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明:潜心技术创新不停步

刊发时间:2018-04-29 A2版  作者:彭文昌

  在二十三年的工作经历中,通过自己在工作中不断的学习和积累,从一名中专生成长为一名取得大学专科、本科学历的电气自动控制专业工程师、计算机网络工程师、制糖工艺工程师,他就是现任耿马南华糖业有限公司生产技术科科长浦明。
  1997年,耿马南华糖业有限公司(原耿马糖厂)进行“3000t/d-5000t/d”扩建工程,浦明与同事一起克服了工期紧、任务重的困难,按时保质地完成了公司5000t/d制糖生产线各工段计量及自动控制仪表的安装、调试和投入运行等技术性工作。但在扩建工程后期,由于新建75t/h锅炉、9000KW热电车间自控仪表承包方技术、管理、工期等条件满足不了公司总体试车进度而导致承包方毁约。浦明利用所学知识,与同事刻苦攻关,通过对技术方案调整和改造后,锅炉和热电车间安全、稳定、正常运行,避免了公司因承包方毁约而导致的巨大经济损失和不良社会影响。
  刚从云南省化工学校工业仪表及自动化专业毕业的浦明,凭借良好的专业素养和饱满的工作热情在技术岗位上崭露头角。多年后,通过不断的钻研和技术创新,他慢慢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充满活力和朝气的技术管理者。
  上世纪九十年代,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计算机及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应用也对工业生产过程的传统控制方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变革,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普及和广泛应用对工业仪表控制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全面扩展专业领域,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持续改进才能在技术上不断创新。”浦明深知只有不断学习,全面扩展专业领域,努力提升专业技术,才能适应时代发展需要。1998年,浦明开始自学计算机理论及计算机控制技术,并于2004参加昆明理工大学计算机应用科学专业本科函授班的学习。通过有效的学习和实践,浦明把自身原有的专业优势与新学科的理论系统的联系在一起,成功实现了专业领域的扩展。
  “从初步实现计算机信息网络服务于企业生产、管理的各个领域,到目前公司生产现场及各职能管理部门的各项管理均通过网络平台得以全面正常和高效的开展。”通过浦明及其同事开展的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技术创新,让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有力的推进公司了的发展和壮大。
  “经验是自己的,但成果是大家的。”从1995年担任公司计量仪表及自动化主管开始,到自2009年至今担任公司生产技术科科长以来,浦明主管公司制糖企业生产过程管理、质量管理、计量管理、工业自动控制仪表管理、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软硬件管理、制糖生产技术和工程项目管理等工作。一路走来,通过多年的钻研,浦明在技术革新和制糖生产管理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他将这些管理知识和专业技术工作经验毫无保留地与同事交流和共享。他编写的《公司计量管理制度》《计量器具校准规范》《公司计量器具检修规程》《公司网络管理制度》作为公司计量管理及计算机网络管理的规范性指导文件一直沿用至今。
  2016至2017年度,公司入榨甘蔗总量70.27万吨,生产安全率99.1%,等折白砂糖产量8.79万吨、产糖率12.51%;砂糖合格率100%、一级品率96.18%;节余蔗渣打包率5.454%;甘蔗纤维节余率25.04%;年度完成吨糖成本3806.61元,实现销售收入48865万元、实现利润11402万元,公司被中国糖业协会评为“吨糖制造成本标杆企业”,取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多年来,浦明及其同事通过实施有效的技术创新,公司制糖生产的各个节点得到了规范和统一,产能、质量、收回、节能、环保、减排等经济技术指标逐步提高。作为公司技术管理的中坚力量,浦明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丰富自己,才能让自己不断地发展,也只有自己不断地发展、不断创新才能让企业的发展更有活力。”

返回
2025年07月14日  第7919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浦明:潜心技术创新不停步

刊发时间:2018-04-29 A2版  作者:彭文昌 【字体:大 中 小】

  在二十三年的工作经历中,通过自己在工作中不断的学习和积累,从一名中专生成长为一名取得大学专科、本科学历的电气自动控制专业工程师、计算机网络工程师、制糖工艺工程师,他就是现任耿马南华糖业有限公司生产技术科科长浦明。
  1997年,耿马南华糖业有限公司(原耿马糖厂)进行“3000t/d-5000t/d”扩建工程,浦明与同事一起克服了工期紧、任务重的困难,按时保质地完成了公司5000t/d制糖生产线各工段计量及自动控制仪表的安装、调试和投入运行等技术性工作。但在扩建工程后期,由于新建75t/h锅炉、9000KW热电车间自控仪表承包方技术、管理、工期等条件满足不了公司总体试车进度而导致承包方毁约。浦明利用所学知识,与同事刻苦攻关,通过对技术方案调整和改造后,锅炉和热电车间安全、稳定、正常运行,避免了公司因承包方毁约而导致的巨大经济损失和不良社会影响。
  刚从云南省化工学校工业仪表及自动化专业毕业的浦明,凭借良好的专业素养和饱满的工作热情在技术岗位上崭露头角。多年后,通过不断的钻研和技术创新,他慢慢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充满活力和朝气的技术管理者。
  上世纪九十年代,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计算机及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应用也对工业生产过程的传统控制方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变革,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普及和广泛应用对工业仪表控制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全面扩展专业领域,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持续改进才能在技术上不断创新。”浦明深知只有不断学习,全面扩展专业领域,努力提升专业技术,才能适应时代发展需要。1998年,浦明开始自学计算机理论及计算机控制技术,并于2004参加昆明理工大学计算机应用科学专业本科函授班的学习。通过有效的学习和实践,浦明把自身原有的专业优势与新学科的理论系统的联系在一起,成功实现了专业领域的扩展。
  “从初步实现计算机信息网络服务于企业生产、管理的各个领域,到目前公司生产现场及各职能管理部门的各项管理均通过网络平台得以全面正常和高效的开展。”通过浦明及其同事开展的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技术创新,让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有力的推进公司了的发展和壮大。
  “经验是自己的,但成果是大家的。”从1995年担任公司计量仪表及自动化主管开始,到自2009年至今担任公司生产技术科科长以来,浦明主管公司制糖企业生产过程管理、质量管理、计量管理、工业自动控制仪表管理、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软硬件管理、制糖生产技术和工程项目管理等工作。一路走来,通过多年的钻研,浦明在技术革新和制糖生产管理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他将这些管理知识和专业技术工作经验毫无保留地与同事交流和共享。他编写的《公司计量管理制度》《计量器具校准规范》《公司计量器具检修规程》《公司网络管理制度》作为公司计量管理及计算机网络管理的规范性指导文件一直沿用至今。
  2016至2017年度,公司入榨甘蔗总量70.27万吨,生产安全率99.1%,等折白砂糖产量8.79万吨、产糖率12.51%;砂糖合格率100%、一级品率96.18%;节余蔗渣打包率5.454%;甘蔗纤维节余率25.04%;年度完成吨糖成本3806.61元,实现销售收入48865万元、实现利润11402万元,公司被中国糖业协会评为“吨糖制造成本标杆企业”,取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多年来,浦明及其同事通过实施有效的技术创新,公司制糖生产的各个节点得到了规范和统一,产能、质量、收回、节能、环保、减排等经济技术指标逐步提高。作为公司技术管理的中坚力量,浦明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丰富自己,才能让自己不断地发展,也只有自己不断地发展、不断创新才能让企业的发展更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