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源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结硕果

刊发时间:2018-04-25 A3版  作者:李云燕

加强理论武装工作   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沧源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结硕果

  本报讯   (通讯员   李云燕)2017年,沧源自治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在加强理论武装工作、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民族文化健康发展上下功夫,为推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舆论支持、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结硕果。
  理论武装扎实推进。始终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开展“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实践活动,组建“佤乡”宣讲团,开展“理论、双语、文艺、讲堂”特色宣讲,开展各类特色宣讲1024场次,参学干部群众5200人(次)。推出一批有深度、有价值、有影响的理论成果,被《云南日报》采用1篇、《社会主义论坛》杂志采用1篇,被《创新》杂志采用10篇、图文1篇、歌曲2首、图片20幅。各级党委(党组)成立读书会,将读书会办成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平台,开展学习100次,参学2900人(次)。申报永和社区为2017年度省社科普及示范基地、《佤族传统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与沧源国际旅游度假区建设》为2017年云南省社科联基层社科智库建设研究课题。
  舆论引导正确有力。加强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完成手机报升级,成功加入“云南快讯”信息平台,通过《佤山手机报》可阅览全省100个市、县(区)的资讯。积极探索网站与自媒体的发展,对沧源国际旅游度假区网站进行全新改版升级,设有16个专栏(专题)、12个小栏目。通过“微佤山”微信公众号阅览网站内容,全县舆论引导由过去的会议、电视、报纸宣传,转化为会议、电视、报纸、网络为一体的舆论引导新格局。深化新闻战线“走、转、改”活动。加强网络舆情监测,稳妥处置网络舆情23例,上报舆情信息201条,被省上采用12条。进一步提升“上星、上网、上报”率,邀请中央、省、市新闻媒体参与2017年中国佤族司岗里摸你黑狂欢节、沧源国际佤族音乐节、2017年中国佤族新米节宣传报道,有效拓展宣传渠道。全年市级以上媒体刊播(发)沧源稿件8200篇(条、次)。
  精神文明建设亮点凸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投资28万余元,建设司岗里大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街道、糯良光荣新村主题村、佤山幸福广场和街心花园、佤乡花苑小区主题广场。开展“图说我们的价值观”活动,在县内公共场所悬挂、粘贴一批“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益广告,制作和粘贴各类公益广告6020幅。以“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为主要内容,设置4块大型户外广告及4条户外永久性标语,并在LED显示屏播放宣传标语。在农户家中粘贴一副对联、一组图片、一个家训,着力在全社会营造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氛围。建立“道德讲堂”132个,开展活动528期(次),建立全县“善行义举榜”总榜,2017年评选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四德模范。国门小学成为该县首个市级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践示范基地。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完成3个示范村建设。启动实施“村史室”建设,目前,已完成67个“村史室”建设。
  文化产业创新佳绩。建设好全县文化产业电子项目库,储备佤族精品歌舞剧《族印?司岗里》剧目。打造、智慧旅游平台建设、创客空间建设等多个文化旅游产业项目,申报葫芦小镇云南省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并积极推进实施葫芦小镇、翁丁原始部落旅游区、勐来大峡谷旅游区、班洪抗英纪念遗址旅游区、自驾车宿营地等重点文化旅游项目,全力推进沧源国际旅游度假区建设。积极与佤邦洽谈合作协议,与缅甸联邦共和国掸邦第二特区(佤邦)政府、缅甸联邦共和国掸邦第二特区(佤邦)财政部旅游局、缅甸佤邦公明山国际旅行社(公司)签订开展边境旅游合作的意向性协议,规划4条边境旅游线路,由市旅发委转报省旅发委。云南重点旅游影视项目40集城市民族题材电视剧《都是一家人》在翁丁村开机拍摄。

返回
2025年07月14日  第7915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沧源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结硕果

刊发时间:2018-04-25 A3版  作者:李云燕 【字体:大 中 小】

加强理论武装工作   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沧源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结硕果

  本报讯   (通讯员   李云燕)2017年,沧源自治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在加强理论武装工作、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民族文化健康发展上下功夫,为推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舆论支持、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结硕果。
  理论武装扎实推进。始终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开展“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实践活动,组建“佤乡”宣讲团,开展“理论、双语、文艺、讲堂”特色宣讲,开展各类特色宣讲1024场次,参学干部群众5200人(次)。推出一批有深度、有价值、有影响的理论成果,被《云南日报》采用1篇、《社会主义论坛》杂志采用1篇,被《创新》杂志采用10篇、图文1篇、歌曲2首、图片20幅。各级党委(党组)成立读书会,将读书会办成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平台,开展学习100次,参学2900人(次)。申报永和社区为2017年度省社科普及示范基地、《佤族传统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与沧源国际旅游度假区建设》为2017年云南省社科联基层社科智库建设研究课题。
  舆论引导正确有力。加强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完成手机报升级,成功加入“云南快讯”信息平台,通过《佤山手机报》可阅览全省100个市、县(区)的资讯。积极探索网站与自媒体的发展,对沧源国际旅游度假区网站进行全新改版升级,设有16个专栏(专题)、12个小栏目。通过“微佤山”微信公众号阅览网站内容,全县舆论引导由过去的会议、电视、报纸宣传,转化为会议、电视、报纸、网络为一体的舆论引导新格局。深化新闻战线“走、转、改”活动。加强网络舆情监测,稳妥处置网络舆情23例,上报舆情信息201条,被省上采用12条。进一步提升“上星、上网、上报”率,邀请中央、省、市新闻媒体参与2017年中国佤族司岗里摸你黑狂欢节、沧源国际佤族音乐节、2017年中国佤族新米节宣传报道,有效拓展宣传渠道。全年市级以上媒体刊播(发)沧源稿件8200篇(条、次)。
  精神文明建设亮点凸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投资28万余元,建设司岗里大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街道、糯良光荣新村主题村、佤山幸福广场和街心花园、佤乡花苑小区主题广场。开展“图说我们的价值观”活动,在县内公共场所悬挂、粘贴一批“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益广告,制作和粘贴各类公益广告6020幅。以“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为主要内容,设置4块大型户外广告及4条户外永久性标语,并在LED显示屏播放宣传标语。在农户家中粘贴一副对联、一组图片、一个家训,着力在全社会营造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氛围。建立“道德讲堂”132个,开展活动528期(次),建立全县“善行义举榜”总榜,2017年评选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四德模范。国门小学成为该县首个市级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践示范基地。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完成3个示范村建设。启动实施“村史室”建设,目前,已完成67个“村史室”建设。
  文化产业创新佳绩。建设好全县文化产业电子项目库,储备佤族精品歌舞剧《族印?司岗里》剧目。打造、智慧旅游平台建设、创客空间建设等多个文化旅游产业项目,申报葫芦小镇云南省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并积极推进实施葫芦小镇、翁丁原始部落旅游区、勐来大峡谷旅游区、班洪抗英纪念遗址旅游区、自驾车宿营地等重点文化旅游项目,全力推进沧源国际旅游度假区建设。积极与佤邦洽谈合作协议,与缅甸联邦共和国掸邦第二特区(佤邦)政府、缅甸联邦共和国掸邦第二特区(佤邦)财政部旅游局、缅甸佤邦公明山国际旅行社(公司)签订开展边境旅游合作的意向性协议,规划4条边境旅游线路,由市旅发委转报省旅发委。云南重点旅游影视项目40集城市民族题材电视剧《都是一家人》在翁丁村开机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