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老边境检查站爱心助学暖人心

刊发时间:2018-04-24 A3版  作者:张涛 吴涛

复件-20180423135530so7jdz.jpg

  本报讯   (通讯员   张 涛   吴 涛)   “杨叔叔来了!杨叔叔来了”,沧源自治县班老乡的王安西和白美两个孩子高兴地奔向她们口中的“杨叔叔”是临沧边防支队班老边境检查站站长杨玲,这天,他带领官兵前来慰问看望这两名结对帮扶的困难学生。“我这次语文考试成绩全班第一”“我这学期被评为三好学生”,两个小家伙欣喜的汇报在学校的优异表现,破旧的青瓦房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班老乡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村民们均以种植、养殖业为生,家庭生活普遍困难,许多学生因为家庭贫困不得不辍学回家做农活。为扶贫帮困,让辍学孩子重返校园,班老边境检查站官兵经常深入村寨了解困难学生家庭近期情况,并给孩子送去官兵捐赠的生活费。“我也是农村出生的孩子,吃了很多苦才考上大学,成为一名边防军人。我相信读书可以改变命运,希望更多家庭贫困的孩子有更多机会。” 杨玲说。
  为更好的资助贫困学生,2014年,该站摒弃之前的“2+1”贫困帮扶计划,推行 “1对1定点定人”帮扶政策,站领导率先带头,一对一帮扶资助贫困学生。目前,该站帮助50余名贫困学生完成了读书梦,还长期固定资助6名困难学生继续在校读书,其中杨建波在2016年以504分的成绩成功被云南警官学院录取。班老边境检查站官兵本着每月少抽一包烟,少喝一瓶水就可以帮助一名失学孩子的理念,默默地无私资助,使扶贫助学这根“接力棒”永远相传下去。
  长期以来,该站官兵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立足戍边卫国本职,深入实施爱民固边战略,积极走村寨、访学校,调查了解驻地百姓疾苦,为困难家庭捐款捐物,帮助辍学儿童重返校园,积极联系公益组织和慈善机构为困难群众和驻地学校捐赠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等价值近10万元,援建“爱心书苑”1间,捐赠图书千余册。

返回
2025年07月14日  第7914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班老边境检查站爱心助学暖人心

刊发时间:2018-04-24 A3版  作者:张涛 吴涛 【字体:大 中 小】

复件-20180423135530so7jdz.jpg

  本报讯   (通讯员   张 涛   吴 涛)   “杨叔叔来了!杨叔叔来了”,沧源自治县班老乡的王安西和白美两个孩子高兴地奔向她们口中的“杨叔叔”是临沧边防支队班老边境检查站站长杨玲,这天,他带领官兵前来慰问看望这两名结对帮扶的困难学生。“我这次语文考试成绩全班第一”“我这学期被评为三好学生”,两个小家伙欣喜的汇报在学校的优异表现,破旧的青瓦房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班老乡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村民们均以种植、养殖业为生,家庭生活普遍困难,许多学生因为家庭贫困不得不辍学回家做农活。为扶贫帮困,让辍学孩子重返校园,班老边境检查站官兵经常深入村寨了解困难学生家庭近期情况,并给孩子送去官兵捐赠的生活费。“我也是农村出生的孩子,吃了很多苦才考上大学,成为一名边防军人。我相信读书可以改变命运,希望更多家庭贫困的孩子有更多机会。” 杨玲说。
  为更好的资助贫困学生,2014年,该站摒弃之前的“2+1”贫困帮扶计划,推行 “1对1定点定人”帮扶政策,站领导率先带头,一对一帮扶资助贫困学生。目前,该站帮助50余名贫困学生完成了读书梦,还长期固定资助6名困难学生继续在校读书,其中杨建波在2016年以504分的成绩成功被云南警官学院录取。班老边境检查站官兵本着每月少抽一包烟,少喝一瓶水就可以帮助一名失学孩子的理念,默默地无私资助,使扶贫助学这根“接力棒”永远相传下去。
  长期以来,该站官兵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立足戍边卫国本职,深入实施爱民固边战略,积极走村寨、访学校,调查了解驻地百姓疾苦,为困难家庭捐款捐物,帮助辍学儿童重返校园,积极联系公益组织和慈善机构为困难群众和驻地学校捐赠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等价值近10万元,援建“爱心书苑”1间,捐赠图书千余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