开始思索人生的意义,于是我读过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 的《钢铁是怎样练成的》,除了敬佩保尔·柯察金的坚韧顽强外,对自己的内心没有多少触动;到了上中专时,为找到人生顺达的坦途,我像当时所有年轻人一样,苦读美国人戴尔卡耐基写的作品,诸如《人性的光辉》《人性的弱点》《美好的人生》《快乐的人生》等书籍,书中的人生道法,不外乎父亲说的逆来顺受,用好心情对待人生,可我永远也做不到,总是处境好心情好,处境糟糕心情也糟糕;转眼间中专毕业,我去了沧源阿佤山工作,在磕磕碰碰、晕晕乎乎、忙忙碌碌中,三十四年光阴一晃而过,一切经历都平淡无奇。
  不久前,有幸品读清初文学批评家毛宗岗评点的《三国演义》版本,尽然把堪称明代三才子之首杨慎的那首“滚滚长江东逝水……”的千古绝唱《临江仙》的词放在篇首作为导言,具有画龙点睛之妙,真乃见解深刻;它实际上也可作人生的导言来看待也!短短的一首词,却和长篇巨制的《红楼梦》一样:须涉世深,年龄稍长,才越能品得出它的个中三味,才越能感受到它的不同凡响,才越能领略到作者对人生的大彻大悟。我最为欣赏的是词中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三句,在这三句诗里,蕴有一种叱咤风云、金戈铁马、大浪淘沙后的淡泊与宁静,它印证了经岁月呼啸世事、沉沦命运、坎坷之余的作者胸中那颗旷达深邃的淡泊宁静之心。杨慎一生,有着得与失、成与败、繁华与落寞,从高中状元京都为官到流放边陲云南,命运的跌宕起伏可谓大矣!但他却终能参悟了“是非成败转头空”的人生,更领悟到即使生命再长也不过百年,为什么要让自己幽怨、痛苦一生而辜负了这大好年华呢?所以,他才能够超然、平静地悟出“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这样深刻的哲理。
  杨慎的词和王维的诗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他们都是把淡泊宁静提升到神圣的高度,把淡泊宁静作为人生最大的追求来对待的。
  慨叹过往岁月,人生苦短,试问几人能过百年?诚如庄周之所言:“人生天地间,如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而短促的一生中,能如影随形、不离不弃、永远陪伴着我们的是心情。千万别小看这心情,它能让天地为之动容、草木为之异色;同样是走进大观园,刘姥姥感到的是开心,林妹妹感到的却是伤心;同样面对如水的月光,李白缠绵浅吟的是:“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而王维潇洒放歌的是:“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林深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同样面对的是长江水,李煜低吟的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而杨慎豪唱的却是“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物无异,景无异,异的是人,因人而异,因心情好坏而异。
  谁都不会喜欢坏心情,但生活中难免会有坏心情;好心情当然人人都喜爱,但它却不会与生俱来,从天而降;它是一个人的品质、人格、修养、才能综合素质的酿造,主要来源于你是否能守得住一颗沉稳淡泊宁静的心,而能让好心情相伴一生,这才是人生最大的财富。
  淡泊宁静,一种多么美好的心态!一种最能救心、补心、养心的精神良方,诸葛亮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视为智慧的化身,他曾告诫自己的儿子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因其充满了人生的智慧遂成千古名言。然而,在浮躁的社会,又有多少人守得住几分淡泊宁静呢?如今世间芸芸众生大多把升官发财视为成功,而人们面对的却是两个世界,一个是身外的世界,一个是内心的世界。世人大多把自己的能量和资本投入到了外在的世界,与天地争斗,与社会打拼,与对手谋略,与朋友应酬,与同事纷争,都是鼓足干劲而乐此不疲;可对于自己内在的灵魂世界,不少人就不会那么好好地去经营打理,去培育滋养了。
  看看世间万象,想想身边的人和事,那些不断被提拔升官晋爵,那些能使存款数额不断加位数,或官阶步步高升的“成功人士”,“成功”给他们带来的只能是短暂的兴奋和躁动,而绝不会是淡泊宁静。不曾拥有时他们只是向往着,一旦拥有了又会开始新的躁动,拥有权力和让钱生钱的欲望会更加强烈得欲壑难填,像染上了毒瘾一样欲罢而不能。当一个人的生命完全处于如此的躁动和折磨之中,灵魂自然也就得不到淡泊宁静了!这样的成功到底又能让人幸福到哪里呢?
