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绿水青山常伴”
——云南践行绿色节地生态安葬
新华社昆明4月4日电 (记者 林碧锋) 伴随着肃穆的音乐,礼仪师佩戴白色手套,手捧可降解骨灰罐缓缓将其放入花坛,铺上花瓣。随后,民众将一朵朵鲜花敬献于葬区草坪之上。“逝者将与绿水青山常伴。”礼仪师赵爽说。
云南省第三届节地生态安葬活动日前在昆明市石林福座狮山生态陵园举行。迎灵、默哀、送灵、落葬、献花……在45名礼仪师整齐划一的动作中,18位绿色节地生态葬的践行者在此落葬。
“生态安葬全程不焚香、不烧纸。”赵爽说,此次安葬以“不留名、不留碑、不留灰”的形式,将逝者骨灰放置在环保可降解的骨灰罐内,深埋于花坛之下。
“以前很少有人接受这种‘三不留’的生态葬,如今越来越多人开始践行环保理念。”石林福座陵园开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礼兴说。
石林福座陵园开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宝安说,目前公司已开发出可重复利用的生态葬墓位300余个,并着力推广应用现代墓碑,缩减石材资源耗费。
“推行节地生态安葬是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云南省民政厅厅长助理罗军说。
近年来,云南在各类公墓建立生态园区,加快生态安葬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扩大惠民殡葬范围,加大生态安葬奖补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