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村扎实开展民族团结示范建设

刊发时间:2018-04-24 A3版  作者:陈 军

党建搭台   党建固本

紫薇村扎实开展民族团结示范建设

  本报讯   (通讯员   陈 军)   凤庆县新华乡紫薇村,是临沧最大的苗族聚居村落。该村牢记习总书记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嘱托,通过县、乡、村三级合力,走出了一条“党建+特色活动场所建设+民族文化保护传承+民族特色产业培育+易地扶贫安置开发”的民族团结示范建设路子。
  党建搭台,民族特色活动场所拓宽活动阵地。该村抓住平坦小组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建设和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建设的大好机遇,整合资源投入近400多万元,建成占地5000平方米的苗文化传承馆1所,苗族文化传承展览展室4个,苗汉双语教室1个,村民活动场所6个,拓宽了活动阵地。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后,乡村两级依托苗文化传承馆、村史室和双语教室,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4场次600多人(次),开展中小学生村史教育、红色爱国主义历史教育6场次140多人(次),开展乡村干部知党恩、感党恩、颂党情主题教育3批(次)180多人(次)。通过举办彝族火把节、苗族新苗节、苗族踩花节等传统民族节日,积极组织开展唱红歌、忆党史、颂党恩等文体活动,不仅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而且实现了民族文化与经济、党建的良性互动。
  党建固本,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开发不断前行。成立苗文化传承保护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建立专门工作机构,配齐工作人员,切实做好纯手工扎染、沃陀罗酒、芦笙、唢呐、歌舞《苍蝇搓脚》等特色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固本正源的同时,培育了精通苗文化、在群众中影响力较高的苗族师傅20人。组建紫微村“信鸡摆尾”歌舞组合等苗族歌舞展演队伍,以党的政策、重点工作、重大项目为主要内容,编排成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规划开发紫微村苗文化踩花山森林公园、紫微村苗家大院等少数民族特色民俗旅游项目,渲染苗族文化,打牢发展基础。
  党建立根,民族产业组推群众增收致富。在引导广大群众巩固烤烟、核桃、畜牧等传统产业的同时,村党组织带领党员群众发展苗族手工刺绣、特色养殖、产业发展,并积极适应电商营销大趋势,开设网店销售苗族刺绣、纯手工扎染、特色米酒、芦笙、弓弩、竖笛等传统手工产业,让传统民族产品涣发新的市场活力。村党组织还结合实际,引导党员群众通过发展特色养殖(野鸡、画眉、田鸡、茶花鸡、锦鸡等)增加收入,示范带动117户苗族群众脱贫致富。2017年,紫薇村经济总收入5415万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856元。
  党建引领,易地扶贫安置开发成效显著。紫薇村依托踩花山森林公园规划建设,累计投资近1200多万元,在大松林安置点分两期建设易地扶贫开发安置点,共安置农户47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1户,安置点极大的改善了苗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方便了广大群众的交流来往,营造了团结和谐的良好氛围。

返回
2025年07月14日  第7914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紫薇村扎实开展民族团结示范建设

刊发时间:2018-04-24 A3版  作者:陈 军 【字体:大 中 小】

党建搭台   党建固本

紫薇村扎实开展民族团结示范建设

  本报讯   (通讯员   陈 军)   凤庆县新华乡紫薇村,是临沧最大的苗族聚居村落。该村牢记习总书记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嘱托,通过县、乡、村三级合力,走出了一条“党建+特色活动场所建设+民族文化保护传承+民族特色产业培育+易地扶贫安置开发”的民族团结示范建设路子。
  党建搭台,民族特色活动场所拓宽活动阵地。该村抓住平坦小组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建设和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建设的大好机遇,整合资源投入近400多万元,建成占地5000平方米的苗文化传承馆1所,苗族文化传承展览展室4个,苗汉双语教室1个,村民活动场所6个,拓宽了活动阵地。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后,乡村两级依托苗文化传承馆、村史室和双语教室,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4场次600多人(次),开展中小学生村史教育、红色爱国主义历史教育6场次140多人(次),开展乡村干部知党恩、感党恩、颂党情主题教育3批(次)180多人(次)。通过举办彝族火把节、苗族新苗节、苗族踩花节等传统民族节日,积极组织开展唱红歌、忆党史、颂党恩等文体活动,不仅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而且实现了民族文化与经济、党建的良性互动。
  党建固本,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开发不断前行。成立苗文化传承保护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建立专门工作机构,配齐工作人员,切实做好纯手工扎染、沃陀罗酒、芦笙、唢呐、歌舞《苍蝇搓脚》等特色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固本正源的同时,培育了精通苗文化、在群众中影响力较高的苗族师傅20人。组建紫微村“信鸡摆尾”歌舞组合等苗族歌舞展演队伍,以党的政策、重点工作、重大项目为主要内容,编排成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规划开发紫微村苗文化踩花山森林公园、紫微村苗家大院等少数民族特色民俗旅游项目,渲染苗族文化,打牢发展基础。
  党建立根,民族产业组推群众增收致富。在引导广大群众巩固烤烟、核桃、畜牧等传统产业的同时,村党组织带领党员群众发展苗族手工刺绣、特色养殖、产业发展,并积极适应电商营销大趋势,开设网店销售苗族刺绣、纯手工扎染、特色米酒、芦笙、弓弩、竖笛等传统手工产业,让传统民族产品涣发新的市场活力。村党组织还结合实际,引导党员群众通过发展特色养殖(野鸡、画眉、田鸡、茶花鸡、锦鸡等)增加收入,示范带动117户苗族群众脱贫致富。2017年,紫薇村经济总收入5415万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856元。
  党建引领,易地扶贫安置开发成效显著。紫薇村依托踩花山森林公园规划建设,累计投资近1200多万元,在大松林安置点分两期建设易地扶贫开发安置点,共安置农户47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1户,安置点极大的改善了苗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方便了广大群众的交流来往,营造了团结和谐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