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着眼国家长治久安推进依法治国的思考
深入学习、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我们党执政兴国根本、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根基、人民幸福安康根源。
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将彻底改变中华民族的思维模式、文化基因、发展能力
中华民族是一个生生不息的伟大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史,分别在不同的时期创造过当时世界发展的领先地位,为世界农业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在近代工业革命后,落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后面,从一定程度上是小农经济、小农思想,限制了资本、市场等要素构成的现代工业经济的发展。中华民族重情、重意、重血缘,天地人合一的朴素思想无法与西方重效率、重实证、重契约、重法律的科学求证思想及市场经济理念抗衡。我们的传统文化思想有其优越性的一面,也有其局限的一面。2010年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发展进入攻坚期、改革进入深水区,如何顺应历史潮流、顺应人民期盼、保持适度科学发展,顺利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提出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顶层设计”方略,具体落实下来,一个就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另一个就是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改革解决动力问题,法治解决保障问题。因此,第一,依法治国是中国发展变为世界发展的需要。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的发展不能只跟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后面,我们要引领世界的发展,而世界经济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制定“游戏规则”的“法制经济”,因此,“法治”意识必须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新主流思维习惯、文化习惯。第二,依法治国是中国人变成世界人的需要。法治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我们目前一些人走出国门如旅游等不文明的案例时有发生;我们现在一定程度一些领域普遍存在“靠关系”工作、“靠关系”办事,拉“小圈子”,立“小山头”,而不是“依法办事”,长期下去,这将严重制约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美国之所以发达,仅硅谷90%精英人才就来自世界各国,海纳百川,有其大;咱们中国发展也是如此,关键是人,是人才。第三,依法治国是大国变成强国的需要。目前,我国经济总量在2010年首次突破日本后名列世界第二,大多数经济学家预测中国经济规模有望在2020年前后超过美国。不管基于何种预测、何种目的,中国的大国经济正在影响世界,如何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只有提倡法制、推进法治,才能取信于世界,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兴,尽量减少与世界各国的文化摩擦、发展冲突、思维矛盾,坚持建立世界公认的“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法律“游戏规则”,保障中国在世界中永续发展的信心、信任、信誉,从而实现大国向强国的转变。
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科学处理好几组关系
学习贯彻《决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方向准、道路清,旗帜鲜明,从思想理论上与党中央、与《决定》保持高度一致。
首先,指导我们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思想是党的指导思想。《决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党的这一指导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的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带领中华民族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强大思想武器,是被历史和现实证明了的真理,真理不是学术思想,虽然,我们提倡兼听则明,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但无论任何工作,我们的指导思想只有一个,那就是党的指导思想,而没有其他什么思想,依法治国也如此。面对多元化社会和多元化的思潮,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这么大一个党、这么大一项事业,如何治理?只有一元化的思想才能凝聚共识、汇聚力量、推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其次,引领我们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决定》指出,要建设五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即,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并从“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做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三个“坚持”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终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决定》概括的这一总目标,纲举目张,科学严谨,要素、过程、方法清楚,既是目标论,也是方法论。
第三,规范我们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道路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决定》指出,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我们知道,世界各国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繁荣昌盛的道路可能不止一条,但中国只有一条,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是中国历史的选择、现实的需要、人民实现富裕安康的期盼,因此,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也只能走这一条唯一正确的道路,什么西方国家的“三权鼎立”、民主宪政可以吸取有益精华为我所用,但绝不上“他们的道”,因为我们与他们的历史、地理、文化、社会、政治、经济“路基”都决然不一样,有一点基本文化常识的人都懂的,作为上层建筑的法治道路怎么能“跟风”呢?不能,“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小则祸国殃民、大则亡党亡国,前苏联、波兰、匈牙利等鲜活的教训发人深省。
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从高、从实、从细、从小处全面贯彻落实
任何工作、任何宏伟蓝图,“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特别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牵一发而动全身,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因此,必须从高,这一点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和《决定》已做了安排部署,接下就是我们各地、各级各部门要不折不扣高标准、严要求的贯彻落实。讲到落实,必须从实,解决问题;从细,法治关乎具体利益的调整和规范,是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的强制行为,必须见微知著,决不能粗枝大叶,走偏、走歪,失之毫厘,谬之千里,三天两头做变更;从小,就贯彻落实而言,无论一个地区、一个单位还是一个人,必须从学习法治常识、养成法治思维、遵守基本规章制度做起,带头依法办事,从小事、就小事积极弘扬宣传普及法治精神,这样法治中国依法治国就会在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决定》的贯彻落实中铺开新篇,不会束之高阁、不会不接地气,发启全民法治,国家就一定能走出历史“兴衰”的怪圈,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永葆中华民族繁荣昌盛、国家长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