  由此看来升官发财并非成功的唯一标准,也许生命成功的标志更在于内在的幸福:一个人能满足于自己的一份工作,满足于自己开个小店,满足于“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温饱无忧的小康生活,都应该是成功的,因为他们内心满足了,淡泊宁静了,知足常乐了,就会感到深深的幸福,而一个人要是欲望无限,就不会实现生命意义上的成功,故我固执地认为,能守住淡泊宁静是人生最幸福、最愉快、最值得珍惜的资源和财富。
  倘若一个人能刻意为之,要做到淡泊宁静,其实也并不难,无非是要节情制欲一点,要清心寡欲些。据说当年很做不到淡泊宁静的朱自清,为寻找淡泊宁静,深夜造访荷塘,把荷塘四周那深邃的淡泊宁静升华成《荷塘月色》的散文,让每个读过它的人都如清泉润心。我也由此深得感悟,淡泊宁静,能让人宽阔、深沉、谦虚、包容;能让人洞观世事、练达人情;能使你不会由于琐事而忧烦,不会每天费尽心机去钻营,不会迷恋于身外之物的权力和金钱,只会培育出你的雅兴,甚至能使你进入一种“闲云游鶴”般的天人归一、物我两忘的超然境界。

返回
2025年07月13日  第7870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淡泊是德 宁静是福

刊发时间:2018-03-11 A3版  作者:杨国祥 【字体:大 中 小】

  也许,人生就是在处境和心情之间徘徊,在愿望和现实之间挣扎……
  记得上中学时在老师的鼓动下,开始思索人生的意义,于是我读过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 的《钢铁是怎样练成的》,除了敬佩保尔·柯察金的坚韧顽强外,对自己的内心没有多少触动;到了上中专时,为找到人生顺达的坦途,我像当时所有年轻人一样,苦读美国人戴尔卡耐基写的作品,诸如《人性的光辉》《人性的弱点》《美好的人生》《快乐的人生》等书籍,书中的人生道法,不外乎父亲说的逆来顺受,用好心情对待人生,可我永远也做不到,总是处境好心情好,处境糟糕心情也糟糕;转眼间中专毕业,我去了沧源阿佤山工作,在磕磕碰碰、晕晕乎乎、忙忙碌碌中,三十四年光阴一晃而过,一切经历都平淡无奇。
  不久前,有幸品读清初文学批评家毛宗岗评点的《三国演义》版本,尽然把堪称明代三才子之首杨慎的那首“滚滚长江东逝水……”的千古绝唱《临江仙》的词放在篇首作为导言,具有画龙点睛之妙,真乃见解深刻;它实际上也可作人生的导言来看待也!短短的一首词,却和长篇巨制的《红楼梦》一样:须涉世深,年龄稍长,才越能品得出它的个中三味,才越能感受到它的不同凡响,才越能领略到作者对人生的大彻大悟。我最为欣赏的是词中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三句,在这三句诗里,蕴有一种叱咤风云、金戈铁马、大浪淘沙后的淡泊与宁静,它印证了经岁月呼啸世事、沉沦命运、坎坷之余的作者胸中那颗旷达深邃的淡泊宁静之心。杨慎一生,有着得与失、成与败、繁华与落寞,从高中状元京都为官到流放边陲云南,命运的跌宕起伏可谓大矣!但他却终能参悟了“是非成败转头空”的人生,更领悟到即使生命再长也不过百年,为什么要让自己幽怨、痛苦一生而辜负了这大好年华呢?所以,他才能够超然、平静地悟出“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这样深刻的哲理。
  杨慎的词和王维的诗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他们都是把淡泊宁静提升到神圣的高度,把淡泊宁静作为人生最大的追求来对待的。
