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对策
201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九大做出了一个全新的重大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时代呼唤新作为。
当前,我国共有8900多万名党员,其中农村党员3600多万,农村党员数量占全国党员总数的比例已经超过40%,农村党员是党在农村的中坚力量。农村党员分布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直接面对和接触的是全国近11亿农民群众。农村党员的言行举止好坏,以及其自身能否有效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直接关系到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以及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能否如期实现,更关系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
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管好用好广大农村党员,巩固党在农村的基层政权,强化基层党组织堡垒建设,发挥党在农村社会组织中的战斗堡垒作用,责任重大,意义深远。新时代,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夯实和稳固我们党在农村的政权,为国家的改革、发展和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思想建设,以思想建设为先导。作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首先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真正做到自我约束和管理,切实发挥示范引领和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才能永葆初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进,奋勇前行。因此,加强我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就必须要时刻将农村党员的思想建设放在第一位,让他们坚定四个自信,把握正确的方向和原则,引导和帮助我国广大农村党员树立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自觉抵制各种不良思想的诱惑和影响,勇于同各种不良行为作斗争,始终做到对党绝对忠诚,勇于担当。坚定党员的思想信念,一定要使他们对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充满信心,自觉树立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远大理想。同时,农村基层党组织要重视加强对党员干部的量化考核,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理论学习活动,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真正使“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常态化和制度化。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作风建设,以作风建设为突破口。通过不断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形成一个风清气正、清正廉洁的政治生态环境,提升执政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意义深远。加强我国农村基层党组织作风建设,提升农村广大党员干部的作风能力,有利于树立党在基层群众中的威信,使农村广大党员干部始终把为人民服务放在第一位,密切联系群众,以人民群众为中心,为了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敢于牺牲,在执政过程中清正、廉洁、公正、公平,勇于奉献担当,在工作中做到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乐于付出,敬业奉献。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制度建设,以制度建设为硬性约束。通过制度建设,完善考核和责任管理体制,通过巡视制度常态化,从严管党治党,把权利关进制度的笼子,通过完善制度使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健康、快速成长。加强制度建设,让制度在农村基层发挥有效作用,成为约束和引导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的准则,使这些规章制度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中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让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在工作的时候可以有制度可依,有制度必依,使制度在基层党组织管理中能够管党员、管干部。同时要向广大农村基层工作党员宣传相关规章制度,使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思想深入人心。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以组织建设为核心抓手。由于我国农村党员知识文化水平普遍整体偏低,因此要下大力气加强农村基层党员队伍建设,使他们不断增强对党的思想理论的学习和理解,进一步提升农村基层党员的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要长期深入,坚持不懈地开展党员的党性教育,增强农村党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提升他们的四个意识。在基层党组织基本原则不变的基础上,可以因地制宜,采取灵活多样、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进而可以通过多样性的发展,选择适合当地实际情况和需要的党组织建设模式,更好地适应和服务于党的建设的需要,符合当地民众需求,不断加强农村基层党员队伍和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纪律建设,以纪律建设为重中之重。