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期新闻记者的道德素养
新时代要有新目标,新的一年要有新作为,各行各业是这样,新闻记者也是如此。新闻记者在新时期新闻工作中,要注重提升哪些道德素养呢?
首先要注重个人形象。个人形象看似跟道德素养没有直接关系,但它恰恰是媒体直接给受众的第一形象。受众有时是一个集体,有时是干部群众个体。记者采访时的个人形象,至少要衣冠整齐,言行得体。如果记者衣着邋遢,言行不端,往往给其所在媒体在受众心里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影响媒体背后主管单位的形象和声誉。有一个我熟悉的县级媒体的记者,时逢夏天到县城附近的乡(镇)采访,该记者穿着拖鞋、大短裤,体恤衫搭在肩膀上,在公开场合裸露着上身,给人很不文雅的感觉。更糟糕的是,该记者在吃饭喝酒时举止粗俗,公然调戏女同志。此后,那个乡(镇)干部群众对该记者的评价是“十足的人渣,还做记者呢?”
其次要有公益心、正义感。长期以来,一大批优秀记者塑造了人民记者的光辉形象:执正义之剑,褒奖楷模,抨击丑恶。记者成了人民群众心目中正义的化身,有不平之事长时间解决不了,他们会主动找记者帮忙,希望记者帮他们尽快达成心愿。作为新时期的记者,一定要维护成千上万前辈记者辛辛苦苦才塑造起来的记者光辉形象。要做到这些就要多些公益心,多做些鼓劲加油的主流宣传,多行些惩恶扬善的正义之举;少些私心杂念,切莫以工作之便谋私利。那种被采访单位接待了吃住、还要强烈要求人家安排娱乐的行为是断不可取的。
第三要有社会责任感。社会责任感是记者最重要的道德素养。只有时时处处想到自己肩负责任的记者,才有可能发现有新闻价值的题材,才有动力把报道写好,才有可能成为好记者。一个记者不是把名利作为最高追求,而是把事业作为最高追求,他才可能拥有持续发展的动力。诚信是记者道德素养的根基。记者要交朋友,但没有诚信很难交朋友,更难有知心朋友。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但新闻真实的基本保证是记者的诚信。老实说,报道真实不真实,或者报道有没有不真实的地方,除了采访对象之外,最清楚的就是记者,因为是他亲临第一线的。如果记者缺少诚信,搞了虚假报道,编辑部往往是难以发现的。这是记者对读者和受众是否诚信的问题。也还有记者对采访对象诚信与否的问题。有的记者对采访对象做了好多允诺而不兑现,有的记者甚至利用自己的记者“特权”蒙骗甚至敲诈采访对象,那更是违背职业道德、损害记者形像的行为了。
第四要真心实意与人交朋友。有一部分记者有一个认识上的误区,认为记者的作风就要有“自来熟”的风格,见人称兄道弟,拍拍肩膀,互请吃喝就行了。记者当然可以跟别人“自来熟”,但要注意它一定要建立在真情实感的基础上,如果这种“自来熟”给人一个漂浮的感觉,甚至不可靠的感觉,那就事与愿违了。
第五要时时清楚自己的职责。记者要认识到自己的采访权力是公众性的权力,为什么人家要接受你的采访,要把很多重要的信息告诉你?因为你代表着公众的需求,代表着你所在媒体的委托,甚至代表着媒体背后的主管单位。如果利用公众权力为自己谋不正当的利益,其实和政府官员以权谋私没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