  慨叹过往岁月,人生苦短,试问几人能过百年?诚如庄周之所言:“人生天地间,如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而短促的一生中,能如影随形、不离不弃、永远陪伴着我们的是心情。千万别小看这心情,它能让天地为之动容、草木为之异色;同样是走进大观园,刘姥姥感到的是开心,林妹妹感到的却是伤心;同样面对如水的月光,李白缠绵浅吟的是:“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而王维潇洒放歌的是:“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林深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同样面对的是长江水,李煜低吟的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而杨慎豪唱的却是“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物无异,景无异,异的是人,因人而异,因心情好坏而异。
  谁都不会喜欢坏心情,但生活中难免会有坏心情;好心情当然人人都喜爱,但它却不会与生俱来,从天而降;它是一个人的品质、人格、修养、才能综合素质的酿造,主要来源于你是否能守得住一颗沉稳淡泊宁静的心,而能让好心情相伴一生,这才是人生最大的财富。
  淡泊宁静,一种多么美好的心态!一种最能救心、补心、养心的精神良方,诸葛亮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视为智慧的化身,他曾告诫自己的儿子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因其充满了人生的智慧遂成千古名言。然而,在浮躁的社会,又有多少人守得住几分淡泊宁静呢?如今世间芸芸众生大多把升官发财视为成功,而人们面对的却是两个世界,一个是身外的世界,一个是内心的世界。世人大多把自己的能量和资本投入到了外在的世界,与天地争斗,与社会打拼,与对手谋略,与朋友应酬,与同事纷争,都是鼓足干劲而乐此不疲;可对于自己内在的灵魂世界,不少人就不会那么好好地去经营打理,去培育滋养了。
  看看世间万象,想想身边的人和事,那些不断被提拔升官晋爵,那些能使存款数额不断加位数,或官阶步步高升的“成功人士”,“成功”给他们带来的只能是短暂的兴奋和躁动,而绝不会是淡泊宁静。不曾拥有时他们只是向往着,一旦拥有了又会开始新的躁动,拥有权力和让钱生钱的欲望会更加强烈得欲壑难填,像染上了毒瘾一样欲罢而不能。当一个人的生命完全处于如此的躁动和折磨之中,灵魂自然也就得不到淡泊宁静了!这样的成功到底又能让人幸福到哪里呢?
  由此看来升官发财并非成功的唯一标准,也许生命成功的标志更在于内在的幸福:一个人能满足于自己的一份工作,满足于自己开个小店,满足于“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温饱无忧的小康生活,都应该是成功的,因为他们内心满足了,淡泊宁静了,知足常乐了,就会感到深深的幸福,而一个人要是欲望无限,就不会实现生命意义上的成功,故我固执地认为,能守住淡泊宁静是人生最幸福、最愉快、最值得珍惜的资源和财富。
  倘若一个人能刻意为之,要做到淡泊宁静,其实也并不难,无非是要节情制欲一点,要清心寡欲些。据说当年很做不到淡泊宁静的朱自清,为寻找淡泊宁静,深夜造访荷塘,把荷塘四周那深邃的淡泊宁静升华成《荷塘月色》的散文,让每个读过它的人都如清泉润心。我也由此深得感悟,淡泊宁静,能让人宽阔、深沉、谦虚、包容;能让人洞观世事、练达人情;能使你不会由于琐事而忧烦,不会每天费尽心机去钻营,不会迷恋于身外之物的权力和金钱,只会培育出你的雅兴,甚至能使你进入一种“闲云游鶴”般的天人归一、物我两忘的超然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