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领导下临沧才真正实现边境安全和社会安宁

刊发时间:2018-03-19 A3版  作者:

  解放前,处于边境前沿的临沧各地不时受到外来侵略,同时各地土匪流寇较多、兵痞地霸横行,那时的临沧各族人民始终处于社会动荡和兵马刀枪祸害之中,苦不堪言。
  1840年,帝国主义占领缅甸以后,就不断对临沧边境进行野蛮侵略和烧杀抢掠。1890年占领缅甸的英军武装侵入阿佤山,光天化日之下在勐董集市抢劫当地佤族群众的水果,受到阻挠后当场枪杀1名佤族群众。随后,英方勘界委员司格德带领500名英军公然烧毁永和佤族寨等4个村寨。1934年,占缅英军250人武装占领班洪炉房银矿,继而武装攻占班洪、班老等地,引发著名的“班洪抗英”斗争事件。入侵英军不断发射燃烧弹,先后烧毁下班老、上班老等佤族村寨,无辜群众死亡数十人,其余群众被迫迁入深山老林避难。1941年开始,占领缅宁的日军派飞机频繁侵入凤庆、镇康、耿马等地投弹轰炸,炸死炸伤农民14人以上,严重制造战争气氛,严重威胁临沧各地群众的生产活动和生命财产安全。从1942年开始,日寇数次侵入南伞、孟定、沧源等地,烧毁孟定波广寨、波乃寨、允坎寨、沙坝寨、芒坎寨、孟定土司衙门以及南伞傣族寨,残害当地群众数十人,仅孟定下城一带就有8名妇女惨遭凌辱。
  解放前的临沧各族人民不仅世代饱受外敌的侵略和欺凌,还深受土匪军痞地霸的压榨祸害。各地层出不穷的股匪流寇不说,单是黄发清、杨再兴两股土匪同流合污以后的作乱时间就长达3年之久(1930年至1932年),人数最多时达到三四百人,先后七、八次打败国民党团防大队,在云县、缅宁(今临翔)、耿马、镇康(今属永德县区域)、双江等地来回流窜,所到之处霸占村寨,大肆杀人放火、砸抢勒索、奸污妇女,无恶不作,直至1933年出逃缅甸后黄发清被引渡回德党枪决(杨再兴一直藏匿缅甸境内),才彻底清除该匪祸患。解放前,临沧各地诸如此类的恶匪层出不穷,群众深恶痛绝又无可奈何地形容:打土匪就像“割韭菜”,“割”了一茬又冒出一茬,今天“割”了明天又冒出来!
  解放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各级人民政权始终竭力维护边境地区的安宁和发展。1960年12月14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缅甸联邦边界条约》,重新确定了中国、缅甸边界线;1961年6月4日,中国代表赵廷俊、缅甸代表丹莱在中国班老新寨签字交换《班洪、班老辖区交接文件》,被英国强加给国民政府的“1941年线”划归缅甸的班洪、班老地区重新回归中华民族大家庭,同时也为建设和平安宁的临沧边境创造了更加有利的国际空间条件。
  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人民解放军的强大保卫下,各种企图进入沧源、镇康等境外边民和武装人员,都无一例外地受到了强力管理控制。1960年,在缅甸军队清剿麻栗林黄大龙部期间,住缅边民先后3批143人涌入中国耿马避难,耿马当地人民政府成功进行妥善处置。1964年,境外国民党军队残余从沧源丫柏垭口窜入,受到570名沧源军民的阻击,最终毙、俘入境敌6人,缴获冲锋枪3挺、卡宾枪6支、子弹603发、反动传单9梱1039份。1966年,镇康蚌孔亮山发生围歼境外土匪的战斗,最终毙、俘入境土匪6人,缴获美制卡宾枪6支、手榴弹2枚、子弹658发。另外,还发生了黄果园事件、班老新寨剿匪战斗、羊弄围剿土匪特务战斗等大小不等的边境斗争。以上这些临沧边境地区曾经面临的复杂严峻形势和各种威胁,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临沧各族人民早已终结解放前那种任由外敌和土匪随意欺凌的不幸境地,均没有对临沧各地的社会稳定大局、发展环境和群众安全造成影响,临沧边境沿线的各族人民保持了安居乐业的安宁环境。正如经历过班洪抗英、中英会勘中缅边界斗争和社会主义边疆建设的保洪忠同志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针对境外“佤联军”威胁时自豪宣讲:“我们有共产党、有人民政府、有军队、有群众,英国、美国、日本都能打败,还怕什么‘佤联军’!”
  近年来,临沧边境安全和稳定遇到了新的严峻挑战,特别是2009年以来,由于毗邻临沧边境的缅甸果敢地区武装冲突持续不断,发生了多起边境事件,但经过中国共产党领导各级人民政府、各族人民群众进行了及时果断科学地对应和处置,构建起“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的边境管理格局,有效化解了对临沧边境地区的挑战和影响,保护了边境安全,维护了边境稳定,保持了临沧稳定发展的一贯局面。与此同时,临沧在“一带一路”建设中、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中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开放优势和战略地位进一步凸显,国务院作出了《关于支持沿边重点地区开发开放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省委、省政府制定了支持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的25条措施,市委、市政府精心制定并大力实施全市“十三五”边境沿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加快临沧对缅开放的“五通”“四个先行”,覆盖边境广大地区的沧源佤山飞机场建成通航,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一区三园”建设和沿边经济带建设蓬勃发展,临沧作为全省“五大出境通道”之一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进展加快。2016年,全市全年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45.9亿元,年增长17.1%,是1989年临沧地区外贸进出口总额0.33亿元的139倍,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临沧边境地区始终保持的稳定安宁和快速发展局势。
  市委党史研究室供稿

