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第一例肺结节性患者胸腔镜切除术获成功

刊发时间:2018-04-05 A3版  作者:张 清

      本报讯 (通讯员   张 清)   日前,市医院介入科和心胸外科合作,为一名肺结节性患者实施介入手术并获得成功。
3月下旬,市医院心胸外科收治了一名肺内结节性病变大小为1.1×1.0厘米的患者。对肺内结节性病变,以前一直采用开胸治疗方法,不仅创伤大,恢复慢,而且对一些直径小、质地柔软、距离脏层胸膜较远的肺部磨玻璃结节,由于只能根据术前CT判断大致的解剖位置,术中准确定位率低,误诊率高。采用国际先进的肺内微小病变的定位方法—术前弹簧圈定位技术,却可以解决小结节病变术前定位困难,术中寻找病变困难,术后病理标本寻找困难的难题。通过胸腔镜切除术,还可最大限度保留患者的肺功能,利于患者术后恢复,缩短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为此,心胸外科决定借助介入技术精准治疗、微创治疗的优势, 采用国际先进的技术为患者进行治疗。经过主任医师左家顺的精心策划,胸腔镜切除手术如期进行。医生术前在CT引导下将弹簧圈放置于磨玻璃结节处,为了提高精准导向手术效果,介入科利用穿刺针和引导丝配合技术,实施精准标记,精准治疗,圆满完成了肺表面结节标记手术。
目前,患者已经康复出院。据悉,此手术在临沧尚属该技术的首次运用。

返回
2025年07月14日  第7895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我市第一例肺结节性患者胸腔镜切除术获成功

刊发时间:2018-04-05 A3版  作者:张 清 【字体:大 中 小】

      本报讯 (通讯员   张 清)   日前,市医院介入科和心胸外科合作,为一名肺结节性患者实施介入手术并获得成功。
3月下旬,市医院心胸外科收治了一名肺内结节性病变大小为1.1×1.0厘米的患者。对肺内结节性病变,以前一直采用开胸治疗方法,不仅创伤大,恢复慢,而且对一些直径小、质地柔软、距离脏层胸膜较远的肺部磨玻璃结节,由于只能根据术前CT判断大致的解剖位置,术中准确定位率低,误诊率高。采用国际先进的肺内微小病变的定位方法—术前弹簧圈定位技术,却可以解决小结节病变术前定位困难,术中寻找病变困难,术后病理标本寻找困难的难题。通过胸腔镜切除术,还可最大限度保留患者的肺功能,利于患者术后恢复,缩短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为此,心胸外科决定借助介入技术精准治疗、微创治疗的优势, 采用国际先进的技术为患者进行治疗。经过主任医师左家顺的精心策划,胸腔镜切除手术如期进行。医生术前在CT引导下将弹簧圈放置于磨玻璃结节处,为了提高精准导向手术效果,介入科利用穿刺针和引导丝配合技术,实施精准标记,精准治疗,圆满完成了肺表面结节标记手术。
目前,患者已经康复出院。据悉,此手术在临沧尚属该技术的首次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