返回
2025年07月13日  第7878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在党领导下临沧才真正实现边境安全和社会安宁

刊发时间:2018-03-19 A3版  作者: 【字体:大 中 小】

  解放前,处于边境前沿的临沧各地不时受到外来侵略,同时各地土匪流寇较多、兵痞地霸横行,那时的临沧各族人民始终处于社会动荡和兵马刀枪祸害之中,苦不堪言。
  1840年,帝国主义占领缅甸以后,就不断对临沧边境进行野蛮侵略和烧杀抢掠。1890年占领缅甸的英军武装侵入阿佤山,光天化日之下在勐董集市抢劫当地佤族群众的水果,受到阻挠后当场枪杀1名佤族群众。随后,英方勘界委员司格德带领500名英军公然烧毁永和佤族寨等4个村寨。1934年,占缅英军250人武装占领班洪炉房银矿,继而武装攻占班洪、班老等地,引发著名的“班洪抗英”斗争事件。入侵英军不断发射燃烧弹,先后烧毁下班老、上班老等佤族村寨,无辜群众死亡数十人,其余群众被迫迁入深山老林避难。1941年开始,占领缅宁的日军派飞机频繁侵入凤庆、镇康、耿马等地投弹轰炸,炸死炸伤农民14人以上,严重制造战争气氛,严重威胁临沧各地群众的生产活动和生命财产安全。从1942年开始,日寇数次侵入南伞、孟定、沧源等地,烧毁孟定波广寨、波乃寨、允坎寨、沙坝寨、芒坎寨、孟定土司衙门以及南伞傣族寨,残害当地群众数十人,仅孟定下城一带就有8名妇女惨遭凌辱。
  解放前的临沧各族人民不仅世代饱受外敌的侵略和欺凌,还深受土匪军痞地霸的压榨祸害。各地层出不穷的股匪流寇不说,单是黄发清、杨再兴两股土匪同流合污以后的作乱时间就长达3年之久(1930年至1932年),人数最多时达到三四百人,先后七、八次打败国民党团防大队,在云县、缅宁(今临翔)、耿马、镇康(今属永德县区域)、双江等地来回流窜,所到之处霸占村寨,大肆杀人放火、砸抢勒索、奸污妇女,无恶不作,直至1933年出逃缅甸后黄发清被引渡回德党枪决(杨再兴一直藏匿缅甸境内),才彻底清除该匪祸患。解放前,临沧各地诸如此类的恶匪层出不穷,群众深恶痛绝又无可奈何地形容:打土匪就像“割韭菜”,“割”了一茬又冒出一茬,今天“割”了明天又冒出来!
  解放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各级人民政权始终竭力维护边境地区的安宁和发展。1960年12月14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缅甸联邦边界条约》,重新确定了中国、缅甸边界线;1961年6月4日,中国代表赵廷俊、缅甸代表丹莱在中国班老新寨签字交换《班洪、班老辖区交接文件》,被英国强加给国民政府的“1941年线”划归缅甸的班洪、班老地区重新回归中华民族大家庭,同时也为建设和平安宁的临沧边境创造了更加有利的国际空间条件。
  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人民解放军的强大保卫下,各种企图进入沧源、镇康等境外边民和武装人员,都无一例外地受到了强力管理控制。1960年,在缅甸军队清剿麻栗林黄大龙部期间,住缅边民先后3批143人涌入中国耿马避难,耿马当地人民政府成功进行妥善处置。1964年,境外国民党军队残余从沧源丫柏垭口窜入,受到570名沧源军民的阻击,最终毙、俘入境敌6人,缴获冲锋枪3挺、卡宾枪6支、子弹603发、反动传单9梱1039份。1966年,镇康蚌孔亮山发生围歼境外土匪的战斗,最终毙、俘入境土匪6人,缴获美制卡宾枪6支、手榴弹2枚、子弹658发。另外,还发生了黄果园事件、班老新寨剿匪战斗、羊弄围剿土匪特务战斗等大小不等的边境斗争。以上这些临沧边境地区曾经面临的复杂严峻形势和各种威胁,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临沧各族人民早已终结解放前那种任由外敌和土匪随意欺凌的不幸境地,均没有对临沧各地的社会稳定大局、发展环境和群众安全造成影响,临沧边境沿线的各族人民保持了安居乐业的安宁环境。正如经历过班洪抗英、中英会勘中缅边界斗争和社会主义边疆建设的保洪忠同志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针对境外“佤联军”威胁时自豪宣讲:“我们有共产党、有人民政府、有军队、有群众,英国、美国、日本都能打败,还怕什么‘佤联军’!”
  近年来,临沧边境安全和稳定遇到了新的严峻挑战,特别是2009年以来,由于毗邻临沧边境的缅甸果敢地区武装冲突持续不断,发生了多起边境事件,但经过中国共产党领导各级人民政府、各族人民群众进行了及时果断科学地对应和处置,构建起“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的边境管理格局,有效化解了对临沧边境地区的挑战和影响,保护了边境安全,维护了边境稳定,保持了临沧稳定发展的一贯局面。与此同时,临沧在“一带一路”建设中、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中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开放优势和战略地位进一步凸显,国务院作出了《关于支持沿边重点地区开发开放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省委、省政府制定了支持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的25条措施,市委、市政府精心制定并大力实施全市“十三五”边境沿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加快临沧对缅开放的“五通”“四个先行”,覆盖边境广大地区的沧源佤山飞机场建成通航,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一区三园”建设和沿边经济带建设蓬勃发展,临沧作为全省“五大出境通道”之一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进展加快。2016年,全市全年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45.9亿元,年增长17.1%,是1989年临沧地区外贸进出口总额0.33亿元的139倍,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临沧边境地区始终保持的稳定安宁和快速发展局势。
  市委党史研究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